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清皇陵之飘摇的崇陵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徐鑫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大清帝国被软禁了十年之久的光绪皇帝在痛苦中死去。民间传说他是被人所害,真相到底如何?光绪皇帝生前为什么没有营建自己的陵寝?光绪帝陵寝为什么成为清西陵中唯一被盗的皇帝陵寝?光绪皇帝地宫清理过程中发现哪些不解之谜?本书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国家图书馆浩瀚的档案和史料,大量阅读清代史籍和清人笔记,利用自己的地域优势带领读者深度接触被尘封的历史真相,揭开历史谜团,还原一个客观真实的历史原貌。
作者简介
徐鑫,男,满族,河北省遵化市人。自幼爱好历史,对清朝陵寝的兴趣尤其浓厚。1993年8月起在清东陵工作,长期致力于清朝陵寝的研究、保护和发掘。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性文章,并出版《香妃遗事》《香妃迷案:清宫档案与考古中的香妃》《铁腕女人:清东陵慈禧陵劫难之谜》《地下佛堂:清东陵乾隆陵地宫清理之谜》《大清皇陵私家相册》及清帝陵系列等二十余部专著,其中清帝陵系列影响甚广。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触摸清西陵
清西陵的来历
“父子分葬”
第二章 皇宫深处的争斗
抱进皇宫的小孩
光绪帝大婚
可叹“囚徒天子”
第三章 聚焦光绪陵
不得不说的一段历史
并不理想的陵址
第四章 死者安息的场所
地宫里的这对男女
皇帝的奉安大典
一个迂腐的老头
宁静被打破
第五章 地下宫殿悄然打开
由泰陵转战崇陵
发现金刚墙
推开半开的石门
第六章 地宫里面的困惑
石门菩萨胡须之谜
历史在演变
地宫藏宝之谜
第七章 地宫里的意外收获
一位记者的考古回忆
打开棺椁
金井中的惊喜
第八章 揭开光绪帝死亡真相
化验尸骨的困惑
现代科学手段的介入
参考书目
序言
十几年前,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清十二帝疑
案”系列节目播出后,越来
越多的清宫历史剧进入了人
们的视野,也丰富了人们的
业余生活。对清朝历史感兴
趣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方面
的普及性历史读物也开始多
了起来。但是,其中哪些是
真实的历史,哪些是毫无根
据的传言,哪些还在历史学
界争论中,电视观众和读者
是难以分辨清楚的,因为他
们没有掌握大量的历史文献
资料,更不具备历史专业人
士的识别能力。因此,越来
越多自编自导的“历史”知识
随着这些清宫剧灌入了人们
的头脑中,扭曲了历史真相
,误导了人们的历史思维。
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历史爱
好者,都应该怀有一颗对历
史负责的敬畏之心,站在科
学理性的角度,客观地还原
历史真相,把正确的历史知
识传播给渴望了解历史的人
们。我们应该对世人负责,
对历史负责,对自己负责。
2008年是清朝入关后第
九帝——光绪帝去世的第一
百年。关于光绪帝的死因,
众说纷纭,争议很大。无论
是官方的记载,还是中国第
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光绪帝
的“脉案”的记述,都表明光
绪帝是因病死亡的。然而很
多人的著述则称光绪帝是被
害死的。究竟哪种说法正确
?有没有一种科学的考证呢
?答案是有的。如果说光绪
帝是被害死的,那无非是人
为地迫使其死亡——一些私
人的回忆和记述都称光绪帝
是被毒死的。如果被毒药毒
害死,尸体内就会残留下毒
药的成分,化验尸骨是现在
人们检验人体是否中毒的最
常用且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
,对古人尸体的化验也不例
外。
1980年,清西陵文物管
理处开启了光绪帝的崇陵地
宫,并清理了光绪帝的棺椁
。但是,由于受当时条件的
限制,他们只是简单地对光
绪帝遗骨进行了化验。虽然
陈宝蓉先生在《清西陵纵横
》上说光绪帝死因符合历史
的记载,但民间却传出了不
同的说法:光绪帝是砒霜中
毒而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呢?
2008年11月2日,光绪帝
死亡的历史疑案有了重大突
破,围家清史编撰委员会正
式公布了秘密研究化验光绪
帝尸骨的检验报告,披露了
导致光绪帝死亡的真正原因
——砒霜中毒。
光绪帝是清朝皇帝中比
较能够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
帝,他力图变法改革,以挽
救大清这个即将崩塌的庞然
大物。在他亲政的十年间,
发生了三件震撼中国的大事
,不仅改变了整个中华民族
的命运,也彻底将他自己的
命运打入深渊。这三件大事
,一是中日甲午战争,二是
戊戌变法,三是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这些都是关系到国
家和民族命运的大事情,也
是光绪帝一生命运的关键转
折点和价值的最大体现。光
绪帝虽然具有救亡图强的进
取精神,在变法中做出了巨
大努力,但由于其一向逆来
顺受的软弱性格以及为他人
利用而做出的错误判断,他
最终无法挽救国家的命运和
扭转民族的危亡,自己也落
了个遭受长年软禁的结局,
最后含恨逝于瀛台。
光绪帝的崇陵在营建过
程中也有很多令人不解之处
以及鲜为人知的内幕,而在
开启其地宫的过程中,人们
更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在那
已经过去的时间里发生的真
相如何呢?笔者参考了大量
相关资料,并就这段历史和
整个历史事件做了一些初步
的调查,在这里将自己的研
究心得与读者一一分享。
通过考古发掘的方式来
研究、考证光绪帝的历史问
题,这是笔者撰写本书的真
实目的。因为考古是一项富
有开创性和科学还原性的工
作,它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
值,不仅仅在于对古代文明
遗产的发现,也是对古代历
史文献的一种严肃考证和科
学利用。而其最实用的价值
就是结束了历史学术层面对
历史疑案、悬案的长久争论
,还历史一个真实的面貌,
为人们最终掌握其历史价值
、意义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最
强有力的客观保证。
导语
既然有了清东陵,为何还要建清西陵?
