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歌德席勒文学书简(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德)歌德//席勒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德国的伟大作家歌德与席勒的通信选集。两位文学大师有着长达数年的亲密友情,往来信件达一千余封,在这些信件中,他们彼此分享生活细节和家庭琐事,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就文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携手将德国古典文学推向了顶峰。这些书信既是文艺理论的丰富宝库,也是研究歌德和席勒这两位伟大作家的创作、思想的重要文献。由于篇幅有限,这本《歌德席勒文学书简》选译了二人的部分信件和某些信件的部分段落(共涉及356封信件),但二人最重要的通信已收录其中。 作者简介 张玉书,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1995-2005年当选为国际目耳曼学会理事,1999年当选为国际茨威格学会理事。主要译著有海涅的《诗歌集》《论浪漫派》;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夜色朦胧》《马来狂人》,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等。 目录 1794 1致歌德(6月13日) 1号信附页 2致席勒(6月24日) 3致歌德(8月23日) 3号信附页 4致席勒(8月27日) 5致席勒(8月30日) 5号信附页 6致歌德(8月31日) 7致歌德(9月7日) 8致席勒(9月10日) 9致歌德(9月12日) 10致歌德(9月29日) 11致席勒(10月1日) 12致席勒(10月8日至19日之间) 13致歌德(10月28日) 14致席勒(10月28日) 15致歌德(12月9日) 1795 16致歌德(1月2日) 17致席勒(1月3日) 18致歌德(1月7日) 19致席勒(2月18日) 20致歌德(2月19日) 21致歌德(2月22日) 22致席勒(2月25日) 23致歌德(3月1日) 24致歌德(3月25日) 25致席勒(5月12日) 26致歌德(5月15日) 27致席勒(5月17日) 28致歌德(6月15日) 29致席勒(6月18日) 30致歌德(6月19日) 31致歌德(7月6日) 32致歌德(8月17日) 33致席勒(8月18日) 34致歌德(8月29日) 35致歌德(8月31日) 36致席勒(9月3日) 37致席勒(9月7日) 38致歌德(9月9日) 39致歌德(10月2日) 40致席勒(10月3日) 41致席勒(10月10日) 42致歌德(10月16日) 43致歌德(10月19日) 44致歌德(10月24日) 45致歌德(11月20日) 46致席勒(11月21日) 47致歌德(11月23日) 48致席勒(11月29日) 49致席勒(12月9日) 50致歌德(12月13日) 51致歌德(12月23日) 52致席勒(12月26日) 53致歌德(12月29日) 54致席勒(12月30日) 1796 55致席勒(2月4日) 56致席勒(2月12日) 57致歌德(4月21日) 58致席勒(6月10日) 59致歌德(6月11日) 60致席勒(6月14日) 61致席勒(6月18日) 62致歌德(6月18日) 63致席勒(6月22日) 64致歌德(6月28日) 65致歌德(7月2日) 66致歌德(7月3日) 67致歌德(7月5日) 68致席勒(7月5日) 69致席勒(7月7日) 70致歌德(7月8日) 71致席勒(7月9日) 72致席勒(7月9日) 73致歌德(7月9日) 74致席勒(7月30日) 75致歌德(7月31日) 76致席勒(8月6日) 77致歌德(8月8日) 78致席勒(8月10日) 79致席勒(8月13日) 80致歌德(10月19日) 81致歌德(10月23日) 82致席勒(10月26日) 83致歌德(10月28日) 84致歌德(11月13日) 85致席勒(11月15日) 86致席勒(11月19日) 87致歌德(11月28日) 88致歌德(12月6日) 89致席勒(12月7日) 90致歌德(12月9日) 91致歌德(12月12日) 92致歌德(12月16日) 93致席勒(12月17日) 1797 94致歌德(1月17日) 95致席勒(1月18日) 