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记录了邱学华与尝试教育的风雨路程,综合展现了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融为一体的人生经历。
邱学华老师用他的毕生精力与全部才思所培育出来的尝试教育,是值得我们深深尊敬与认真研学的宝贵思想资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邱学华与尝试教育人生/教育家成长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邱学华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此书记录了邱学华与尝试教育的风雨路程,综合展现了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融为一体的人生经历。 邱学华老师用他的毕生精力与全部才思所培育出来的尝试教育,是值得我们深深尊敬与认真研学的宝贵思想资源。 作者简介 邱学华,江苏常州人,1935年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小学荣誉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当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师范学校教师及校长。现任常州大学尝试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华东师大、南京师大、鲁东大学兼职教授。 历经半个多世纪,创立与发展了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试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中小学(包括港澳台地区),有关论文已译成日文、英文、德文、韩文等,传播到国外,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受到国内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研究成果荣获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受到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编著和主编300多本著作,主要有《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论》《尝试教学策略》《尝试教育研究》《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等,在国内外发表文章800多篇。 目录 我的成长之路 一、尝试当小学教师 二、尝试当大学生 三、尝试当大学教师 四、尝试当中学教师 五、尝试当师范学校校长 六、尝试当教科所研究人员 七、尝试搞尝试教学实验研究 八、尝试人生的感悟 九、八十老翁的教师节 我的教育观 尝试教学理论概要 一、“尝试”的重要意义 二、尝试教学的实质与特征 三、解读“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四、尝试教学的必要性 五、尝试教学的可能性 六、建立尝试教学体系 七、尝试教育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 八、尝试教学的操作模式 九、尝试教学的理论基础 十、尝试成功与尝试错误 走进课堂 一、课堂教学的特色 二、课堂教学的案例 众家评说 一、专家论文 二、主要媒体报道 三、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 四、教育理论界评价 五、教育实践工作者评价 六、学生的评价 附录 读《邱学华与尝试教育人生》有感选辑 序言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 石,教师是基石的奠基者 。古人云:“国将兴,必 贵师而重傅。”兴国必先 强教,强教必先重师。党 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 师队伍建设。2013年教师 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 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指 出:“百年大计,教育为 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 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 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 意教育的重任。”2014年 ,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 习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 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 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 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 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 ,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 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 民族的希望。”《国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一2020年) 》也明确提出,“有好的 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 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 、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 化教师队伍”。