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香与金箔》由三个部分构成,跨越马来西亚吉隆坡、美国纽约、新加坡三地,时间由1968年到1981年,可以说是一部独立自强的女性成长史:主人公利安从一名热爱自由却未脱稚气的女大学生,成长为一个事业有成、坚忍果敢的单身妈妈。
小说多角度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所涉人物也正由于不同文化养成的不同性格而显得多面立体。同时,作者林玉玲善于刻画人物内心,展现社会变迁对人物的影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馨香与金箔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林玉玲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馨香与金箔》由三个部分构成,跨越马来西亚吉隆坡、美国纽约、新加坡三地,时间由1968年到1981年,可以说是一部独立自强的女性成长史:主人公利安从一名热爱自由却未脱稚气的女大学生,成长为一个事业有成、坚忍果敢的单身妈妈。 小说多角度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所涉人物也正由于不同文化养成的不同性格而显得多面立体。同时,作者林玉玲善于刻画人物内心,展现社会变迁对人物的影响。 作者简介 林玉玲(Shirley Geok-lin Lim,1944—)出生于马来西亚,后移居美国,是有中国血统的马来西亚裔美国作家。其自传《月白的脸》获1997年美国图书奖。《馨香与金箔》是她的长篇代表作。 目录 第一部分 跨越 吉隆坡/八打灵再也 1968-1969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二部分 盘旋 纽约,韦斯切斯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三部分 落地 新加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后记/梁廖玉 译后记/张燕 译文述评/方文开 导语 华裔女主人公利安从小就没了父亲,母亲改嫁,在新家里,她得不到温暖。利安在马来西亚大学读书时认识了一位传统、温柔、体贴而且富裕的中国男子亨利,毕业留校后,嫁给了他。后又被来自美国的切斯特吸引并有了一夜情,在得知自己怀有身孕后,却眼睁睁看着切斯特飞回美国,离她而去。切斯特成了人类学教授,想起在亚洲的女儿,决定飞回东南亚,探访故人。利安和亨利离婚后,迁移到新加坡开始新的生活,和亨利的继母叶奶奶以及朋友埃伦合力抚养混血女儿素茵。已再婚的亨利在继母去世后,帮助素茵处理共同遗产;切斯特也飞回新加坡,认领女儿。从出生起就没有父亲的素茵于是有了两位父亲,利安也原谅了这两位曾经爱过的男人。 后记 学院因为MTI硕士点评 估,要求老师们完成一批 译著,响应学院号召,我 开始了林玉玲老师的小说 《馨香与金箔》的翻译。 当时我正投入时间写博士 论文,还要给学生上课, 每天只能抽空翻译小说。 那几年是我最繁陀也是最 充实的美好时光,对科研 和教学的激隋,促使我全 力投入工作当中。林玉玲 老师是有中国血统的马来 西亚裔美国作家,她是诗 人、作家、教授、学者, 退休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 拉分校,至今还常常往返 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美 国之间。2018年10月底, 她来到北京和上海的一些 大学和大使馆进行了学术 讲座,我聆听了她在中国 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演 讲,这是迄今为止我和她 的第一次见面,也是唯一 一次见面,之前我们都是 通过邮件互通信息和交流 。 台湾师范大学英文系教 授张琼惠,也是林玉玲老 师的好友,她曾经翻译了 林玉玲老师的《月白的脸 :一位亚裔美国人的家园 回忆录》,由台北麦田出 版社出版。