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哭鼻子的体育明星波篦/潘寄华儿童文学作品精选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潘寄华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潘寄华儿童文学作品精选童话卷,共包含近年创作的童话作品34篇。寄华以其丰沛的内容和出色的艺术表现力构建了自己独特的童话世界,她的童话作品是一个斑斓的世界,洋溢着童心童趣的五彩。她的作品具有孩子的视角,又有更深刻的内涵,是孩子们阅读的期待视野,又是对这种期待视野的超越。她的童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或是把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形成神奇的反差和张力,或是从现实世界出发,由当代少年儿童做作品的主角,是由想象力自由发挥作用的常人体童话。童话注意对小孩思维方式的循循善诱,注重对少年儿童灵魂的净化和品质的提高。她善于在特定的语境中把真善美和假恶丑加以映照对比,从而升华出一种境界。 作者简介 潘寄华,曾用笔名寄华,籍贯湖南,家居四川。少年时在北京读卧佛寺小学、奋斗小学和实验中学,中文系大专学历。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1984年调入宜宾市文化局,1992年受聘为四川省作家协会巴金文学院名誉创作员、创作员,2004年被聘为中国小作家协会导师团导师,201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文化局退休干部。 文学创作以小说、童话、散文、纪实文学为主,其作品曾被《儿童文学选刊》《童话选刊》转载,并被各出版社选入《中国新时期童话佳作选》《中国当代优秀童话选》《中国五四以来优秀童话选》《巴金文学院十年选》《儿童文学1983-1993优秀作品选》《儿童文学1993—2003十年精华本》《建国50年四川文学作品选》《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四川文学作品选》等数十种精品集,深受少年儿童欢迎。 曾荣获冰心儿童文学奖、文化部蒲公英儿童文学奖、四川省文化厅蒲公英儿童文学奖,并蝉联七届阳翰笙文艺奖。《柳树井的故事》出版后,2015年12月获上海市教委图书馆中小学读物一等奖,宜宾市首届五个一工程奖。 已出版童话集《画家和小鸟》《迷藏国轶事》《海的梦》,小说集《陌生的旅程》,纪实文学集《地球另一面的风景》,长篇小说《柳树井的故事》。 目录 濛萌的生日 小凯的天空 海的梦 爸爸+妈妈≠妈妈+爸爸小地理学家濛萌 基座上的梦 画家和小鸟 妞妞的外星人 不眠的冬季 哭鼻子的体育明星波篦小警察灵灵 迷藏国轶事 寻找过去 袅娜 玉皇大帝下凡记 小马买鞋 松林路六号 大猴子咭咭 粗心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白塔和黑塔 花丛下的壁虎 一个绿色的梦 天上的故事 囡囡和小老鼠 夏日的森林梦 凝固的画 拉文先生的扫盲班 绢花小姐 趣多城传奇 冥国住宅建筑开发公司 树林里,有个小仙人 小杨师傅和他的鹦鹉 长脸巫婆和圆耳朵巫婆 小矮人 后记:《童年梦幻的轨迹》 序言 评寄华的儿童文学创作 何开四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名誉主席 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 主席 鲁迅文学奖评委 茅盾文学奖评委 潘寄华是一位优秀的儿 童文学作家。如果从1981 年她进入这一创作领域算起 ,已有近40年的历史了。光 阴荏苒,而她一直童心未泯 ,笔耕不辍,用自己的心血 浇灌出绚丽的儿童文学之花 ,受到小读者的热烈欢迎。 