“倡导教育 家办学”,要创造有利条 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 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 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 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 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实现,归根结底 要靠人才、靠教育,而支 撑起教育光荣梦想的,是 千百万的教师。 时代呼唤好老师。有 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 教育;有一流的教育,才 有一流的国家。出名师、 育英才、成伟业,是时代 赋予我们教育战线的神圣 使命。“所谓大学者,非 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 之谓也。”好学校、好教 育的最重要标准,就是要 有好老师。一所学校、一 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 如果教师有理想、有爱心 、有学识、有高超的教育 艺术,那么即使硬件设施 有些简陋,家长、学生也 会心向往之。教师是中国 梦的奠基者。教师的重要 使命,就是为每个孩子播 种梦想、点燃梦想,并帮 助他们实现梦想。每一间 平凡的教室,每一节朴实 的课,都不仅是知识的传 递,而且是人类文明精神 的接续、人生梦想的起航 。正是有亿万个孩子梦想 的放飞、绽放,中国梦才 更加光彩夺目。如果说中 国梦最坚实的土壤是学校 ,那么教师就是最伟大的 “筑梦师”,他们用默默无 闻、孜孜不倦的智慧劳动 ,让每一颗年轻的心灵都 与中国梦激情相拥。 倡导教育家办学,造 就一批好老师,首先要尊 重、珍惜我们的本土智慧 、本土创造。教育家不是 凭空产生的,而是扎根于 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壤,同 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从 而创造出独特而生动的教 育实践、教育智慧和教育 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 中华文明,不但形成了有 我们民族特色的教育理论 体系,而且涌现出了千千 万万优秀的教育家,有被 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万 世师表”的孔子,有“匹夫 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 下法”的韩愈,有“捧着一 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等 等。改革开放40年来,随 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育战线涌现出了一大批 杰出教师。他们痴情于教 育事业,坚守理想信念和 教育良知,在三尺讲台上 默默耕耘、刻苦钻研,同 时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 胆创新,不断进取、不断 超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 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正 是他们的成功探索和实践 ,创造了具有中国风格的 教育经验,丰富了具有中 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宝库。 原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 织编写,现由中国教育报 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组 织编写的“教育家成长丛 书”,就是要向这些宝贵 的本土创造性的教育经验 致敬。 当前,教育领域综合 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考试 招生制度改革的大幕已经 拉开,立德树人、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为大中小学教育的头等 任务。可以预见,中国教 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将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 ”转变。“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没有适合中国土壤、具有 中国智慧的教育理论,就 不可能为未来的中国教育 改革提供有效的指导。我 们的教育要向“中国创造” 飞跃,必然要首先创造属 于我们自己的教育理论, 而不是“言必称希腊”或者 老是贩卖欧美的教育理论 。170多年前,美国思想 家、诗人爱默生发表了著 名演说《美国学者》,号 召美国知识界:“我们依 赖旁人的日子,我们师从 他国的长期学徒期时代即 将结束。在我们周围,有 成百上千万的青年正在走 向生活,他们不能老是依 赖外国学识的残余来获得 营养。”由此,美国迈入 精神立国阶段。 如今,我们也面临与 爱默生同样的情形。随着 我国GDP已从世界第二向 第一迈进,我们的经济崛 起已成为事实,但在道德 文明、文化精神等方面, 我们还需奋起直追。没有 文明的崛起,经济崛起就 难以持续。当务之急,是 我们需要化解内心深处的 文化自卑情结,摆脱对他 国文明的精神依附,自觉 养成强烈的“中国意识”, 独立的中国文化品格,并 由此去环视世界,去改造 本土实践,去创造属于我 们自己的精神养料——这 在教育界显得尤为紧迫。 “教育家成长丛书”,旨在 把我们本土教育实践中蕴 含的中国智慧提炼出来, 从而形成具 导语 在江南水乡这片人才辈出的热土上,邱学华老师用他的毕生精力与全部才思所培生出来的尝试教育,像燎原之火一样,点燃了基础教育领域内原生创新——尝试教育——的革命,推动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创新、改革与发展。