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经过20多万人次的病例验证而写成。作者在传统28脉的基础上增加了浊脉、旺脉和劲脉。全书分上篇、下篇和附篇。上篇介绍脉诊训练、脉诊与辨证、脉象与气机变化等。下篇为3 7种脉象的体悟,每种脉象后附以临证医案,井加按语总结。附篇精选了古代和现代的脉学文献,以助于读者对脉象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简介 何本阳,主任中医师,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兼职教授,“三峡之光”访问学者,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重庆市第三届优秀青午中医,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荣获“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惰先进个人”称号。师从国内多方名医。擅长用经方治疗妇科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对一些疑难杂症有较深研究,尤对中医脉诊研究深入。擅长用《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方治病,疗效较佳,日门诊量百余人次。任重庆市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中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在各级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 目录 上篇 脉诊概要 第一节 脉诊源流与脉的概念 一、寸口脉诊法 二、人迎脉诊法 三、趺阳脉诊法 第二节 脉诊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选时间 二、患者的体位 三、平息 四、左候右、右候左 五、布指、单按、总按 第三节 脉诊训练方法 一、脉诊训练的目的与意义 二、脉诊训练的方法 第四节 脉象构成要素 一、脉力 二、脉率 三、脉律 四、脉位 五、脉形 六、脉势 七、充盈度 第五节 胃、神、根 第六节 脉诊在四诊中的地位 第七节 脉象与气机变化 第八节 脉诊与辨证 一、脉诊与阴阳 二、脉诊与表里 三、脉诊与寒热 四、脉诊与虚实 第九节 诊气脉法与诊形脉法 下篇 脉诊体悟 第一节 浮脉 一、浮脉之象 二、浮脉构成要素与辨析 三、浮脉原理与临床诊断意义 四、临床应用 第二节 沉脉 一、沉脉之象 二、沉脉构成要素与辨析 三、沉脉原理与临床诊断意义 四、临床应用 第三节 迟脉 一、尺脉之象 二、迟脉构成要素与辨析 三、迟脉原理与临床诊断意义 四、临床应用 第四节 数脉 一、数脉之象 二、数脉构成要素与辨析 三、数脉原理与临床诊断意义 四、临床应用 …… 附篇 古今中医脉籍要点选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