她的作品除结集出版外,还 大量入选各种儿童文学精品 集,获得了包括冰心儿童文 学奖、文化部蒲公英儿童文 学奖等众多的奖项。她的作 品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这次出版的潘寄华的三 部儿童文学精品系列——童 话卷《哭鼻子的体育明星波 篦》,中短篇小说卷《移栽 到古城的春苗》,长篇小说 卷《柳树井的故事》,给了 我们较为全面地阅读和欣赏 这位富有才华的女作家的作 品的难得可贵的机会。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 望。少年强则中国强。鲁迅 说过,童年的情形,便是将 来的命运。心理学家弗洛伊 德也认为,儿童时代形成的 情节将成为一个人一生的内 驱力。因而儿童的健康成长 ,其意义不言而喻。文艺是 形象和情感的系统,它的感 性色彩最容易为少年儿童接 受,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文学 应该是我们文艺园地一个非 常重要的内容,值得大家高 度关注。正因为如此,对坚 持在这一领域的儿童文学作 家,我们应该表示敬意。这 次出版的寄华的儿童文学精 品系列:《哭鼻子的体育明 星波篦》《移栽到古城的春 苗》《柳树井的故事》与前 些年出版的寄华的《海的梦 》《陌生的旅程》《地球另 一面的风景》,皆是这位以 多年的劳绩和智慧为孩子们 写作的儿童文学作家的阶段 性总结。我很有兴趣地读了 寄华的每一部作品,获益多 多,而且有感于心,故写了 下面的文字。 (一) 寄华的童话作品是一个 斑斓的世界,洋溢着童心童 趣的五彩,是小读者向往的 天地。有人认为,儿童文学 反映的是成人所理解的儿童 审美意识,克服这种“代沟” 是一个永恒的难题。这话无 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不 尽然,因为成年人也有他的 童年记忆。一个成功的儿童 文学作家应该是童心未泯, 并能整合其知识资源和阅历 ,构造出新的艺术世界。在 我看来,寄华具有这方面的 才能。她的作品具有孩子的 视角,又有更深刻的内涵。 是孩子们阅读的期待视野, 又是对这种期待视野的超越 。因而能不断给小读者提供 新鲜的东西,保持旺盛的创 造力。我不妨根据其作品略 作分析和概括。 首先寄华的童话有丰富 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之 源,是人类得以不断蜕变更 新的动力。儿童的心智因与 原始思维接近,有泛灵化的 趋势,在这方面较成人更突 出。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 有童话。读寄华的作品,你 进入的是一个想象的世界。 离奇曲折的情节,超出世俗 层面的奇思异想扑面而来。 这种想象,在寄华创作的童 话中大略可分为两类。一类 是把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结 合起来,形成神奇的反差和 张力。如《玉皇大帝下凡记 》就很典型。作者讲了三个 故事,分别是“天宫话今昔” “七仙女下凡留学记”“天上 掉下个王母娘娘”。三个故 事都非常有趣。第一个故事 讲的是人造卫星、火箭以及 电视在天宫引起的震荡,给 人以“洞中方数日,世上已 千年”的感觉。第二个故事 讲的是七仙女下凡留学的经 过。每-个仙女都如意地找 到了在人间的项目,唯独绿 衣仙女的项目遭到否决,因 为王母娘娘说“亮胳膊亮腿 地跳芭蕾舞太不成体统”, 令人忍俊不禁。第三个故事 讲的是王母娘娘动了凡心到 人间经历的形形色色,充满 了喜剧色彩。作者对两个世 界的转换十分自然,无缝对 接,符合小读者的审美心理 习惯。另一类作品则全是从 现实世界出发,由当代少年 儿童作为作品的主角,是由 想象力自由发挥作用的常人 体童话,而且这类作品在寄 华的童话中占很大的比例。 