96致歌德(1月24日) 97致歌德(1月27日) 98致席勒(1月29日) 99致席勒(2月8日) 100致席勒(2月18日) 101致歌德(4月4日) 102致席勒(4月5日) 103致歌德(4月7日) 104致席勒(4月12日) 105致歌德(4月14日) 106致席勒(4月15日) 107致席勒(4月19日) 108致歌德(4月21日) 109致席勒(4月22日) 110致歌德(4月25日) 111致席勒(4月26日) 112致席勒(4月28日) 113致歌德(5月5日) 114致席勒(5月6日) 115致歌德(6月18日) 116致席勒(6月21日) 117致席勒(6月22日) 118致歌德(6月23日) 119致席勒(6月24日) 120致歌德(6月26日) 121致席勒(6月27日) 122致歌德(6月27日) 123致席勒(6月28日) 124致歌德(6月30日) 125致席勒(7月1日) 126致歌德(7月4日) 127致席勒(7月5日) 128致歌德(7月7日) 129致席勒(7月8日) 130致歌德(7月10日) 131致歌德(7月21日) 132致歌德(8月17日) 133致席勒(8月23日) 134致歌德(8月30日) 135致歌德(9月7日) 136致歌德(9月14日) 137致席勒(9月25日) 138致歌德(10月2日) 139致歌德(10月20日) 140致歌德(11月24日) 141致席勒(11月25日) 142致歌德(11月28日) 143致歌德(12月12日) 144致席勒(12月23日) 144号信附页 145致歌德(12月26日) 146致席勒(12月27日) 147致歌德(12月29日) 1798 148致歌德(1月2日) 149致席勒(1月3日) 150致歌德(1月5日) 151致席勒(1月6日) 152致席勒(1月24日) 153致席勒(1月31日) 154致歌德(2月2日) 155致席勒(2月10日) 156致歌德(2月13日) 157致席勒(2月14日) 158致歌德(2月27日) 159致歌德(3月6日) 160致歌德(4月6日) 161致歌德(4月27日) 162致歌德(5月1日) 163致席勒(5月2日) 164致歌德(5月4日) 165致席勒(5月5日) 166致歌德(5月8日) 167致席勒(5月12日) 168致歌德(5 导语 德意志文学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话,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段伟大时光 两位文学巨匠/三百余封往复书简/由著名德语文学翻译家张荣昌、张玉书翻译(附张玉书先生长篇译后记) 歌德文学创作陷入瓶颈,如何在席勒激励下获得第二青春? 除了天才一无所有的贫寒学士,如何赢得名满天下的桂冠诗人的青睐? 两位大文豪共读荷马、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伏尔泰,将贡献怎样的洞见? 356封书信,亲历两位文学大师整整十年的携手并肩,见证德国古典文学的巍巍高峰。 后记 十年友谊,十年合作 1787年7月21日,德国狂 飙突进时期的最后一个代表 ,也是最大胆的代表席勒从 莱比锡来到魏玛。法国大革 命前夕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 和德国知识界亢奋激烈的精 神状态,使得席勒在当时还 慷慨激昂、热情奔放。席勒 到魏玛时,歌德正在意大利 。不久,歌德从意大利回来 。这位年长的诗人经过几年 宦海浮沉,阅世更深,因而 变得消沉冷漠。难怪席勒对 歌德怀有强烈的反感,而歌 德也对其报以极大的怀疑。 1788年9月7日,伦格菲 尔特家的两位小姐,席勒日 后的妻子夏绿蒂和她的姐姐 卡洛琳娜在鲁道尔施塔特举 行一次晚会,特地为这两位 诗人安排一次会晤,想使他 们结识,成为朋友。可惜这 两个姑娘的一片苦心,并未 收到预期的效果。9月12日 ,席勒写信给他在德累斯顿 的朋友刻尔纳,谈到他在五 天前和歌德的这次会晤:“ 我终于能向您谈谈歌德,据 我所知,您正心情迫切地在 等我汇报……他皮肤黝黑, 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他 的声音极为悦耳,语言流畅 ,机智聪明,生动活泼。大 家都兴高采烈地听他说话。 他若情绪很好——这次差不 多就是这样——就颇为健谈 ,说得津津有味。我们很快 就结识了,毫不勉强。