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觅圣记(上下)(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韦力 |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觅圣记》为韦力先生“觅系列”新力作,乃为纪念孔子逝世两千五百周年而作。本书运用实地寻访与文献钩沉相结合的方法,讲述了孔子和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行迹,以文字和照片的形式呈现了作者寻访中所见的历史遗迹,同时通过严谨的考据,对历史文献中与孔子相关的记载进行爬梳整理,全面、细致、独到地展现了孔子的生平,堪称当代的《孔子圣迹图》。本书分《孔迹》(寻访孔子及其先人遗迹)和《孔门》(寻访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遗迹)两编,另撰有左丘明、孟子、荀子、孟子的弟子万章等有关之文作为附录。 作者简介 韦力,藏书家。凭个人之力,收藏古籍逾十万册,四部齐备。“唐、五代、宋、辽、金之亦有可称道者,明版已逾八百部,批校本、抄校稿、活字本各有数架。”可谓中国民间收藏古籍善本多的人。 著有《书魂寻踪》《鲁迅古籍藏书漫谈》《鲁迅藏书志》《中国古籍拍卖述评》《芷兰斋书跋初集》《古书之美》(合著)《失书记?得书记》《古书之爱》《古书之媒》(合著)等。其作品深受读书人的喜爱和追捧。 目录 自序 孔迹 寿丘、少吴陵:孔氏始祖,无字丰碑 夫子洞、梁公林:圣人诞生,父兄归处 周公庙:吾老矣!久不梦周公、 斗鸡台:孔子仕齐,始作俑者 垂杨观礼处:季札葬子,孔子观礼 仿山阿谷:三试浣女,借以观风 费县季桓子井:挖井得羊,执以问孔 巨野获麟台:圣人伤心地 两观台:孔子在此处杀了少正卯 临淄晏婴墓:孔子适齐,晏婴沮封 孔子入周问礼碑:儒道纷争,究有其事 郧城遗址:三都三隳,唯此得存 齐鲁夹谷会盟处:重要政绩 泉林:子在川上处 卫灵公冢:南子的艳闻 闻韶处:三月不知肉味 汶上次邱:中都宰,初仕地 舞雩台:是风干台还是求雨地 新郑宣圣台:丧家之狗 叶公庙:赫赫功名,好龙所掩 晒书台:竹简需要晒吗 洙泗书院:先师讲学删《诗》《书》之所 颛臾国:反复往辩,国阻来颛 春秋书院:孔子著《春秋》处 子路问津处:滔滔天下,丘不与易 孔府:天下第一家 曲阜孔庙:文庙之首,规制完备 孔林:世界上延续最久的家族墓地 孔门 颜回(一):乐道安贫,贤哉回也 颜回(二):后裔所建,结构独特 曾点:风乎舞雩,尧舜气象 曾参:最讲孝道,述编《孝经》 陈亢:问一得三,力阻人殉 澹台灭明(一):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澹台灭明(二):陆沉为湖,祠堂名误 樊迟:小人之辩 公冶长:善辨鸟语,因囚成婿 高柴:善哉为吏,誉传他邦 梁鳢:商瞿劝修,塑像宏大 林放:专精礼学,弟子难辨 宓子贱:所得者三,所治者小 闵子骞(一):深明进退,孝闻天下 闵子骞(二):孝治天下,鞭打芦花 南宫适:为人谨慎,兄女妻之 漆雕开:独开一派,为师亡身 冉耕:德行出众,罹患恶疾 冉雍:王佐之才 冉求:长于政事 任不齐:封任城伯,手争任城楷 荣旃:史料甚罕,启期三乐 司马耕:多言而躁,不忧不惧 有若:貌似道似,各述其理 原宪:清贫自守,狷者不为 子贡:能言善辩,崇师经商 子路:尚勇守信,护师理政 子夏:弘传《诗》《易》,开讲西阁 子游:专精礼学,泽被江南 子张:才高意广,务外失中 秦祖、壤驷赤:五泉山上三贤祠 施之常:德高言寡,裔居惠山 石作蜀:奔回旧址的雕像 巫马施:坚守师教,勤勉理政 燕仅:念师心切,垒主造台 商瞿:弘传《易经》,蜀学之先 附编 左丘明:以《传》传经,难辨友弟 子思:刚毅好大,承志安贫 孟府:缘孔崇梦,因教被毁 孟庙:由山迁城,历朝祀之 孟林:弘扬孔学,得封亚圣 万章:孟门高弟,辨难独多 荀子:性之善恶,殊途同归 后记 序言 自序 2021年4月11日是孔子 逝世2500周年。十余年前 ,我就想到了这个特殊的 日子,故从2012年开始, 以寻访孔子遗迹作为对他 的祭奠。但计划一度因为 意外受伤而中辍,一年后 我逐渐恢复,当时觉得/ ~2021年还有较长的一个 时段,故暂缓孔子遗迹寻 踪,便把主要精力用在了 其他主题的寻访上。 到了2019年,我决定集 中主要精力用于寻访孔迹 ,但刚跑了大半年就赶上 了新冠肺炎疫情,无法到 各地探访遗迹。疫情暴发 半年多以后,各地防疫措 施未见放松,然而我觉得 再耽误下去,恐怕难以完 成寻访计划,于是紧盯疫 情报道,看到哪里确诊病 例清零,就奔向哪里。但 疫情诡异多变,经常出现 反复,有时在寻访途中看 到某地出现新疫情,因为 担心困在外地,当即中断 寻访回京,故十几趟的孔 迹寻踪没有一趟能按计划 完成。 在此期间,我与一些朋 友谈到自己心中的焦急, 有朋友劝我说,这部书即 便错过了今年,也丝毫不 影响孔子的伟大。但我觉 得人生还是需要一定的仪 式感,2500周年是一个重 要节点,以目前的医学发 展来看,即使人类能够再 长寿,恐怕也难赶上下一 个整年份,比如孔子逝世 3000周年纪念。因为疫情 影响,我无法圆满地跑完 计划中列出的孔门与孔迹 ,但还是努力地把重要遗 迹尽量访到,而后将其截 稿,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 圣人。 