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讲述作者公司派驻在深度贫困村参与脱贫攻坚战的两位书记的工作故事。
一位驻村书记(女)已经退休却主动请缨,另一位驻村书记身体多病带着媳妇一起驻村,两位书记在各自负责的村子搞基建、兴教育、调整产业结构、破除旧俗、共战疫情,通过驻村书记一系列的作为故事微观新时代的春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扶贫日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葛元利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讲述作者公司派驻在深度贫困村参与脱贫攻坚战的两位书记的工作故事。 一位驻村书记(女)已经退休却主动请缨,另一位驻村书记身体多病带着媳妇一起驻村,两位书记在各自负责的村子搞基建、兴教育、调整产业结构、破除旧俗、共战疫情,通过驻村书记一系列的作为故事微观新时代的春天。 作者简介 葛元利,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青莲”诗社创始人、融媒体实验室联合发起人,“95后”新锐作家。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个人文集《青春不惧岁月长》。曾获宝安文学奖、包公散文奖及第八届“冰心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第十五届“中国少年作家杯”作文大赛一等奖、《读者:原创版》创作新星选拔大赛二等奖、第十二届新作文大赛特等奖等奖项。 目录 第一章 沉默的惊诧 2019年11月25日 初到扶贫村 2019年11月30日 新官上任 2019年12月8日 为何而来 2019年12月15日 扶贫村里的贫富差距 第二章 苏醒吧!村庄 2020年1月22日 被庇护的信仰 2020年5月20日 让它亮起来 2020年6月13日 要想富,先修路! 第三章 闪闪星光 2019年12月3日 游乐园 2020年7月7日 被“拯救”的孩子 2020年9月9日 种下一颗种子 第四章 新时代的春风 2019年12月5日 永远的纪念 2020年5月21日 战“疫”二三事 2020年10月10日 村民的小故事 附录 附录一 对两位驻的采访选录 附录二 扶贫村小学生作文句子摘录 附录三 为发科小学创作的校歌 附录四 扶贫路上的同行者 后记 序言 还记得多年前,接受采 访,记者问我:“你担心过 自己有一天会写不出东西来 吗?”我没有丝毫犹豫地回 答道:“当然不,我所写的 都是我的生活,生活不会消 失,我的灵感就不会枯竭。 ”少年的骄傲像是来自宇宙 星辰,就是这么纯粹、简单 。但是我没有想到,后来我 却越来越不敢动笔——我开 始审视生活,矫正情感。那 些华美的文字、那些自我与 他人的情感纠葛、那些我独 自编造的所谓生活童话,变 得越来越飘渺,它们的根系 一点一点浮出地表,慢慢脱 离泥土的滋养,我愈发觉得 这一切似乎都将失去意义。 我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声 音在呐喊:去聆听大地的声 音吧!让鞋底沾满泥土才能 感受大地的厚重,那才是生 活的力量,那才是一个人心 灵的本质。 可是我应该以怎样的姿 态与身份去回归大地、泥土 ?是祈求灵魂的救赎者、落 魄归乡的游子,抑或心存信 仰的朝圣者?不,这些都不 对!正当我纠结矛盾时找到 我,告诉我公司正在扶贫, 让我多与驻村干部联系沟通 ,不忙时可去扶贫点做调研 ,争取写出一部《扶贫日记 》。什么是“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时 方才真切地领悟明白。面对 宽厚广博的大地,我不需要 有任何姿态,不需要有任何 身份,只要用真实的自己去 感受大地的脉搏,泥土自会 告诉我所有困惑的答案。 但我也警醒地知道,与 那片素未谋面的土地接触, 不能陷入自我的囹圄,肩有 重担,行稳致远。我开始查 阅大量有关扶贫工作的文献 资料,我一边查阅,一边想 到自己生长的小镇,那个当 我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想起的 小镇,那个有着青山绿水、 有着淳朴民风、有着真挚情 感但却贫穷落后的小镇,也 想起前些年它在城镇化建设 过程中的尘土飞扬,想起它 在塔吊、在推土机轰鸣中的 沉默,想起它腹中瓦砾碎片 与大树一起倒在路边的破败 ,想起小镇居民面对这一景 象时眼神中复杂的情感,期 待、欣喜、不舍、遗憾、悲 伤……到底哪一种才是他们 的情感?