崇陵地宫中的石门菩萨为什么长有胡须?
跨越110余年,揭秘光绪帝陵营造、被盗始末及地宫开启、清理之谜。
一本书读懂光绪陵的建筑规制及格局,100余幅珍贵图片,大量史料档案,直击光绪陵考古现场。
书评(媒体评论)
“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
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
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
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
最伟大的例子。”“在门楼上
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
。在有机的平面上深思其庄
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
,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
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
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
。”
——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
李约瑟
精彩页
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先后在关内建了两处建筑规模宏大、装饰豪华的皇家陵墓群,一处是清东陵,另一处是清西陵。在一次偶然的考古发掘中,清西陵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也让这座一直神秘莫测的清朝皇家陵园揭开了遮盖已久的面纱……
清西陵的来历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梁格庄西,是清王朝在关内开辟的第二处皇家陵园。清西陵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到1915年崇陵建成,历时一百八十五年,建有皇帝陵四座、皇后陵三座、妃园寝三座、亲王园寝二座、阿哥园寝一座、公主园寝一座。其中葬有四位皇帝、九位皇后、五十七位妃嫔、二位亲王、六位皇子皇孙、二位公主,共八十人。
清西陵是一处山川秀丽、景色优美的风水宝地。雄峻的永宁山层峦飞翠,叠嶂腾辉,犹如一道天然的围屏矗立于陵区北面,成为西陵之祖山。陵区西侧是位于太行山东麓、著名的西陵八景之一的云漾山,层峦叠嶂,蜿蜒起伏。东面的金龙峪等山峦盘旋远去。元宝山作为泰陵的朝山端峙陵同之南。元宝山的东西两翼东华盖山和西华盖山,巍峨耸峙,成为陵区南屏障。在大红门两旁又有九龙山和九凤山东西对峙,如天然门阙,其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陵口。西面的拒马河奔腾咆哮,波涛汹涌。南面的易水河清波粼粼,潺潺流淌。整个陵园群山拱卫,众水环流。陵园之内,数以万计的苍松古柏形成了一望无垠的翠海,遮天蔽日,松涛阵阵。在红墙、黄瓦、拱桥、石雕镶嵌于万顷绿涛碧海之中,飞金耀日,富丽堂皇,博大恢宏,气象万千。整个陵区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清西陵称得上是将陵寝建筑的人文美与山川形胜的自然美有机结合的杰出典范。
著名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曾对中国的皇陵高度评价道:“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深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以上的称赞绝不是李约瑟先生偏爱中国皇陵的一家之言。有许多西方学者都敏锐地发现:追求山川自然形势的完美,细心探究自然景观美与人文景观美的有机结合,使整体环境景观富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形成神圣、永恒、崇高、庄严、肃穆而又充满生气的纪念气氛,正是中国古代陵寝建筑艺术成就的突出特点。
清王朝入关后在关内建造的第一座皇家陵园为清东陵,它位于今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以西,始建于康熙二年(1663),完工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历时二百四十五年,陵园面积二千五百平方公里,建有皇帝陵五座,皇后陵四座,妃园寝五座,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孝庄、慈安、慈禧等十五位皇后,一百三十六位妃嫔,一位皇子,共一百五十七人。陵同外围还建有皇太子、王爷、公主、大臣、保姆等大量陪葬墓。清东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葬人最多、布局最规整的古代皇家陵同之一。 清东陵和清西陵都是清王朝入关后所建的大规模陵园,均是风水宝地,上吉佳壤,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有了清东陵,又何必再建清西陵呢?要讲清这个问题,说来话长,这一切还得从清朝入关首建清东陵的孝陵说起。
明崇祯十七年(1644)初夏,久居关外的满族政权在明朝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接引下,越过山海关,打败了已经占据北京的李白成农民军,迅速占领了北京城。同年九月,皇太极第九子、不足六岁的福临被迎接进京,入主紫禁城。十月初一日,福临在臣僚的簇拥下登基做了皇帝,正式宣告大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并改年号为“顺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都将皇陵建在京畿一带,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又便于祭祀。新宾县的赫图阿拉原是后金的第一都城,清太祖努尔哈赤将祖陵建在赫图阿拉附近。后来他的势力逐渐壮大,迁都辽阳,又在辽阳附近的阳鲁山兴建东京陵。不久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努尔哈赤的福陵和皇太极的昭陵都建在了沈阳近郊。清朝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后,又将皇陵定在了京师附近,即河北遵化昌瑞山下的清东陵。清朝在清东陵建的第一座皇陵是顺治帝的孝陵。孝陵选址在昌瑞山下,有一个这样的故事。P17-2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