这实在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丰功伟业,因而理当是我们所应深深尊敬与认真研学的宝贵思想资源。 书评(媒体评论) 时代呼唤好老师。有 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 教育;有一流的教育,才 有一流的国家。出名师、 育英才、成伟业,是时代 赋予我们教育战线的神圣 使命。 ——顾明远 精彩页 一、尝试当小学教师 16岁当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开始了我的教育生涯。在小学我当过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各个年级各门学科我都教过,特别对算术教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五年的小学教师生涯,奠定了教学实践的基础,使我萌发了教育梦。 1951年,我刚满16岁,就在江苏省武进县一所农村小学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这是我尝试人生的起点,所以必须从当小学代课教师谈起。我怎么会当小学教师,也是取决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1950年,我考取了省立常州中学高中部。常州中学是江苏省一所很有名的中学,将来考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当时我曾梦想当工程师、科学家。 1951年家庭发生了变化,经济困难,我不能再继续读书。为了尽快找到工作,辍学后我进了会计训练班,准备通过几个月的速成,随便到哪家店铺或是工厂去寻个会计活,也好早早挑起家庭生活的担子。 这一年盛夏的一个晚上,我正“唠里啪啦”地在家汗流浃背地练习打算盘,姐姐的一位好朋友到我家来玩。她那时已在武进县郑陆桥的塾村中心小学当老师,让我觉得很有点了不起,手里打着算盘耳朵却在偷听她和姐姐的交谈。当我听说她所在学校缺教师,想介绍姐姐去代课,姐姐因胆怯不敢前去应聘时,我眼前一亮,壮大胆子插上去对她道:“那,姐姐,能不能让我去试一试?”就这样,第二天我就带上简单的行李跟她下乡,尝试着去当我一直十分敬仰的教师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一个偶然的机会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想来,要是没有姐姐那位好朋友偶然中为我提供的这个机会,我现在肯定不可能成为桃李满天下的教师,说不定当了一辈子的会计师了。 从常州轮船码头坐了一下午轮船到达郑陆桥,又再步行将近一小时路程来到塾村中心小学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学校是利用旧祠堂改建而成的。里面到处黑咕隆咚的,只有办公室亮着煤油灯。教室的角落里还停放着一口空棺材,看上去怪吓人的。放下行李,立即跟着走进办公室去见校长。校长听说我才16岁,满脸稚气嘴上没毛,板起个脸显得很不高兴。碍于姐姐那位好朋友的情面,同时也因急缺老师,便答应让我先代课试试再说。校长安排我去上五年级的算术课,同时兼教体育、图画课。 当天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面前摆一本教科书、一本备课笔记,开始了生平第一次备课。想想明天就要走上讲台,心里抑制不住兴奋之情。说也奇怪,当时我并不慌张。我想了一夜,想到小孩子喜欢听故事,就从讲故事开始吧。 当我踏着上课铃声走进教室,随着学生班长的一声“立正”,只见齐刷刷站起来几十个和我个头差不多高的学生,有的甚至还比我高半个头,心里吓了一大跳。他们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看着与他们同龄的老师。这时,有的学生开始交头接耳,有的学生开始骚动起来。当时我非常镇定,先介绍了自己,然后笑着对大家说:“今天是我第一次站到讲台上给同学们上课,作为见面礼,讲几个故事给大家听。”教室里一下就安静起来,学生们开始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随着故事的跌宕起伏,不时还传出同学们的笑声。校长对我上课并不放心,特地从教室门口走过,但看到学生都安静地在听我讲“课”,满意地笑了。 在中学里我当班干部的经历帮了大忙,帮我渡过没有备课也无法备课的第一课的难关。转眼间60多年过去了,生平第一课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回想起来还真有意思,我竞把算术课上成故事课。现在从教育理论的观点来分析,是先同学生建立起感情,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可当时根本不会想到这些,只是逼上梁山的“绝招”而已。 这一招可真灵,他们很快就喜欢上我的课了。从同学们的眼光中,我不但看到敬佩,甚至还能读出一点崇拜来。上算术课,我没有一点“师道尊严”的架势,同学们有问题只管问,我对他们也比较尊重;上图画课,结合画画讲一些古代书画家的故事,让他们感到我肚皮里全是学问,又画得一手山水花鸟;上体育课,带他们打篮球做游戏,我在中学读书时是校篮球队员,学到的本领派上了用场;课外活动时,我带着学生到学校附近爬山做游戏,组织他们开展各种比赛。校长常对别的老师说:“别看小邱同志年龄不大,拿学生倒蛮有办法的。”这样,我就在塾村中心小学正式留下当上了一名教师。 我没有进过师范学校,只能通过模仿尝试着怎么样去当好一名教师。那时还不时兴听课,也没人对我进行专门辅导,但我听过父辈讲过他们怎么“偷来拳头学本事”的经历,于是,没课的时候我常常会一个人偷偷站在教室外面听老教师上课,学习他们的一招一式。那些老教师也并不保守,只要有问题请教,他们也总是耐心给以指导。当上小学教师后,自己赚到了一点津贴,趁难得回常州老家的机会,到新华书店买书。当时出版的教师用书很少,所以最大的快乐就是能在新华书店寻找到对我有用的各种参考书,晚上在煤油灯下如饥似渴地学习。我立下志愿要当一名好教师,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不知什么缘故,本来对我将信将疑的校长后来竞特别喜欢我,第二年我就被他提拔为教导主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