当天 晚会上客人太多,大家都争 先恐后地和他交谈,我不可 能有很多时间和他单独相处 ,或者除了和他泛泛交谈几 句之外再说一些别的……总 的说来,我们这次面对面结 识之后,我对他的高度评价 实际上并没有削弱。但是我 怀疑我们两人不会非常接近 。许多事情现在对我来说还 很有趣,我还想要获得它们 ,并且希望真的获得它们, 而对他来说,他早已亲身经 历。他(与其说是在年龄上 ,毋宁说是在生活经历和自 我发展上)远远地超过我, 以至我们在前进途中永远不 会再走到一起。他从一开始 就和我本质相异,禀赋不同 ,我们想象的方式似乎也根 本两样。话说回来,从这样 一种聚会中也很难得出彻底 的准确的结论。时间将告诉 我们下一步如何发展。” 几个月内,他们并没有 走到一起,思想感情也并没 有更加接近。歌德的居高临 下、冷漠矜持,以及拒人于 千里之外的神气使席勒深受 伤害。可是歌德的卓越才能 又强烈地吸引着席勒,使他 心里又恨又爱,矛盾异常。 1789年2月2日,席勒给刻 尔纳的信里表现出了这种矛 盾心情:“常在歌德身边会 使我心里不快:即使对他最 亲近的朋友,他也从不吐露 心曲。在任何事情上都抓不 住他。我的确认为,他是一 个极不寻常的利己主义者。 他拥有吸引人,并且以或大 或小的关注取悦于人的天才 。可是他善于使自己永远处 于不受拘束的地位。他表现 他的存在,仿佛施恩于人, 但是只像一个天神,从不把 自己奉献出去——我觉得这 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有计划的 行动方式,处心积虑,完全 是为了在更大程度上享受对 自己的钟爱。不该让这样一 种人在我们身边生长发展… …他在我心里引起的是一种 又恨又爱的奇怪的混合感情 。这种感情跟布鲁图斯和卡 西乌斯曾经对凯撒所怀的感 情颇为相似。我恨不得把他 的精神杀死而又从心眼里爱 他。” 歌德当时对席勒也无好 感。只不过这位年长的诗人 比较内敛含蓄,谈起席勒时 不是那么冲动,感情色彩不 是那么强烈。歌德在《初识 席勒》一文中这样回忆当时 的情景:“……我避免和席 勒相遇。他待在魏玛,住在 我附近。《唐·卡洛斯》这 部作品不适宜于使我和他接 近。一些既接近他同样也接 近我的人士所做的一切尝试 ,我都予以拒绝。这样我们 两人彼此互不沾边地共同生 活了一段时间……无法设想 ,我们会联合起来。” 可是法国大革命爆发后 ,形势急转直下,欧洲的反 动势力联合起来,想把巴黎 夷为平地,把革命淹没在血 泊之中,对本国人民则加强 镇压。紧接着稚各宾党人滥 杀无辜的恐怖行动,使得先 前对法国革命热情洋溢、欢 呼雀跃的德国知识界灰心丧 气,法国革命派的过火行动 和德国的鄙陋状况,把歌德 和席勒这两位诗人全都逼到 美学的领域中去,于是无法 想象的事情竟然变成了事实 。这两位天才诗人终于联合 了起来。是席勒首先采取主 动,他在1794年6月13日从 耶拿写信给歌德,邀请歌德 参加《季节女神》这一刊物 的编辑工作。十天后,歌德 回信欣然表示同意。席勒的 那封信和歌德的那封热情的 回信便是我们呈现给读者们 的这本《歌德席勒文学书简 》的最初两封。它们标志着 两人正式谈话、合作的开始 ,揭开了两人友谊的序幕。 …… 这部书简的内容还包括 两位大师就文学、艺术、哲 学、政治等方面互相交流的 各种思想,他们对古代和当 代一些作家及其作品的评价 ,他们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创 作方法,以及关于生活细节 和家庭琐事的叙述和描写。 这些记载,使我们窥见席勒 和歌德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看到歌德如何为交际应酬、 行政事务所困扰,因不能专 心从事写作而苦恼万分,又 因醉心科学研究而分散精力 。我们还看到席勒被疾病折 磨,为生活所逼迫,殚精竭 虑、呕心沥血地创作出一个 又一个悲剧,直到 书评(媒体评论) 像席勒和我这样两个朋 友,多年结合在一起,兴趣 相同,朝夕晤谈,互相切磋 ,互相影响,两人如同一人 。有许多诗是咱们一起合作 的,有时意思是我想出的, 而诗是他写的,有时情况正 好相反,有时他作头一句, 我作第二句,这里怎么能有 你我之分呢? ——歌德 世上有几对伟大的朋友 ,席勒与歌德是模范,至死 不渝。 歌德平时喜怒勿形色, 唯得知席勒死讯,双手掩面 如女子般哭泣,后来说:“ 我一半的生命死去了。”这 等友谊哪里去找啊。 ——木心 歌德和席勒互相鼓励、 互相启发,酝酿和创作了一 系列辉煌巨著,把德国古典 文学推向了D峰。席勒的几 部巨著,都是在这一时期写 成的,而歌德的许多作品亦 是如此,尤其是《浮士德》 ,在长期辍笔之后,由于席 勒的一再敦促,他才重新拾 起。 