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语文教师的修养
分类
作者 叶圣陶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语文教师的修养》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华,分为五辑,所选文章涉及叶圣陶先生关于教师教育、语文教育、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方面的思考和分析。
本书是叶圣陶先生从事教育工作近80年的思想精华,文中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等观点影响深远,影响了几代教师的成长。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先后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
叶圣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也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还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一批青年作者。
叶圣陶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尤其是童话领域具有突出贡献。他创作了中国现代首部专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稻草人/经典文学名著》,被鲁迅称赞为“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他的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爬山虎的脚》《稻草人/经典文学名著》《光明的世界》《小小的船》等被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
叶圣陶亲自编写过著名的初等小学国语教材《开明国语课本》,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对中国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目录
第一辑 教师的修养
教育与人生
新精神
吕叔湘先生说的比喻
读书和受教育
教师的修养
如果我当教师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教师怎样尽责任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读教科书不是最后目的
第二辑 语文教学
讲和教
当语文教师的准备——跟北师大中文系学生讲话的提纲
怎样教语文课——在呼和浩特跟语文教师的讲话
关于探讨教材教法的几点想法
认真学习语文
变相的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二十韵
略谈学习国文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中学国文学习法
改变字风
文艺作品的鉴赏
第三辑 阅读教学
读书的态度
书·读书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给与学生阅读的自由
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
精读的指导——《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略读的指导——《略读指导举隅》前言
第四辑 怎样写作
写作什么
怎样写作
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写作漫谈
开头和结尾
写作是极平常的事
谈文章的修改
和教师谈写作
“教师下水”
评改一篇作文
“通”与“不通”
“好”与“不好”
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
序言
用大众立场看大家作品
——“大教育书系”序言
教育是世界上最特别最
奇妙最千变万化的事情。
世界上任何变化,政治
的、经济的、社会的、科
技的……桩桩件件,都会发
生蝴蝶效应,都会对教育
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所
以,教育总在变化着。比
如,计算机的出现,网络
教学的流行,未来的课堂
教学模式将发生根本的变
革。当粉笔距离我们的讲
台渐行渐远,未来的纸质
书籍的阅读是否也会逐步
让位于电子书籍?甚至,
翻译机器可以完成基本的
交流沟通时,语言教学是
否也可能变得不再重要?
这些已经发生的、即将发
生的、可能发生的改变,
让我们的明天变得不可预
知。
同时,教育也是最坚韧
最牢固最不会变化的事情

万物改变迅捷,人性进
化缓慢,教育因此万变不
离其宗。所以,古今中外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人
的学习与成长的过程,有
着普遍规律可循。所以,
无论我们读两千多年前的
《论语》《学记》,还是
读近百年来的杜威、苏霍
姆林斯基,总觉得是那么
亲切,离我们今天的教育
是那么近。所以,我们只
需稍稍去芜取精,就能将
其中的绝大部分原理再度
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就
会发现这些原理依然生命
常青。也正是这个原因,
百年来中外教育家的杰出
著作,仍然活在当下,仍
然对我们的教育具有重要
的作用。
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这套“
大教育书系”,正是围绕后
者而努力。
最初看到“大教育书系”
的选题策划,是在年初的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的选题
论证会上。坦率地说,当
时的感觉不是很好。认为
主题不够突出,选择人物
看不出逻辑,选择标准不
够清晰,而且大部分书是
重新出版。
后来长江文艺出版社总
编尹志勇来信告诉我,其
实,“大教育书系”有自己的
主题和逻辑。之所以命名
为“大教育”,首先是选择教
育家的范围之大。书系将
遴选从近代到当代的中外
教育名家的代表性著作或
新作,梳理中外现代教育
的发展轨迹,并展示近一
个世纪以来的教育所取得
的成果。其次是读者群体
之大。书系针对不同的读
者群,主要有三个方向:
一是针对中小学老师的教
师培训,阐述现代教育理
念,解决教育实践中面临
的具体问题,培养优秀教
师。二是针对父母的家庭
教育,用现代的教育观念
和手段影响父母,使父母
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且
有效的环节,最终培育青
少年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三是针对中小学生以及
学前儿童的学生教育,帮
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
会交往合作,学做现代公
民。一句话,是用大众立
场看大家作品。
至于选择的标准,他们
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作
