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使用的符號及說明
第1章 《玉篇直音》及其文獻性質
1.1 《玉篇直音》的文本介紹
1.2 《玉篇直音》的研究現狀
1.3 《玉篇直音》的文獻性質
第2章 《玉篇直音》的聲母系統
2.1 方法及步驟
2.2 唇音聲母
2.3 舌音聲母
2.4 齒音聲母
2.5 牙、喉音聲母
2.6 本章結語
第3章 《玉篇直音》的韻母系統
3.1 方法及步驟
3.2 止、蟹二攝:支思部、齊微部及皆咍部
3.3 遇、果二攝:多模部、歌戈部及魚虞部
3.4 效攝:蕭豪部
3.5 假攝:家麻部及車遮部
3.6 流攝:尤侯部
3.7 通攝陽聲:東鍾部
3.8 江、宕攝陽聲:江陽部
3.9 臻、深、梗、曾四攝陽聲:真侵部和庚蒸部
3.10 山、咸攝陽聲:先添部
3.11 通攝入聲:屋燭部
3.12 江、宕攝入聲:覺藥部
3.13 臻、深、梗、曾攝入聲:德質部
3.14 山、咸攝入聲:曷葉部
3.15 本章結語
第4章 《玉篇直音》的聲調系統
4.1 四聲八調的聲調系統
4.2 特殊聲調混注現象
4.3 本章結語
第5章 《玉篇直音》語音的性質及歷史演變
5.1 《玉篇直音》的語音性質
5.2 《玉篇直音》語音的歷史演變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