为何要纪念孔子?这个 问题很容易回答:在中国 古代名人中,没有谁能有 孔子那么大的社会影响力 ,他在世之时,就受到弟 子们的景仰。子贡说他:“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 可逾也;仲尼,日月也, 无得而逾焉。”他的三传弟 子孟子则称:“自有生民以 来,未有孔子也。”司马迁 在《史记》中第一次为孔 子立传,引用了《诗经》 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一语来评价他对孔子的景 仰之情。司马迁接着说:“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 此后历代都对孔子推崇 备至,尤其是宋代理学家 视孔子如月,朱熹甚至说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 夜。”如果上天没有诞生孔 子,不知人类还要在黑暗 中摸索多久。孔子对中国 的教育史和文化史所做出 的贡献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这正如柳诒徵在《中国 文化史》中的总结:“孔子 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 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 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 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 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 开。” 其实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不仅仅限于中国,他对东 亚甚至东亚之外的很多国 家都有过重要影响,例如 日本古学派创始人伊藤仁 斋在《论语古义》中评价 说:“夫子之德实为超迈群 圣,夫子之道高于天地。” 美国学者甘霖甚至认为:“ 孔子不独为一国之圣人, 实为万国之圣人。”这样的 评语太多太多,无法于此 一一罗列,这样一位伟大 的人物,在其逝世2500周 年的重要日子里,我仅写 了这么一本小书来纪念他 ,虽然这种纪念方式有如 在大海里添入了一滴水, 但我也只能用自己小小的 行动来纪念这位伟人。 为什么要用寻访遗迹的 方式来纪念孔子呢?两干 余年来,研究孔子思想的 著述汗牛充栋,但以探访 孔子遗迹的方式来纪念他 的著述并不多,更何况随 着时间的推移,与他有关 的遗迹也在渐渐消失,虽 然有些是旧址重建,但毕 竟与历史的真实有了一定 的区别。我的寻访之旅是 以白描的方式写出我的所 见所闻,虽然这个探访之 旅仅是时间轴上的一个微 小节点,却是一个真实的 存在,当我面对一些遗迹 时,真正理解了孔子所言“ 祭如在”的含义:他真实地 出现在了那里,我能感受 到他身上散发出的光和热 ,这种辐射能量使我的心 为之激荡。 这些年来我也读了一些 关于孔子的著述,有些重 要观念简直是先得我心, 但这些所感所获j垂是知识 与观念,它们没有真实的 温度,想来这就是读书与 探访的最大区别吧。这更 加让我认同古人所说的“纸 上得来终觉浅”。当然,如 果不读圣贤书,寻访之旅 亦无从谈起,毕竟先有源 后有探,两者不可偏废。 以读书一寻访~再读书一 再印证的方式,最能深刻 理解圣贤思想之精髓,比 如曲阜的“三孔”,我已瞻仰 过多次,但每去一次都会 有新的感受,这使我对一 些儒家观念的理解也变得 更为客观。 应该把哪些遗迹列入寻 访规划,或者说哪些遗迹 能够代表或涵盖孔子生平 及其思想,在寻访之初我 会颇费思量。关于孔子遗 迹,历史文献中以《圣迹 图》流传最广,我原本想 按图索“迹”,然而在落实寻 访地点时,发现图中所载 事迹有一半以上找不到痕 迹,故只能另觅他法。我 开始从《论语》《孔子家 语》《史记》等重要著述 中寻找重要事件发生地, 虽然有些重要事迹难以落 实到具体地点,但大致上 可以勾勒出与之相关的地 点。 就现有的遗址看,孔子 讲学及出仕地均可寻得, 他周游列国的一些地点亦 有留存,为了能够系统梳 理孔子的身世,故其先祖 以及他的出生地亦列入寻 访目标。孔子思想能够流 传后世,跟他的弟子竭力 宣传有着重要关系,故而 ,我把孔子 导语 著名藏书家韦力先生实地寻访孔子和孔子弟子的行迹,钩沉文史古籍中的相关记载,历经九载,行程万里,推出新力作《觅圣记》。该书精装两大册,八十余万字,五百余幅图片,全面、细致、独到地重现了孔子创立、传播儒家文化的伟大历程,堪称当代的《孔子圣迹图》,为认识中国人的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是新时代纪念伟大先贤孔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精品力作。 后记 后记 多年来的寻访得到过朋 友们许许多多的帮助,与 孔子、孔门有关的遗迹, 有不少处在山东。