忽然想起大学期间 我曾带着相机记录过这一场 景括这一场景下的小镇居民 ,于是我翻阅电脑文件夹找 出当时的照片,却发现照片 中已然找不出任何答案线索 。闭上眼睛极力回想这两年 回到家乡的所见,但脑海中 浮现的,全然是我儿时的模 样,这才倏然发现,在这个 追求速度的时代,在这个讲 求发展的年代,我与我亲爱 的故乡、我深爱的故乡,已 然走散、走失。我的故乡已 经不再是我的故乡,此刻, 她正以另一副模样成为正在 那里生活、成长的孩童的故 乡。 所以对交办的工作,希 望在努力完成好任务之余, 我能够从这个贫困山区的发 展变革中找到自己关于自我 、关于家乡发展的答案与困 惑。与此同时,我也真正开 始思考扶贫工作,并试图以 与新时代最为紧密的“90后” 的身份,用正在成步的青年 的视角,去客观、辩证地看 待扶贫工作,因为一路走来 的历史中,所有的变革发展 ,从来都是欢歌笑语与悲怆 苦痛交叠在一起的。我们不 能否认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呼 唤、呐喊,更不能忽略过往 的荣耀与教训,当我们看到 当下与过去的差别时,也应 思考其与未来的联系以及发 展走向。所以在调研访谈、 分析审视之前,我首先为自 己确定了一个目标:希望自 己能够从公司的扶贫工作中 探寻新时代背景下贫困山村 在经济、文化上的变革与发 展,并能够从中透视乡村社 会变迁会对村民情感样态、 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日常带来 哪些影响,然后以温良的笔 触解构以公司为原点的新时 代扶贫工作,记录其间的变 与不变,察情探道,静水流 深。 当然,目标永远是宏伟 的,这才让追求变得有价值 。但我向来知道自己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所以在入村之 前,我不断提醒自己,不要 带有某种先验,不能陷人某 种偏见,要极力做一个怀疑 者,用自己的眼睛、脚步、 知识和思维去亲历、感受扶 贫工作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我害怕自己的刻板印象扭 曲事实,更害怕这种刻板印 象让我脱离大地以及在这片 大地上认真而努力生活的村 民。就这样,带着这些思考 、困惑、警醒以及个人情感 的缠斗,从2019年到2020 年间,我与同事先后多次人 村调研,在北京公司办公期 间每周我至少会与公司派驻 到村的扶贫干部通一次话, 可以说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 、见证了贫困山村的发展, 看见了它在破败中的挣扎, 也了解到了它是如何在政策 的号召下、在公司与扶贫干 部的助力下不断更新、重组 。在人村调研期间,除去正 式访谈,我每天和村干部一 起吃饭、工作、睡觉,从他 们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挖掘扶 贫工作的艰辛与困难,也和 村里的成年村民聊天、与孩 子玩耍,从他们那里感受扶 贫工作的意义与影响,同时 ,他们也让我更加熟悉这个 陌生山区的风俗、信仰以及 生活日常。随着不断熟悉、 不断深入,我愈发觉得扶贫 工作的时代图景逐渐清晰起 来,它的轮廓开始变得清楚 明朗,它的纹理逐渐在我的 视角中延展开来。目之所及 是山村的草木人间,双脚所 踏是山间的风土人情,这不 禁让我感叹,这个被大山所 环抱的村庄, 导语 本书主要记述了贵州省毕节市官房村和发科村两位驻的口述和实地调研采访内容。全书通过讲述两个村子里两位驻工作的故事,村里的孩子、家庭的故事,以及两个村子里面对脱贫工作不同反应、不同做法的有关故事,真实记录贵州省扶贫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历史变迁,生动展现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的步伐与姿态。 后记 其实在写作《扶贫日记 》的时候,我常陷入惭愧与 自责——在一本充满时代烙 印的书籍里,“我”似乎成为 了书的主角,太多的我看见 、我听见、我感觉、我发现 、我认为……让书籍充满了 个人色彩,感觉像水仙在倒 映蓝天的碧波中顾影自怜, 满眼都是狭隘。