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了1870年至2005年,德国设计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发展历程。 作者不仅为读者细心勾勒出德国设计与设计者的现代设计理念轮廓,还沿着历史的轨迹,一直追溯到设计专业教育的源头。书中使用了200多张经典设计的相关图片,主要来源于档案馆和图书馆。另外,本书还对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设计进行了比较。 作者简介 杰里米·安斯利 (Jeremy Aynsley)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设计史专业教授,人文学科首席讲师。曾著有《设计理念中的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20世纪设计史》《1890一1945,德国的平面造型设计》和《平面造型设计的百年历史》等。 目录 引言:德国的设计文化 1 设计理想设计改革:推开现代艺术的门(1870—1914年) 有关艺术工业的争论:如何培养工业设计师 1896年柏林贸易展览会:满足顾客的每一种需求 艺术和工艺美术改革:“简单”比过度装饰好 工作室运动和“青年风格”运动:从艺术到应用艺术的转变 通过杂志推广设计:推广室内设计的理念 德意志工艺联盟:标准化和灵感化 彼得·贝伦斯和布鲁诺·保罗:两位“模特”设计师 百货商店和德国消费者:复杂的现代性 1914年科隆博览会:有关工业设计的辩论 2 设计中的实验与传统:全新的生活方式(1917—1933年) “新生活文化”:通向新世界的路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发展 新法兰克福项目的现代主义室内设计:新社会住房运动 新版式:前卫、激进的风格 魏玛时期的保守品位:装饰艺术 装饰用瓷器和蒙扎博览会:进步的传统主义 3 政治与设计:断裂和传承的并存(1933—1945年) 文化政策的改变:对“堕落”的恐惧一 纳粹主义下的设计与工业:现代技术与国家愿景的协调 威廉-华根菲尔德:处境矛盾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 新德意志帝国的宣传:民族字体 机械化加工的信息:新形式的视觉传播 纳粹万字符——卐 大众汽车:人民的汽车 纳粹室内设计:手工艺的价值与民间的风格 纳粹风格:纳粹主义下的时尚 外移的“德国”设计:优秀设计师的全新事业 4 重建和两个德国的故事:现代化的重生(1945—1975年) 联邦德国的设计发展:现代主义的再现 国际现代化:世界性的、精巧的设计语言 1989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人性化的建筑 民主德国的设计:对新身份的认同感 建设新城:斯大林大道 走向市场:民主德国的消费者 民主德国的专业设计:形式主义之争 玛格丽特-杰尼:“贵妇人”的主流功能设计 联邦德国的设计民主:乌尔姆设计学院 迪特·拉姆斯:联邦德国设计的代言人 乌尔姆设计学院受到的批评:与社会趋势的冲突 5 统一:全球化背景下的设计(1975—2005年) 现代主义的遗产: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优良设计”的最后时光:向跨学科方法的转变 安东·斯坦科夫斯基:现代平面设计 民主德国晚期的官方设计:代表国家理念 《新宣传》:民主德国官方设计理念的转变 过去的存在:后现代主义的困境 博物馆的繁荣:保存设计的连续性 “德国”设计对于政治局势的回应:新欧洲的设计 吉尔·桑达和埃娃-格罗恩巴赫:时装设计大师 德国的设计身份:适应国际化的要求 总结 致谢 导语 《德国现代设计史》讲述了自1870年以来,德国复杂多变的设计发展历程。通过德国现代设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来了解德国设计成熟的过程,展现了德国设计是如何继承旧的传统、开创新的形式,进而影响世界的面貌的。 英国艺术史学者杰里米·安斯利在这本书中,不仅为读者勾勒出设计与设计者的现代理念轮廓,还沿着历史的轨迹,一直追溯到设计专员教育源头。除此之外,他还介绍几个德国设计领域的关键人物,包括他们的制图、室内设计、工业与家具设计、工艺品、时尚设计与建筑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