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汤炳正先生(1910—1998),山东荣成人,楚辞学专家。章太炎先生弟子。1950年被聘为公立川北大学(今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前身)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曾任中国屈原学会会长、章太炎纪念会顾问。汤先生在语言学、文学、历史学、文献学、神话学方面卓有建树,尤以语言学理论和楚辞学研究蜚声海外。主要专著有《屈赋新探》、《楚辞类稿》、《语言之起源》等。 今有汤炳正先生哲孙汤序波先生多方寻访乃祖故事,搜罗资料甚富,撰得《汤炳正先生编年事辑》,都数十万字,是今日研究汤炳正先生学术经历,研究“章黄学派”不可不读之书。 目录 凡例 卷一 1909—1936年 清宣统元年己酉(1909年) 先生出生 清宣统二年庚戌(1910年) 先生一岁 清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 先生二岁 中华民国元年壬子(1912年) 先生三岁 中华民国二年癸丑(1913年) 先生四岁 中华民国三年甲寅(1914年) 先生五岁 中华民国四年乙卯(1915年) 先生六岁 中华民国五年丙辰(1916年) 先生七岁 中华民国六年丁巳(1917年) 先生八岁 中华民国七年戊午(1918年) 先生九岁 中华民国八年己未(1919年) 先生十岁 中华民国九年庚申(1920年) 先生十一岁 中华民国十年辛酉(1921年) 先生十二岁 中华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年) 先生十三岁 中华民国十二年癸亥(1923年) 先生十四岁 中华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年) 先生十五岁 中华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年) 先生十六岁 中华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年) 先生十七岁 中华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 先生十八岁 中华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年) 先生十九岁 中华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年) 先生二十岁 中华民国卜九年庚午(1930年) 先生二十一岁 中华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年) 先生二十二岁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年) 先生二十三岁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年) 先生二十四岁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年) 先生二十五岁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年) 先生二十六岁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年) 先生二十七岁 卷二 1937—1949年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丁丑(1937年) 先生二十八岁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戊寅(1938年) 先生二十九岁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己卯(1939年) 先生三十岁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1940年) 先生三十一岁 中华民国三十年辛巳(1941年) 先生三十二岁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壬午(1942年) 先生三十三岁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癸未(1943年) 先生三十四岁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甲申(1944年) 先生三十五岁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1945年) 先生三十六岁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丙戌(1946年) 先生三十七岁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丁亥(1947年) 先生三十八岁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戊子(1948年) 先生三十九岁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己丑(1949年) 先生四十岁 卷三 1950—1976年 1950年庚寅 先生四十一岁 1951年辛卯 先生四十二岁 1952年壬辰 先生四十三岁 1953年癸巳 先生四十四岁 1954年甲午 先生四十五岁 1955年乙未 先生四十六岁 1956年丙申 先生四十七岁 1957年丁酉 先生四十八岁 1958年戊戌 先生四十九岁 1959年己亥 先生五十岁 1960年庚子 先生五十一岁 1961年辛丑 先生五十二岁 1962年壬寅 先生五十三岁 1963年癸卯 先生五十四岁 1964年甲辰 先生五十五岁 1965年乙巳 先生五十六岁 1966年丙午 先生五十七岁 1967年丁未 先生五十八岁 1968年戊申 先生五十九岁 1969年己酉 先生六十岁 1970年庚戌 先生六十一岁 1971年辛亥 先生六十二岁 1972年壬子 先生六十三岁 1973年癸丑 先生六十四岁 1974年甲寅 先生六十五岁 1975年乙卯 先生六十六岁 1976年丙辰 先生六十七岁 卷四 1977—1998年 1977年丁巳 先生六十八岁 1978年戊午 先生六十九岁 1979年己未 先生七十岁 1980年庚申 先生七十一岁 1981年辛酉 先生七十二岁 1982年壬戌 先生七十三岁 1983年癸亥 先生七十四岁 1984年甲子 先生七十五岁 1985年乙丑 先生七十六岁 1986年丙寅 先生七十七岁 1987年丁卯 先生七十八岁 1988年戊辰 先生七十九岁 1989年己巳 先生八十岁 1990年庚午 先生八十一岁 1991年辛未 先生八十二岁 1992年壬申 先生八十三岁 1993年癸酉 先生八十四岁 1994年甲戌 先生八十五岁 1995年乙亥 先生八十六岁 1996年丙子 先生八十七岁 1997年丁丑 先生八十八岁 1998年戊寅 先生八十几岁 后编 1999年己卯 2000年庚辰 2004年甲申 2006年丙戌 2008年戊子 2010年庚寅 2012年壬辰 2015年乙未 附录一 自述治学之经过 汤炳正 附录二 汤炳正致李行之书札二通考释 汤序波 附录三 汤炳正:朴学的经世致用 汤序波 附录四 储道立先生致撰者信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年谱编撰是最花时间、最吃功夫,同时也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治学方法。” 本书肇始于2000年版《汤炳正评传》所附《汤炳正学术简谱》,后修订收入2010年版《汤炳正传》中,本书撰写的资料搜寻,作者下了极大功夫,比之前撰《汤炳正传》要精进不少。这部书稿的整体框架,由作者之父汤世洪、母张世云共同参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