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根据1955年上映的经典黑白电影《董存瑞》改编而成。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到了最后阶段,董存瑞和他的伙伴郅振标请求参军,但是因为年龄小被拒绝。但是他没有放弃,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经过战斗洗礼,董存瑞渐渐懂得了革命道理,在战斗中获得嘉奖并光荣地入党。在解放隆化战斗中,董存瑞为了争取时间,减少战友伤亡,舍身炸掉了敌人的碉堡,夺取战斗胜利的故事。本书将电影剧照上色,让电影焕发新生命,可以让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更好地阅读、体会当年的经典,具有非常高的出版价值。
严锴,男,1982年11月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 编辑策划中国革命史百年影视全纪录36本,爱国主义教育经典电影系列图书30本,《耕读文库》32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经典红色电影连环画系列24册。出版共和国三部曲《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建军大业》,电影连环画《百团大点战》《喋血孤城》《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平原作战》等一百多部。
第一章软缠硬磨要参军……………………………… 1
第二章摔跤比赛和牢骚………………………………15
第三章反扫荡王平牺牲………………………………31
第四章参军与子弹风波………………………………44
第五章在锻炼中成长…………………………………78
第六章战场上的猛虎…………………………………92
第七章担任爆破队长……………………………… 107
第八章为了新中国………………………………… 126
电影背后的故事……………………………………… 141
导演小传………………………………………………… 141
编剧小传………………………………………………… 143
演员小传………………………………………………… 148
第一章
软缠硬磨要参军
董存瑞于1929 年10月15日出生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的南山堡村,这里是风景秀美的燕山山区,东与北京市延庆区、昌平区和门头沟区接壤,西与下花园区、涿鹿县交界,北与赤城县毗邻。是东邻北京,西接晋蒙,气候适宜,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董存瑞小的时候,家里十分贫穷,他7 岁时读过几天书,后来就因为家贫而辍学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而他则在13岁时就当上了儿童团的团长。所以说董存瑞的年龄虽然小,但是革命的资格却很“老”。到了1945年5月,也就是抗日战争临近尾声的时候,八路军某部的一个连队来到了董存瑞的家乡。他们在这里休整,并且在董存瑞所在的龙延怀联合县第三区新接纳大批的青年人入伍。乡亲们高高兴兴地把自己的子弟送到队伍上,一路欢送着来到了村头的欢送大会上。大家像过年一样地高兴,喊呀,跳啊。孩子们更是在这支新队伍的旁边前前后后地跑来跑去。这支新队伍一路高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军歌神气地行进:“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脸上洋溢着幸福和神气的神色。村头的欢送会场上,扎了一个大大的胜利门。门上写着“龙延怀联合县三区抗日群众大会场”。门的两侧是一副对联,上联是“庆祝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消灭希特勒”。下联是“欢送我新战士敌后抗战追歼日本鬼”。赵连长和他的通讯员走在这支队伍的前边,在兴高采烈的乡亲们的前簇后拥下,高高兴兴地走进了胜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