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针对轰轰烈烈的国内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热潮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特别是不同民族文化表现出不同的旅游开发效应的事实,深入分析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性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和维度,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的适宜关系,进而分析和梳理制约民族性格特质的决定因素,旨在说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模式,需要根据具体民族文化具体对待,即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性格维度。在进行理论分析梳理后,以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案例作为补充和印证,理论结合案例,以阐明研究主题。 作者简介 罗良伟,1982生,四川西昌人。2014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四川农业大学商旅学院。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旅游、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化。长期关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相关问题,已公开发表专业论文若干。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引题 二、问题提出的背景 三、研究意义 四、民族心理学学术史回顾 五、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述评 第二章 从文化模式到民族文化性格 一、关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概念 二、关于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 三、关于文化与人格之关系 四、关于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性格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文化性格形成机理微探 一、民族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性格及其形成 二、民间信仰习俗与民族文化性格及其形成 三、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文化性格及其形成 四、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性格及其形成 五、民族历史传统与民族文化性格及其形成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文化性格维度 一、关于民族文化基因 二、关于民族文化载体 三、民族文化性格与民族文化载体构成 四、文化载体构成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 五、文化性格维度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性格维度下我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具体案例 案例一:文化性格维度下的彝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探析 一、彝族文化及彝族文化性格论析 二、制约彝族文化内向性格的若干因素 三、文化性格维度下彝族文化的旅游开发策略微探 四、结语 案例二:文化性格维度下彝族毕摩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新思路 一、关于毕摩文化 二、民族文化性格与彝族毕摩文化旅游开发 三、心理距离说与毕摩文化旅游开发 四、民间信仰文化旅游:毕摩文化旅游开发的有效模式论析 五、结语 案例三:文化性格维度下旅游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和转型 一、从城镇化发展进程探讨新型城镇化 二、关于旅游城镇化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三、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与转型 英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导语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相关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旅游学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民族文化旅游理论研究的关键,更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实践的难点。一个民族的文化作为有机整体会表现出特定的文化气质,每个民族的文化有机整体就像一个人一样,会表现出一定的性格特质。 本书作者通过专业理论结合丰富案例,深入而具体地阐明了:对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而言,并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有效模式。不同地域应当根据自己民族文化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发和保护。针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相关领域而言,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