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少年走过蓝木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杏霖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少年走过蓝木街》是青年作家李杏霖的短篇小说集,也可以说是一部女性成长笔记。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青春啊青春”以青春小说为主,多以校园生活为背景,抒写少女情怀,其中《少年走过蓝木街》一篇曾获第十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第二辑“人生如逆旅”将成长中的女性放到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呈现她们的生活状态;第三辑“寻找一棵树”表现的多为已然成熟的女性或传奇、或平淡的人生经历。无论是青春的萌动、成长的困惑还是成年的境遇,贯穿全书的是作者对女性人生各阶段的关注和她们细腻心绪的体察。 作者简介 李杏霖、女,1997年生,江西赣州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草原》《萌芽》《中国校园文学》《美文》等刊物。获第十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全国高校征文优秀奖等奖项。 目录 第一辑 青春啊青春 少年走过蓝木街 智齿 子夜 与你有关的波澜壮阔 盖茨比心中的灯盏 第二辑 人生如逆旅 逆旅 偷生 咬指甲的女孩 月光照明堂 女同学 第三辑 寻找一棵树 何以报德 去楼道 雾里的信息 秋水时至 寻找一棵树 后记 序言 前面的话 培养江西文学后备力量 ,让江西文学队伍呈现良 好的梯次结构,从来就是 江西作协的工作重点之一 。 2020年开始,这一工作 有了一个具体的名称:“青 苗哺育”工程。 编辑出版“江西8090·重 点作品创作扶持项目”丛书 ,是组织实施这一工程的 重要举措之一。 我们这一工作的目标, 是出版一套1985年1月1日 以后出生的、已经取得了 一定创作成绩、有了初步 创作风格的青年文学作者 作品丛书,以此检阅和展 示他们的创作成绩,打造 一支属于江西的文学梦之 队。 今年8月初,我们向全 省公开征集书稿。征集工 作得到了许多青年作者的 响应。有十四位江西青年 作者参加了应征。 我们组织了文学评论家 、知名作家、诗人进行评 审。李杏霖的小说集《少 年走过蓝木街》,欧阳国 的散文集《身体里的石头 》,丁薇诗集《波澜后的 涟漪》、刘九流诗集《到 处都是轰鸣》、林长芯诗 集《流水和白马》成功入 选。 这五位作者,都十分年 轻,他们最大的出生于 1986年,最小的出生于 1997年,才23岁。 这五位作者,已经有了 一定的创作成绩:他们有 的在重要文学期刊发表过 组诗、散文和小说作品, 有的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 等征文活动获奖。 他们的作品集,已经呈 现了很好的潜质,比如从 李杏霖的小说中,可以看 出她已经有了很好的文本 意识和语言的驾驭能力; 刘九流有相当明确的主题 意识;林长芯的诗歌,显 示了他与世界已经建立了 良好的交流通道,并努力 谋求传统和现代在诗歌中 的和解;丁薇的写作,努 力拓展个人的精神边界, 已经有了较为明晰的美学 风格;欧阳国的散文,充 满了对故土的深情凝视和 对亲情的惦念,显得无比 疼痛与哀伤。 毫无疑问,他们还有很 多不成熟之处,但我们从 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了他们 的追求,他们的潜质。这 追求和潜质让我们欣喜和 期待—— 期待他们能拥抱更辽阔 的生活旷野,树立更大的 文学雄心,冶炼更加纯粹 的文学技艺,抵达更高的 文学境界。 期待他们乃至更多的江 西青年作者,这依然柔嫩 的青苗们,能早日长成江 西文坛乃至中国文坛的高 大乔木。 江西省作家协会 2020年11月 导语 从青春小说到以成熟女性为写作对象的小说,这部小说集见证了作者写作成长、观察视角变化的路径,也顺理成章地将女性各阶段的心性境遇铺开,展现在读者面前。这部由15篇各自独立的短篇小说构成的小说集,因着女性主题的统摄而脉络贯通,使得读者有了丰富而具整体性的阅读体验。 后记 说起一件自己好笑的事 情,在我写作的一开始, 没有取得任何小成就的时 候就想过这个问题,当然 现在也不算取得什么值得 说出口的小成绩。