《漾萌的生日》《小地理学 家漾萌》《小凯的天空》《 不眠的冬季》《夏日的森林 梦》等作品都是其中典型的 篇什。我下面仅以《小地理 学家漾萌》一篇略作分析。 濛萌的爸爸,是一个地 理学家。作品写了潆萌和考 察队外出的一系列奇遇和异 想天开,以及异想天开在童 话中的实现。其经历的景观 都是写实的,但改造自然, 造福人类的活动,则全由想 象力支撑。其中包括神奇的 湖水、泉水和漾萌的快速成 长,漾萌的搬山活动,潆萌 改变沙漠等,都具有超乎自 然的力量,是在想象中征服 自然。而这种想象又有现实 和心理的依据,是儿童美好 心灵的对象化,同时充满了 童心童趣,也是小孩梦幻中 成为参孙力士的英雄情结。 这样的作品对小读者还有励 志的作用。 …… 《童稚的失落》讲述的 是一个在过去年代发生的故 事。由于一位小学女教师的 自负,在教育上的失误,给 两名七岁小男孩造成心灵伤 害。其中一名腿还被打伤, 造成了令人遗憾甚至叫人唏 嘘的后果。是一篇极有思想 深度的对孩子幼时心灵、品 德教育的思考之作。而且, 作者的 导语 《哭鼻子的体育明星波篦/潘寄华儿童文学作品精选》包括潘寄华儿童文学作品精选童话作品34篇,这是一个斑斓的世界,洋溢着童心童趣的五彩,是小读者向往的天地。这部作品具有孩子的视角,又有更深刻的内涵,是孩子们阅读的期待视野,又是对这种期待视野的超越。 这本童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注意对小孩思维方式的循循善诱,注重对少年儿童灵魂的净化和品质的提高。 后记 后记 童年梦幻的轨迹 我从小喜爱文学,对作 家极其景仰和崇敬。记得小 时候在北京上卧佛寺小学和 奋斗小学时,我的那些稚拙 的作文很受老师赞赏,常拿 在课堂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全 班同学听,弄得我脸绯红, 像被人窥见了心事般的害羞 。当一名作家对童年的我来 说,确实是一个遥不可及、 高山仰止的神秘梦幻般的境 界。 可是,当我长大后,终 于鼓足了勇气想把从小便不 绝于缕地萦绕在脑际的作家 梦幻付诸实践而开始伏案练 笔时,中国却进入到一段特 殊的岁月。面对文学作家被 打成“黑帮黑线”,中外文学 名著被批判为“封资修毒草” 的严酷现实,我当作家的理 想,也在莫名其妙的彷徨痛 苦中破灭了。 我一直珍藏着的一枚印 有绿色文稿格子图案的书签 ,也被单位“造反派”当所谓 封资修物件抄去了。虽然这 只是一枚卡纸做的素雅书签 。 那是20世纪50年代我在 北京奋斗小学读高小时,同 另一名男同学代表全校少先 队员和参加全国作代会的作 家们联欢的纪念。当时,北 京各所小学只选派1至2名作 文最佳的少先队员参加联欢 。就是在这个温馨难忘的联 欢晚会上,到会的少先队员 每人得到了一枚这样的书签 。而我这个系着鲜艳的红领 巾、腼腆文静的女孩,怀着 无限崇敬的心情,捧着那枚 印有绿色文稿格子的小小书 签,敬请茅盾、老舍、叶圣 陶、冰心、秦兆阳、赵树理 、袁鹰、沙鸥、臧克家等十 几位著名作家在那上面留下 了潇洒而又郑重的签名。 我为失去这枚珍贵的书 签,内心哀痛了许久。 待漫长的“文化大革命” 过后,我的韶华岁月已经一 去不返,我步入了与谌容的 小说《人到中年》里所描述 的情形相类似的中年。 除了每天紧张地上班, 我还要在家中担任贤妻良母 ,下班忙做饭,并料理其他 家务。那时候,生活还没怎 么好转呢,记得我的两个儿 子上学,经常是赤脚走路, 每年只有冬季及早春深秋约 半年时间穿鞋袜。在炎热的 夏季,孩子脚掌上的皮都被 晒烫的地面揭掉过。那年月 ,还没有如今众多耐穿的衣 料,都是穿布衣裤,发的布 票又少,因此,两个儿子的 衣裤,差不多是洗一回就得 补一回。我鼓励他们好好读 书,殷切地期盼他们将来成 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直 到两个儿子先后考上浙江大 学和北京大学,我才得以全 身心地伏案练笔。 为了提高文学修养,我 每天下班后挤出时间自修了 大学中文系课程,并获得文 凭。 