但是感谢我 的领导赵刚先生,他告诉我 书中的“我”并不重要,重要 的是我写的是不是真实的、 鲜活的人和事,以年轻人的 视角去看待、发现、探索、 理解这个世界以及这个时代 所发生的事,并诚实将其记 录下来,没什么不好,也没 什么不对。领导的信任让我 撇去矛盾的羁绊,一路畅快 调研、采访、记录、构思、 写作,也让我对乡村有了新 的认识与理解。 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 儿时所拥有的贫寒生活是我 在本次调研工作中无与伦比 的财富。我能够理解孩子们 得到哥哥姐姐穿小穿破了的 衣服时的欣喜,我可以体会 村民无米下锅时倚着门槛呆 滞面容下的心酸与凄凉,我 更深切地明白邓红、孙国龙 两位扶贫书记对于贫困村庄 脱贫工作的迫切与焦虑…… 虽然扶贫村与我的生活相隔 大半个中国版图,遥远且陌 生,但我大胆地将我的故乡 与村庄相联系、相融人、相 共情,我惊奇地发现我竟然 可以以儿时的生活场景代入 其中,正因如此,当我身处 贫困山村时,才能与在其中 生活的人、发生的事有更深 入、更深刻、更深情的交流 ,调研、写作的素材与内容 才变得更加宽广、更加敏锐 、更加丰富、更加深远。 在调研、写作的整个过 程中,在14个月零28天的 时间里,我对扶贫工作从新 闻讯息的采集到真人真事的 实地触碰感知,不仅打破了 我与扶贫村之间的时空隔阂 ,也让我对时代发展的脉络 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知,但 与此同时,也有了新的思考 与顾虑。在扶贫村走了一圈 又一圈,调研了一次又一次 ,眼看着扶贫工作的成效日 新月异,欣喜雀跃之情难掩 于色。但是冷静、客观审视 ,仍然会觉得少点什么。现 在的山村,农产品可以通过 新建的公路轻松运往县城, 交通成本、时间成本得到了 大大的节约,还有通过电视 、网络,外界讯息的收取与 发达城市也是同步的……一 切都是崭新的面貌,但是在 思维观念上,他们仍是陈旧 的,在精神世界里,他们仍 是贫瘠的。山村文明与城市 文明,仍是泾渭分明。 我开始心有戚戚然,虽 然现在已经完全跨过扶贫标 准线,扶贫工作已经达标, 但是当扶贫工作真正结束, 扶贫干部一走,一段时间后 ,又有多少村民能够继续生 存在扶贫标准线之上?返贫 仍是脱贫攻坚的最大敌人。 完成了山村基建,完成了山 村产业链建设,完成了“一 达标”“两不愁”“三保障”, 但是我担心村民们陈旧的思 维模式与贫瘠的精神世界仍 会将村民拖到扶贫标准线以 下,触碰过希望,再进入黑 暗,痛苦会更加深刻。如果 真的这样,未来,村民又该 怎么办?这些担心、这些困 惑像一块巨石压在胸口,让 我迟迟不敢写下这篇后记, 因为我总觉得,扶贫工作还 未结束。 但是前两日,与赵刚先 生交流,他的一番话打消了 我所有的顾虑与困惑。他说 ,虽然现在扶贫工作接近尾 声,但是我们公司的扶贫工 作还没有结束,国家验收只 是一个节点,我们要继续做 好扶贫工作,咱们还要继续 想好的思路,办实的事情, 帮助村子更好地发展,让村 民在小康的道路上走得稳健 且自如。 天雷地火,一语中的, 豁然开朗。脱贫只是一个起 点,未来,还在继续。 感谢我的公司华能贵诚 信托有限公司,在经济效益 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中 ,依然能够挺身担责任,潜 心做事情,不遗余力响应国 家号召,认真、负责、踏实 地完成国家赋予的社会责任 。做完和做好是两个概念, 公司为了做好扶贫工作想尽 办法,格调高低就在选择的 一念间而彰显。公司对扶贫 工作的笃定,不仅为我写作 本书提供了机会与平台,更 提供了勇气与信心。 在与朋友聊到这本书的 时候,他问我书里对我影响 最大的人是谁,我毫不犹豫 地告诉他是公司的领导。在 这本书里,我尽力将领导模 糊处理、边缘化,不想让一 本实在的脱贫书变得具有江 湖气,但是不可否认,在书 中出现不足两千字的田军董 事长、孙磊总经理的话,却 是贯穿公司脱贫工作的灵魂 ,两三句话点播方向,四五 句话化解问题,高度、深度 让人惊叹、钦佩,感叹岁月 悠远,唯有学习进步。 感谢我的领导赵刚先生 。最初写书的主意就是他提 出的,一路拖延、难产地写 下来,却并没有尽快完成工 作任务式的鞭策与催促,相 反却是鼓励与支持,当我遇 到问题时说的最多的就是“ 没事,来我办公室一起想想 办法”。跟一起毕业的同学 交流才发现,对于一个刚刚 参加工作的职场小白来说, 遇到苛责、训斥与压榨都不 稀奇,稀奇的是领导愿意躬 下身子教导,更加难能可贵 的是愿意与你一起并肩面对 困难与问题。赵刚先生的信 任、鼓励、帮助、教导,对 于这本书的完成是不可或缺 的。 