这部书简的内容包括两 位大师就文学、艺术、哲学 等方面进行的互相交流,他 们对古代和当代一些作家及 其作品的评价,他们不同的 学习方法和创作方法,还有 关于生活细节和家庭琐事的 叙述。这些记载,使我们得 以窥见歌德如何为应酬交际 、行政事务所困扰,因不能 专心从事写作而苦恼万分, 又因醉心科学研究而分散精 力。我们还可以看到席勒如 何被疾病折磨,为生活所逼 迫,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地 创作出一个又一个悲剧。 ——张玉书 精彩页 1 致歌德 1794年6月13日,耶拿高贵的、尊敬的枢密顾问先生阁下: 简函附页①包含了一批无限敬重您的同人的希望,愿您能给信中所说的杂志撰文,使这份杂志增辉生光。对于阁下文章的地位和价值我们内部看法完全一致。阁下决心参加进来以支持这一事业,这必将对杂志取得圆满成功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欣然接受您答应我们参加合作的附带条件。 这儿,在耶拿,费希特先生、沃尔特曼先生以及洪堡先生已经和我联合起来,共同筹办这份杂志,按照一种必要的惯例,所有收到的稿件应由一个范围较小的委员会来做出评价。因此,如蒙阁下惠允,我们可以不时将收到的稿件中的一篇呈请您评价,我们将不胜感激。您对于我们的事业的关注越大、越具体,刊物在一部分读者中的声望增长得也就越快,而这部分读者对刊物的欢迎与否,对我们是至关重要的。 顺致崇高的敬意。 您最顺从的仆人和最诚挚的敬仰者 弗里德里希·席勒 1号信附页 《季节女神》合作邀请信 1795年初,一家月刊将以这个名字出版,参加编辑这本刊物的是一批知名的学者。刊物将详细探讨一切可以用审美精神和哲学精神论述的问题,既对哲学研究,也对历史研究和文学作品敞开大门。一切或是只使专业人士感兴趣或是只能满足缺乏教养的大众的愿望的,均不在本刊考虑之列;尤其是涉及宗教和政治方面的内容的文章,本刊概不采纳。我们把它奉献给进行美的教育和培养的世界,奉献给自由探索真理和卓有成效地交流思想的学术界;我们努力通过其内涵去丰富哲学本身,这样,我们就可以同时希望通过这一形式去扩大读者群。 由于存在大量内容相似的杂志,它恐怕难以引人注目,况且,在此类尝试几经失败之后,想赢得信任,更是难上加难。现在这家杂志的出版者获得成功的把握是否更大一些,这最好还是从人们为达到那个目标而采取的方法中去找答案吧。 一方面,只有一种文学刊物的内在价值,才能确保该刊物不断受到读者的欢迎;而另一方面,也只有这种欢迎才能给予刊物创办者以勇气和力量,去努力提高刊物的价值。所以,巨大的困难就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为了能投入力量,就必须先取得成功,而成功却又只有通过投入才能取得。除非一个有进取精神的人敢于承担必要的风险,以确保获得那未知的成功,否则就会陷入这个两难的境地。 这种内容的杂志的读者众多,但是瓜分这批读者的刊物太多。如果计算一下所有这类刊物的买主,那么就会发现他们足以维持一份最昂贵的刊物。如今这些买主将成为这样一份杂志的读者:这份杂志博采众家之长,而它的售价却又不会超过那些刊物中的任何一个。 每一个成绩斐然的作家都有他自己的读者群,而即便是阅读率最高的作家也只不过是拥有一个比较大的读者群罢了。德意志文化还没有发展到可以使杰出著作到达每个人手中的地步。现在全民族最优秀的作家一同加入一个文学协会,这样,他们也就可以把先前分散的读者聚集起来,于是大家共同参与撰写的这部作品便可使整个读书界都成为它的读者。这样,每个作者都会获得最广泛的读者和订阅人所能给一位作者带来的全部利益。 在图宾根,我们已物色好一位从各方面看均能胜任此项事业的出版商,准备一俟找齐所需数目的编委,便正式出版刊物。每一位收到我们寄出的这份书面通知的作家,也就是受到了加入这一团体的邀请。我们希望,我们已经做了妥善安排,决不让作家在读者面前觉得参加这个团体有失体面。但是由于整个这件事只有在具有了应有数目的编委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办成,所以我们无法让受邀的作家推迟到刊物出版后才决定是否接受邀请,我们现在就必须知道,我们可以指望得到谁的协助,否则,实施这个计划是难以想象的。一俟聚集到了必要的人数,我们便会立刻把情况通报给创办刊物的每一位合作者。 大家达成了协议,一致同意每月出一期,每期9个中型纸印张。稿酬用金路易支付。①作者答应,稿件一经刊出,三年内不将其另行公开发表,除非稿件做过大量改动。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