这种焦 虑一直伴随着我,总觉得 自己不能够继续写下去, 也许是因为某天灵感的突 然消失,也许是因为生活 工作没有时间,也仅仅可 能是自己不再想写。 说起来真的矛盾,我既 然害怕不再写作,怎么又 会不想再写。其实归根结 底还是源于不自信, 从误 入写小说开始,我一直在 怀疑自己有没有写作的能 力。身边缺少老师的指导 ,更多是同龄人之间交流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证 明。于是发期刊是证明自 己可能有写作能力的方式 ,也算幸运,我发表的期 刊不多,但都是在我很怀 疑自己的时候,获得期刊 的认可。 比如第一次在《萌芽》 发表青春小说,随后陆续 又在一些青春期刊发文, 后来随着年纪增长,自然 而然涉足现实社会的话题 ,但是在向传统文学期刊 的写作中,屡屡碰壁,直 到2020年在《草原》上发 表出真正意义上第一篇现 代小说。后面依旧不是很 顺利,但是目前带来的鼓 励显然能够支撑我继续写 下去。7月份看到江西省作 协发出来的“8090”书系征 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 稿,也是为了给自己七年 来的写作做一个总结,很 幸运入选。 入选后也一度惶恐羞愧 ,其中很多作品过于青涩 ,觉得自己还达不到出版 水平。内心深处仍是万分 感激这个机会,它鼓励我 ,不要害怕不再写,你可 以写得再久一点。 李杏霖 2020年11月13日 精彩页 少年走过蓝木街 一 小镇里的唯一一个邮局坐落在蓝木街上。 蓝木街其实并不是这条街真正的名字,只是因为靠江那旁的树木用蓝色栅栏围起。而这条街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很洋气的名字:滨江大道。后来小镇里居民又嫌滨江大道这名字太长,就应景地叫它蓝木街。 李夏至想,蓝木街多好听的名字啊,文雅又不失清新。 初夏的余热开始升温,踱在蓝木街上,阳光透过稀疏树叶孔落在李夏至冻了一个冬天的胳膊上,不热不凉,带起的风像是温泉水流淌过身边,不用眯起眼睛也能看见不远处的墨绿。 邮局就在前面了。 说实话,这是夏至第一次寄信,记得第一次写信还是四年级,那是语文一个单元后有的作文题。不然她可能连写信的格式都不知道。 她突然想在这个如约而至的夏天写信,就是想把这个突然来临的小秘密讲给别人听。就像是吃了一颗独特的糖,迫不及待地想和别人分享其中妙不可言的滋味,但是糖太少,吝啬得不肯同身边的人分享。这样一种矛盾的想法,纠结了她许久。 曾经她在贴吧发现那里堆满寻找笔友的帖子,“现代人真奇怪,”她喃喃着,“明明现在通信技术那么发达,一条短信,一条微信,一个电话就过去了,为什么还要用这种原始般的沟通方式?”丝毫没有察觉现在自己也在寻找这种近乎原始的方式进行沟通。 夏至趴在邮局大厅的前台,用胶水粘着刚从脸色冷冰冰的邮局工作员叔叔手里买来的邮票,当他告诉夏至大厅门口左侧油漆已经斑驳的大盒子就是邮筒时,疑惑爬上了她的心。记忆里的邮筒应该是圆滚滚地站着,伸出大大的嘴巴,吞下过往的信件,把它们小心地伴着思念传向远方。 她愣了愣:“为什么是吞下?” ——嗯,大概是因为抓在手里的信会被调皮的风吹走吧。 夏至站在邮筒面前犹豫了好久,还是转身跑进邮局问坐在前台的叔叔:“叔叔,请问邮箱在哪里呀?” 他盯着放在台子上的手机屏幕:“不是说了在门口的左侧吗!”头也不抬地回答她。 “可是门口的那么旧,取信的小窗口像是要掉下来。”还是不甘心小声嘀咕着,“真的有人会来取信吗?” “取信的窗口已经不用了,邮递员会派件到收件人的家里。”他还是继续用食指拨动屏幕。 “哦——”夏至拖长尾音。 又来到绿邮箱前,她看着锁邮箱的那扇铁皮像垂死的老人一般挂在那里苟延残喘,夏至的手贴在斑驳的邮箱上,喃喃着:“连你也被抛弃了呢。”但听着“咚”的一声消失,心中那点愁绪也逐渐散去。 二 ——我站在文科班的教室门口等着他回来,强装淡定的表情下是打鼓一般的心,脑海中重复着不知进行过多少次的演习。在心中问自己:“我是这样讲,还是该那样?”上齿不自觉地咬着下嘴唇。这个时候我已经来不及再次演习,因为他已经回到教室,准备坐下了…… 夏至看着自己写的信,思绪又回到那个多少次出现在她脑海里的场景。 “陈诺,能请你出来下吗?”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在微微低下头看着刚刚坐下的他,左手无意识地纠结着衣摆,她看见他眸子里的疑惑。 但他还是和她一起走出教室,站在那里一言不发,似乎在等待自己先说什么。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