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中融会了近二十年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出版史等中的鲜活资料,同时收录了“我就是我的书——我和我所写的书”“图书馆,我的家园”“番石榴的芳香”“永不忘怀的读书刻痕”“穷读书和读书乐”等作者有关读书方面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在读书品味中所体现出来的追求与思考。 目录 “我就是我的书” ——我和我所写的书 图书馆,我的家园 番石榴的芳香 “且待小僧伸伸脚” ——《夜航船》一则故事的启示 永不忘怀的读书刻痕 了海和尚与鸽子医生 ——读书忆往 穷读书和读书乐 文化:遥远之水 在伯尔家园读伯尔 书房内外 买书:买快乐 阅读:双向互动的创获过程 阅读策略 历史的灯影 读书要诠 理论的风采 书窗里的风景 固守精神家园 ——读“哲学三书”有感 对于书的疲倦 《廊桥遗梦》:对传统的双重呼唤 世上几人读康德 ——关于学术文化的承传接续 大师原是书促成 中江兆民的遗言 中国人“忍”的学问 读者的诞生 阅读活动:开掘与释放 ——“阅读”三议之一 成为“读者”:接受与效应 ——“阅读”三议之二 冲破阅读的樊笼 ——“阅读”三议之三 来自东瀛的珍贵“书”礼 关于崇高 现代寓言:现实的世界与艺术的世界 ——读韶华《新聊斋夜话——寓言、故事、笑话、幽默小品集粹》 “我们头上的星空” 读书原非等闲事 从经验世界向精神世界的升华 子恺漫画润华年 《波阳历代名人传记》序 我失存的书为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 四十年风雨纸上痕 《鲁迅学导论》自序 《反思”真义究如何 历史远梦的追忆与思索 唐德刚论“胡适学” 关于“胡适学” 往事回首记新痕 ——重读《列宁印象记》 中华文化:世界性辉煌的回映 ——评《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至诚之音见心性 ——吴天才诗集《鲁迅赞》序 欧洲:文心艺思观照下的身影 ——牟心海著《欧罗巴游思录》序 读书生活的有益指导 ——关于《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 历史的回声与现实的应答 ——读《血泪的回忆》 志坛群星:感人的精神、巨大的贡献 ——读《当代中国志坛群星集》 从《满族研究》公开发行所想到的 有信使风骨无冬烘气息 ——《宋代城市风情》简评 老枝新花显生机 ——喜读《艺坛拾萃·张望版画选(一)》 《美之实施——青年美育读本》序 《东北文学通览”序 述说辽河与辽河的诉说 中国现代化:社会学的思考与解析 ——评赵子祥《变迁中的困惑与解脱 ——一种社会学思想解析》 明霞夕照笔更健 ——读叔弓文集《岁暮回望》有感 《王建中文集》序 读《文化市场:结构·功能·管理》 鲁迅作“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鉴赏 鲁迅原作《拿破仑与隋那》鉴赏 家庭的“文化遗传” 八十至九十年代鲁迅新解读的检阅与总结 ——评陕版“鲁迅研究书系” 一代巾帼启后昆 ——读《战火中的青春——部分抗日女战 士的经历》 唐诗魅力的现代展现 不可忘记的年代 ——读韶华著《说假话年代》 勤奋博学成就卓著 ——祝贺五卷本《向峰文集》出版 老庄美学的现代阐释 ——读王向峰主编《老庄美学新论》 19世纪资本主义发迹时代的社会叛逆 ——重读《红与黑》与重评于连形象 洪迈和他的《容斋随笔》 华章可读意更深 ——忆念本杰明·史华兹教授及其著述 长夏有意乱翻书 域外汉籍知几许 《思想·山水·人物》品读记 陈寅恪的学术读书札记 《隐藏在深层次的历史真相》序 《北镇文化通览》序 一部具有创意的学术性辞书 ——评《中华古典诗词比兴转义大词典》 漫谈老年读书 读书笔记 ——《鲁迅著(中国文学史)拟稿》资料辑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