者具有足够影响力。所选
作者应该是国内外被公认
的教育名家,产生过广泛
而深远的影响。比如陶行
知、陈鹤琴、蒙台梭利等
。二是突出实践性。所选
作品能够深入浅出,具有
可操作性,在作品风格方
面,力求通俗化、大众化
,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
统一。三是强调创新性。
在遴选经典的同时,也推
出当代在教育理论或实践
方面有一定建树、观点新
锐、富有探索精神且得到
公众认可的作品。
所以,虽然我在作这序
之时,尚无法看到书系的
全貌,也无法估计书系的
最终体量,但是能够感觉
到出版方用心良苦,感觉
到他们的宏大愿景。大浪
淘沙,那些真正能够不断
被人们捧起的书籍,总是
有其强大的生命力的,总
能冲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
到达我们的手中,抵达我
们的心中。倘若教师、父
母、孩子三方真正缔结为
教育的同盟军,那时教育
势必突破困局,得以成长
壮大,成为现实生活中的
真正大教育了。祝贺大教
育书系诞生,更期盼现实
大教育的来临。
是为序。
朱永新
导语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一代宗师叶圣陶,揭示教育的真谛。
叶圣陶先生从事教育工作近80年的思想精华,影响了几代教师的成长。
本书是陶行知有关教育的文集,陶行知是一位集教育家、思想家、作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陶行知一生著作甚丰,他对教育的思考与探索都汇集在他的著作中。
精彩页
教育与人生
在讨论教育与人生的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什么是教育,什么是人生。
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许多人认为,教育是“成熟的人对未成熟的人,以一定的目的方法使能自觉”。这种说法固然不能说不对,但总有些空泛。又如杜威所谓“教育即生活”,舒新城所谓“教育是启进人生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社会创造自立的个人,为个人创造互助的社会;其方法在利用社会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刺激,使受教育者自动解决问题,创造生活”(见《教育通论》)。这些理论也偏于空疏,没有切实道破具体的教育的意义。
我以为教育应该指学校教育而言。所以教育是用学校作为工具,把旧有的知识系统传授给继起的青年,使他们养成一种适合于既成社会的人格,以维持和发展这个社会。所以教育是人类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一种工具。教育本身并非目的,而是工具。这种工具,大而言之可以挽救国家社会,小而言之可以指导个人,改造个人的错误,实现个人的本能,它的作用是很大的。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所谓“人生”,系包括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言。各人对于人生的见解,就是所谓“人生观”。
认为人生是快乐的,就是快乐的人生观;认为人生应该献身于国家与社会的,就是责任的人生观。各人的环境不同,着眼点各异,因而各人的人生观亦不一致。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因而不能不注意教育与人生的关系。
教育与人生的关系,大致有后列三点。
一、以教育认识自己。天下最可怜的事情莫过于自己不认识自己。有的人因为不认识自己的缘故,走人歧途,一切堕落,事业不得成功,甚至危及生命,这是何等的危险。
认识自己有两方面:一为自己的主体,或称“自我”;一为自己的环境,或称“外物”或“客体”。单是自我,不会有正确的认识;单是被认识的客体,也不能认识自己:必须明白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了环境,方能认识自己。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的就是我们的环境。我们的行动与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环境有支配或决定人生的力量,同时又有引诱人生入于某种途径的力量;我们受种种外物的支配和引诱都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所以要认识了我们的环境,我们的行动才会有目标有意义,不至于成为盲目的不正当的行为。
在认识环境之后,应当认识自己的本身。认识自己的本身,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地位。一个人能否尽自己的责任,就以认识自己的地位与否为先决的条件。各个人的地位本来是环境的反映,但是对付这个环境因人而不同,不是机械的受其支配而已。所以对于环境,就有能否适应的分别。所谓适应,既非屈从,又非反抗,乃是恰当利用环境之谓。要利用环境,除了认识环境之外,第一要注意自己所处的地位,第二是自己的能力,第三是自己的能力在所处的地位能够发挥的作用。所以环境的认识和自我的认识都是必要的。
认识客体的环境和自我主体的地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相当的知识学力,才能辨别是非,分清黑白。这当然是教育的责任了。教育不仅要增加学生的知识学力,同时要引导学生走人正轨,使其了解世界的大势,本国的情状,以及学生所负的使命和个人所处的地位。
二、以教育革新自己。既然认识了自我与环境,就应当从事于革新自己。革新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说。
一方面是铲除一切障碍物,如虚荣心、怠惰心,等等。一般人很容易受这些魔力的支配,自己不能节制自己,这是人类本性上的缺陷。但人类的本性也具有许多优点,如仁爱、求知,等等。我们应当发扬自己的长处,铲除这些短处。
另一方面是革新过去的错误观念。我们认识了环境和自己的地位,就应当铲除以往的错误观念,向新的路线上走去。一个人总有自己的人生观和宇宙观。较进步的人对社会更有认识,这种种认识,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基础。我们在认识了环境和自我之后,对这种种当然会有相当的认识。在我们的本能中虽然有除旧布新的成分,同时也有迷恋过去的成分,所以革新过去的错误观念,便非常重要了。
要铲除一切障碍物,革新过去的错误观念,必须在教育上下功夫。因为怎样铲除虚荣心、怠惰心,如何革新错误观念,是要以教育力量为原动力的。
三、以教育成就自己。由认识自己而革新自己,由革新自己而成就自己,是一种自然的步骤。如何才能达到成就自己的目的呢?这当然有研究的必要。我以为应当按照自己的所长和所好去成就自己。譬如性情爱好理科的,就可以在理科方面努力;爱好文学或政治经济的,就可在文学或政治经济方面努力。这样作去,是很容易成功的。要使人们都能够这样成就自己,非借助于教育不可。可见教育对于人生所负的责任,真是不小。
以上三件事,无论缺了哪一件,很难成为健全的分子。今后的教育应当从这三件事着手,尤其对于中学生,更应当特别训练。希望负有教育责任的人注意。
1934年5月12日发表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