写作期间正是疫情防控 最紧张的时候,小区封闭管 理,娱乐场所全停, 精彩页 2019年11月25日 初到扶贫村 在路上 北京冬季的凛冽已经初见端倪,连续多日最低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清晨6点,呼吸着初冬清冷的雾气,乘坐出租车赶往刚刚通航不足两个月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准备飞往拥有“苗岭侗乡”之誉的贵州——去公司定点扶贫村“官房村”与“发科村”做调研。此刻,我内心所充盈的期待与忐忑已将早起的慵懒倦意驱散得无影无踪。 北京的出租车司机都是热心肠,也是见多识广又率性的“老炮儿”,许是透过后视镜看出了坐在后座的我的不安,于是操着地道的京腔问我:“小伙子这么早干什么去啊?” 我不知如何回答。平日里都是在公司听同事讲述公司扶贫的事情,借他人之口慰藉自我悲天悯人的微漠情怀——既感叹扶贫村村民的穷困境遇和公司扶贫书记的艰辛不易,也赞叹公司身为央企能够如此踏实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以及领导的实干与爱心。但是又觉得这样的悲天悯人不过是外部供给的“想象情怀”,这样的“想象情怀”像极了一只刚刚破壳而出饥肠辘辘的雏鸟,只需要张大嘴巴等待投喂就可以果腹。没有真正看见过、触碰过、感受过,就会缺乏独立的思考,甚至在不经意间,也会忽视事实的真相。所以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要给一个陌生人讲述公司扶贫的故事,或者说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只好不痛不痒地答复司机师傅:“我去贵州出差。”声音极小,像是喃喃自语的咕哝。 我捕捉到了司机师傅一闪而过的异样表情,我心里明白他可能有话要说,我若是表现得积极主动些,或许我们将会有很长一段对话,甚至更有可能挖掘出一个“司机师傅与贵州”的故事。但是我还不想也没有准备好与别人分享公司扶贫的故事,所以新闻专业所培养出来的那点对真实客观探索的精神极为拧巴又倔强地告诉我——转头、看窗外。就这样,我在无声中拒绝了与司机师傅的沟通。 北京清晨的大街有一种安静的喧嚣。环卫工人打扫完毕,把干活的家伙什儿摆放规整,蹬着小三轮车准备收工回家;临时搭建的鸡蛋灌饼小摊在不显眼的角落安静开张,等待着上班族按时“打卡”;有门面的早餐部门前,大油锅里的油条咝咝啦啦地逐渐“茁壮”成型;还有每天都早起买最新鲜蔬菜的白发老人,谈笑声被身后拖着的老年购物车碾碎了一地,铺开了一天的好心情……这些寻常的人间烟火在车窗外一闪而过,短暂且真实,以一种既安静又喧嚣的姿态拉开了北京繁华一天的序幕。 眼前的这般光景正是北京,没错! 但心中的矛盾又在此刻倏忽升腾——白天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街道是北京,没错!夜间灯火通明,或火树银花或温馨安宁的也是北京,没错!此时方才清醒地意识到,原来真实是流动的,每时每刻发生的都是真实,但每时每刻的真实却并不一样。对待真实,心怀一片敬畏,已是最大诚意。 这才明白,自己关于公司扶贫故事的所有“不想”和“未准备好”不过是时空范畴中的一个盲区,略过“盲区”,谁又能说它不是我此刻的真实呢?于是赶紧收起对刚才话题的抵触隋绪,转过头佯装轻松地问司机师傅:“您去过贵州吗?” 司机师傅抬眼透过后视镜瞄了我一眼,说:“我媳妇就是贵州的,差不多每年都得陪媳妇回去个一两回……我媳妇家在那边的一个农村,哎,那边是真的穷。”大概是觉得自己有点自说自话倾吐太多,最后略带羞赧而轻声回问我:“你这出差肯定是去城里吧?贵州的城里还是很好的,就是偏远的山区得不到建设比较落后。” 我笑着坦然答道:“还真不是,我就是去偏远的山村,我们公司履行国家政治任务,在贵州的偏远山村扶贫,我这次去就是去做调研,看看贫困山村经扶贫后的现状,采访一下我们公司派出的两位驻村扶贫第一书记。” 听我说完,没想到司机师傅赶紧接过话来,说:“这个我知道,十八大的时候习主席就说要脱贫攻坚,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都2019年了,马上快了啊!”他的言语里盛满了兴奋。 看到师傅对这一话题表现得兴致十足,于是我有些刻意地多问了一句:“那您怎么看呢?”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