在这部译著的 附录《林玉玲访谈录》中 ,她把林玉玲老师的第一 部小说.10ssandGold的书 名译为《香与金))o林玉 玲老师对书名的解释是,“ 香与金把华人非常看重的 东西给接连起来,香用来 拜拜祈求,金子就是钱财 ,对华人都很重要。”“一个 指拜拜,尤其是拜祖先, 牵涉到过去;另一个是存 金子,牵涉到眼前及未来 。”④国立交通大学教授冯 品佳曾撰写该书的评论文 章,把面KossandGold书名 译为《馨香与金箔》,指 出该书名“道出马来西亚社 会必须认可华裔文化的存 在。这是对于马国单~文 化、单一语言政策的抗议 ,也标示了漂泊离散的华 裔马来西亚作家如何重新 将她的种族、个人与书写 植入国家与族裔论述之中 ,,①。 林玉玲老师对书名的解 释微观具体,冯品佳老师 的解释则是宏观抽象。我 自己对书名的理解有两点 :一、香与金是中国文化 ,有着多重文化身份的林 玉玲以“香与金”作为书名, 这表明她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视和对自己中国血统 的认同;二、林玉玲老师 具有双重文化身份,华裔 马来西亚人和亚裔美国人 ,书名彰显的是华裔文化 ,而小说的背景是马来西 亚、新加坡和美国,她不 仅写在美国身为亚裔美国 人的故事,也写在马来西 亚和新加坡身为华裔马来 西亚人的故事。小说将林 玉玲的多重文化身份串联 在一起,将她的过去和现 在串联在—起,由此,她 不仅拥有现实的美国家园 ,也在华裔认同的精神家 园中获得慰藉。香与金, 简洁轻快;馨香与金箔, 则彰显出音韵美。想不出 另一个书名翻译,就采用 冯品佳教授的书名翻译作 为我这部译著的书名。 翻译这部小说,当然要 感谢林玉玲老师。她与漓 江出版社签订了中文版出 版合同,并指定我的译本 ,耐心地解答我在邮件中 提出的翻译问题,并给予 很多帮助我研究的建议。 林玉玲老师的小说帮我打 开了一个丰饶的宝藏,我 看到的是具有双重文化身 份,华裔马来西亚人和亚 裔美国人的地域世界和精 神世界。她通过文字剖析 了自己在马来西亚或是在 美国所遭遇的文化和身份 困境,然而无论有多大困 难,她依旧能奋力抵抗, 冲出重围。我还要感谢漓 江出版社的沈东子先生, 谢谢他接受我的译稿,他 既是编辑也是作家,我经 常阅读他写的文章,字里 行间颇有耐人寻味的深刻 内涵。还有漓江出版社的 辛丽芳编辑,谢谢她为我 审稿和修改译文。 林玉玲老师的小说和有 关书籍,来自北京外国语 大学英文学院的华裔美国 文学研究中心,我每次在 他们那里借三本书,然后 回去复印。从他们那里, 我收集到了很多国内买不 到的珍贵资料。我记得每 次都是周三上午十点钟到 达他们的资料室,刘波老 师帮我找书,登记,而正 逢中心主任刘葵兰教授课 间休息的时候,她会惊鸿 一瞥,偶尔也会交流几句 。 我还要感谢张静灵博士 ,每当遇到小说里马来文 的词和句子时,我都会去 问她,她不厌其烦地一一 帮我扫除了语言上的障碍 。她是年轻的博士和年轻 的教师,虽然年纪不大, 但蕙心兰质。 还有董戎等老同学,每 当遇到闽南语的时候,我 会去问他们,董戎会说:“ 张燕又来考我们了。”他如 今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不同职业,不同的人生轨 迹,其创业付出的努力也 值得我借鉴。 我们学院的刘绍忠教授 、陆晓明博士、张平老师 、任晓红老师等,还有我 以往的同学贺赛波博士和 陈西军博士,我遇到翻译 中的问题,他们都会跟我 讨论,帮我解决难题。他 们不仅是同事、同学,也 是我的良师益友。 谢谢方文开教授为我写 译文述评!和方老师的交 往始于八年前,他是研究 美国作家霍桑的专家,我 向他讨教申报书的撰写, 他把自己的项目申报书给 我做借鉴,还帮我修改申 报书。后来翻译小说,我 请教了他一些问题,他不 仅教我如何翻译,还用理 论进行诠释。我觉得自己 很幸运遇到了方老师这样 一位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 和文学翻译领域专研颇深 的行家,于是我把译文给 他,请他帮我写述评。看 完他写的述评,我意识到 自己还有很长的 书评(媒体评论) 这部小说构思精巧复杂 ,内容丰富,发人深省, 探讨了在后女权主义时期 ,后殖民主义和多元文化 留下的痕迹难以磨灭的情 况下,在爱情、工作和家 庭中成就个人价值的可能 性。在这一探讨的过程中 ,小说质疑了对亚洲女性 及其身份的刻板印象,并 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替代《 蝴蝶夫人》的具有挑战性 的另类故事。 ——梁廖玉 精彩页 第一章 利安赶着按时去上她的第二节课。文科新生六月份才到校,作为新老师,她在学生面前总有点怯生生的。一名庞大且黝黑的锡兰学生,戈麦斯,在他们第一次碰面时看着她的神态好像在说,相信她和他一样不能理解济慈的《忧郁颂》。他傲慢的盯视让她拿不准一开学就讲授诗歌的决定,她斟酌是否应该挑选批评实践作品集里较容易些的篇章,让每个一年级的新生都可以阅读。虽然是一时冲动选择了《忧郁颂》,但向班上的同学讲这首诗时的神情透露出她其实是认真备了课的。选择讲这首诗是她犯的第一个错误,现在又迟到则是第二个错误。 亨利一大早就开车走了。他起床总是很早,七点之前就到了生物实验室。利安在和亨利结婚后仍坚持骑摩托车。她骑着125cc的本田摩托车行驶在联邦公路上,任凭大风刮着脸。本田摩托车虽然不及诺顿和铃木摩托车以及高速行驶的计程车,但也能载着她跑得足够快。 六名学生在一个狭小的会议室里等着她——四个女孩、戈麦斯,还有一个选错了课程、脸色苍白、姓黄的华裔男生。黄同学听课听不明白的时候,不会用言辞表达出来,只会咯咯地傻笑。利安建议他改听其他课,他却不肯。他听说教地理课的老师都因给学生不及格而臭名昭著,他指望利安能对他宽容些。 才一小时刚过几分钟,学生们都责备地看着她,好像她偷了他们什么东西似的。今天早上,她准备了大卫·赫伯特·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中的一个篇章。她大声地朗读,品味着字母音咝咝声的流溢,好像嘴里吃着调过味的鹰嘴豆。她不顾角落里传来的咯咯笑声和戈麦斯的瞪视,愈加鲁莽地说:“你们看,劳伦斯认为身体的吸引力,性,是强大的力量。”学生们不敢做任何评论。 华裔女孩们都垂下眼睑。漂亮的欧亚混血莎莉目不转睛地听课。马来西亚的米娜,父亲在农业部工作,她说过想当演员。利安知道她崇拜自己,她这时却保持沉默,看上去并不信服。 一小时后,利安一动不动地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难道她想要的就是英语单词和顽固心灵的搏斗吗? 就在去年,利安准备考试,她对英国文学百看不厌。图书馆挤满了学生——好像有上百的学生在借阅处排队等候——空调风吹着很冷,每个人都穿着毛衣和开襟羊毛衫。她坐在楼上,读着利维斯①的《细绎》过刊,抄写隽永的语句,间或脱掉毛衣,顶着炎炎烈日跑去教师休息室后面,买热乎乎的、薄薄的咖喱松饼,接连抽了两根烟。所有的英语教师都显得富有魅力和才华横溢,甚至连肥胖的梅森也是如此。简·奥斯丁的小说让利安惊叹不已,她的小说都是社会喜剧,毫无例外地以文明的婚姻为圆满结局。那一年亨利对她非常好。有一天下午,利安在图书馆看书,长时间的大量阅读,加上废寝忘食,她昏厥了。亨利开车把她送回公寓。那天晚上,他带着用特制的绿色盒子包装的几盒品牌鸡精和一瓶科隆香水来看她。他是念化学的研究生,他的父亲拥有橡胶园、汽车运输公司,在不同的城市还有许多房产,包括八打灵再也的几处。亨利是长子,在吉隆坡和继母住在一起,同时在那里的大学念书。 “你不要太认真!”利安开始和亨利约会时,吉娜说,“他是华人!你喜欢他什么呢?” “那个男人有很多钱。”艾伦嘲笑道,“她现在已经不去大排档了,只去有空调的咖啡店。” “亨利啊,亨利,给我买一枚钻戒,像鸽子蛋那么大的钻戒。”吉娜怀疑地故意用真假嗓音交替着唱道。 她们互相打闹,尖叫着,谈笑着。 利安当然不是认真的。她率性而为,一天要抽一包烟,她那本不多的奖学金余下的就是供养二手本田摩托车。她的三条李维斯牛仔裤几乎就没洗过。 她念念不忘的是期终考试期间亨利对她的爱。她感觉他俩像在两个不同的星球上。 在图书馆里她是沉默的,但是沉默里充满了她在仔细倾听的、隐伏的、摄人心魄的语言世界里的对话。成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这个世上有着最值得羡慕的地位。她相信所有的人都妒羡她。 在图书馆外面,她朝着印度朋友拉贾、马尼和帕鲁咧嘴笑了笑,穿着肮脏的蓝色牛仔裤的腿跨过本田摩托车,扭动油门,直到发动机发出轰隆隆的轰鸣声。她像趾高气扬的古惑仔骑着摩托车弯腰伏在车把手上。她高速驾驶着摩托车穿越吉隆坡和八打灵再也,无论她冲进讲堂的大教室有多晚.那些印f童的学生都会给她留个座位。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