由于热爱文学创作, 1984年我调人原宜宾市文 化局。 那时候我每天除了上班 ,还孜孜不倦地每晚练笔到 深夜,而且长期坚持,乐此 不疲。我以古人“衣带渐宽 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执着精神,将“成功是什 么?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 血汗”这句名言演绎诠释得 淋漓尽致。 确切地说,我的儿童文 学创作生涯是从四川少年儿 童出版社办的《中学生文艺 》和《少年·少年》杂志以 及《红领巾》上起步的,蓦 然回首,距今不觉已历三十 几度春秋。无论四川少年儿 童出版社的哪一届社长和编 辑老师们,都是我尊敬的人 !他们对中国儿童文学事业 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具 有功劳!在儿童文学创作上 ,他们培养出一支四川儿童 文学作家队伍,这支队伍中 自然也包括我。张京、蓝星 、何群英等位社长,纪光碧 、杜定纪、胡本常、李义兴 、汤继湘、徐华等位编辑老 师,在我创作过程中,不仅 给我鼓励,有的还成了多年 的文友。 是杜定纪老师在《中学 生文艺》上给我发了第一篇 儿童小说《种子选手的角逐 》,并告诉我说,该小说受 到了少年儿童的欢迎。是胡 本常、李义兴两位老师鼓励 我写童话,将我引入了奇思 妙想的童话之门。又是杜老 师通知我说,我发表在《中 学生文艺》上的童话《花丛 下的壁虎》被陈模、汤锐选 中,编人了《中国新时期童 话佳作选》。这对于初学写 作的我来说,是多么大的鼓 励呀! 由于创作,我融人了四 川儿童文学界,结识了当时 四川儿童文学界的主要人物 蔺瑾、丁隆炎、王泉根、彭 思远、李华,李开杰,邱易 东、韩蓁、龙武霖、马及时 、郑光中、黄一辉、谭小乔 、韦玲和她的班马,还有现 在名气大的杨红缨……我对 他们每个人都抱着好感,因 为儿童文学这棵常青树,使 我们拥有了一颗真诚善良的 童心。 随着向省外的投稿,我 又逐渐加人到中国儿童文学 界的队伍中来。九寨沟笔会 、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讨交 流会,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的黄山歙县笔会以及四川省 作协巴金文学院的会议和活 动,使我见识了那么多富有 才华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 才华出众的成人文学作家们 。随着发表作品的增多,我 还结识了许多喜爱我作品的 读者小朋友,他们主动给我 写来信……以上这一切,连 同文学创作本身带给我的精 神愉悦,都化作了对我自身 的激励和鞭策。 2003年,《儿童文学》 杂志创刊四十周年之际,中 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除了出一 本例行的《儿童文学优秀作 品十年选》,还编辑出版了 一本名叫《岁月留香》的纪 念文集。我接 书评(媒体评论) 稚趣童心,启迪智慧。 ——高占祥 寄华的童话作品是一个 斑斓的世界,洋溢着童心童 趣的五彩,是小读者向往的 天地。她的作品具有孩子的 视角,又有更深刻的内涵。 是孩子们阅读的期待视野, 又是对这种期待视野的超越 。 寄华的童话有丰富的想 象力,想象力是创造之源, 是人类得以不断蜕变更新的 动力。 ——何开四 精彩页 濛萌的生日 濛萌是个天真烂漫的男孩子,既富于幻想,又喜欢沉思。这个星期天,是他的十周岁生日。上午,妈妈像变戏法似的,从樟木箱子里抖搂出来一大堆小孩衣裳,包括濛萌刚出生时戴的小绒线帽、留有奶渍的绣花围嘴和开裆裤。爸爸也将记录着濛萌成长历程的影集拿出来,品咂美酒般细细翻看。连濛萌一周岁时的光屁股相片,也被毫不客气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妈妈系上围裙,剁好肉馅,又和好了面,准备包饺子。