我几次 到山东寻访相关遗迹时, 都得到了刘玉林先生的大 力帮助。刘先生是出版名 家,在文物部门有许多相 识的朋友,故几次寻访均 由他带路,一路上他会联 络当地朋友,为我的寻访 带来了太多的便利,在此 郑重表达我的谢意。 本书的名称也是由刘玉 林先生所起,他认为这个 名称最能表达孔子的伟大 。 其他提供帮助的朋友, 我也一一写入了文中,还 有一些朋友做好事不愿留 名,但我不能忘怀他们所 给予我的帮助。 为了尽量减少错误,我 想到了请相应学者帮助核 对文本,经朋友提醒,我 打扰了杜泽逊先生。杜老 师主持的尼山学堂在业界 有着很好的口碑,我希望 他能推荐一位弟子帮我核 对稿件,杜老师经过斟酌 ,推荐了他的博士生孙天 琪先生。杜老师介绍,孙 先生参加过古籍普查,各 种知识认知颇为全面,于 是我与孙先生取得了联系 。本书稿中的“孔门”部分由 孙先生校对,在此感谢杜 老师的推荐和孙天琪先生 的费心。 因为疫情耽误,该稿的 修订时间被大幅压缩,为 了能够赶上与孔子有关的 重要节点,本书的责任编 辑孔帅先生和咎婷婷女史 在收到书稿后放下手头的 其他工作,全副精力用在 了本稿的编辑校对工作上 ,对我的行文之误多有改 正。他们虑及在电话中沟 通可能有些事情难以说清 楚,故而在刘玉林先生的 带领下,两位编辑一同来 京,当面核稿,为了不耽 误下一步的工作,核完后 他们又连夜赶回济南,这 种连续奋战的精神令我感 佩,故在此郑重表诀我的 谢意。 精彩页 虽然任何事情都可以进行大胆猜想,但毕竟还需要小心求证。远古的历史因为没有文献记载,很难说清具体的情形,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历史只能靠口头传说。传说不等于非历史,虽然传说故事可能有层累式的叠加,但也可能有所本,不能因传说故事中有不可靠的成分,就全盘否定传说,否则的话,上古史就会变得一片空虚。西谚有云,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也不是一瞬间爆发白一个基点,它也是在漫长的递传过程中逐渐形成宏大的文明系统,黄帝的故事想来也是如此。 更何况,中华民族以炎、黄为傲,《史记·历书》中称:“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关于何为“起消息”,皇侃认为:“乾者阳,生为息;坤者阴,死为消也。”看来黄帝制定了天文律历,所以孙中山在1912年1月2日发布的《改历改元通电》中说:“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这更加凸显了中国人尊奉黄帝为始祖的传统理念,也正因为黄帝对中国人如此重要,所以后世才把孔子的家世一直接续到黄帝那里。所以说,要梳理与孔子相关的遗迹,首先要从黄帝讲起。 关于黄帝的诞生地,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其中之一是曲阜说。唐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说:“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日有熊氏,又日缙云氏,又日帝鸿氏,亦日帝轩氏。母日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 这一段记述称黄帝出生在寿丘,而寿丘位于曲阜东门之北。然而因为黄帝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太过重要,所以不少地方都自称黄帝诞生或发祥于他们那里,比如天水、长沙、新郑等。我不能否定这些说法,但因为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孔子,既然要讲述孔子跟黄帝的关系,我当然要去寿丘朝拜黄帝。 关于黄帝出生于寿丘,除张守节所言外,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引用了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所言:“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是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宋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亦称:“寿丘高三丈,在县东北六里。按皇甫谧《帝王世纪》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 寿丘位于今日曲阜市东4公里的旧县社区内,2019年12月12日,我乘出租车前往此处。旧县社区已经与曲阜市区连在了一起,只是这一带的建筑较为低矮,在入社区前看到了新立的石牌坊,上书“寿丘”二字。沿着牌坊向前行驶500多米,看到一片古建筑院落,司机把车停在此处,我走上前先去拍文保碑,虽然这里是全国级的文保单位,文保内容却是景灵宫碑,另一侧的文保碑则为“仙源县故城”。 P7-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