不料,电话铃在这时像警报器似的响起来了。 电话是从医院打来的,那里有一位危急病人正等着爸爸去抢救。妈妈是爸爸做外科手术的助手,自然也得前往。 “孩子,我们不能陪你过生日了。”爸爸说。 爸爸妈妈匆匆地走了,家里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空空洞洞的。濛萌委屈地瘪瘪嘴,却没有哭出来。家里就他一个人,哭给谁听啊? 要是能有小伙伴和他在一起玩,那该多好呀! 风儿在窗前徐徐地吹着,白色的窗幔迈着轻柔的舞步翩翩起舞,那本摊放在书桌上的相册也被风儿吹得掀了起来。奇迹发生了!只见从相册里跳出九个大小不一的男孩,最小的那个,还光着屁股,嘴里咿咿呀呀在学说话。 九个男孩,穿着不同的衣服,不同的鞋袜;九个男孩,都长得很相像,也很漂亮,看着又那么面熟,他们挤挤挨挨地站在濛萌周围,好奇地望着他。 “你们是谁?”濛萌惊讶地问。 “我们是你小时候呀!”他们齐声回答。最小的那个,咿咿呀呀的,还吐不清字呢,也跟着说了句:“……小四(时)候呀!” “我是九岁时的你。”其中那个为首的穿咖啡色夹克衫的男孩说。濛萌望着他,回忆起自己九岁生日时,就是穿着这件衣服照相的。 “我是八岁的你。”另一个穿着蓝色运动服的男孩说。 “我是七岁的你。”一个穿条纹水手装,歪戴海军帽的男孩说。 “我是六岁的你。” “我是五岁的你。” …… “我……一睡(岁)。”最小的那个光屁股男孩口齿不清地说。 “这么说,我是你们的大哥哥哕?”濛萌摸摸脑袋笑着问。 “你比我们大,当然是我们的哥哥。”男孩们道,接着便“哥哥!哥哥”地叫起来。 刚才还寂寞得直想哭的濛萌,一下子有了这么多个弟弟,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他连连点头应承道:“好,我给你们当哥哥。可是,我该怎样称呼你们呢?这样吧,叫你们一岁、两岁……好吗?” 男孩子们点点头说:“好!” 接着,他们便马上指着桌子上的糖食盒和果盘道: “哥哥,我要吃大白兔奶糖!” “我要吃棒棒糖、巧克力!” “我要吃果丹皮!” “我要吃苹果!” 男孩们团团围住桌子,两岁和三岁奋力往椅子上爬,四岁和五岁伸出手就抓,其余几个也跃跃欲试地想动手,一岁的小家伙跌倒了,坐在地板上伤心地哭起来,眼泪竟然哗哗地流了一地,因为他已存了九年的眼泪水,多得是,还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刚才还冷冷清清的屋子,一下子变得史无前例的乱。 濛萌着急了,眼前发生的情况是他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看来,要当好这个哥哥可不容易呀! “都给我停下!”濛萌发一声喊,声音高得有点吓人。 男孩们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住了手。两个爬上椅子的小家伙也悄悄出溜下来,坐在泪水积成的水洼里的一岁抽泣着,慢慢停止了哭泣。 “干吗这么大声嚷嚷?”八岁和九岁不满地瞟了濛萌一眼,“爸爸妈妈就从来不是这样对待我们的。” “我们只是想吃东西,也没犯错误呀!”六岁和七岁也不服气地噘起了嘴。 “我们几年没吃东西了,肚子当然饿啦!”五岁翻着眼睛说。 看来,仅凭说话声音大是建立不起当哥哥的威信的。 “我刚才说话态度不好,我检讨。”濛萌向弟弟们解释道,“可是……可是我们也应该要有点……生活的秩序呀!就像我们在学校要遵守课堂纪律一样。从现在开始,你们得听我的话,因为我是你们的哥哥。好了,现在九岁去拿拖把擦干净地上的眼泪,八岁拿脸盆打水给弟弟洗手,七岁来哄着一岁,我去给他找衣服来穿上,不然小弟弟会着凉的。” 一会儿,九岁笨拙地用拖把擦了地,八岁费力地帮小弟弟们洗了手,濛萌给一岁穿上他小时候的和尚领衣服和开裆裤。 男孩们又一次围住了桌子。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