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寻欢作乐(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国)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寻欢作乐》被视为毛姆的情感自传,是毛姆漫长创作中的成熟之作。
毛姆说:“年轻的时候,我跟书中我称作罗西的那个女人关系十分密切。她有重大的、令人恼怒的过错,但是她长得很美,人也诚实。我和她的关系正如这种关系一贯会有的结果那样结束了,但是我对她的回忆却年复一年地萦绕在我脑海中。”
在《寻欢作乐》里,没有高尚的圣人,也没有深奥的哲理。这里有平庸却热情洋溢的年轻人,处处留情而不失机智的女人,洞悉世情入木三分的老作家,文艺圈中的韵事逸闻,更有毛姆对心中女神令人感喟无限的毕生追忆。
作者简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国小说家、短篇小说家、剧作家,二十世纪上半叶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
毛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赴法参加救援队,后加入英国情报组织,在瑞士和俄罗斯任职,战争期间及战后在印度和东南亚游历,这些经历也被他写进了小说中。毛姆的作品取材广泛,情节跌宕起伏,洞悉人性之幽微,是英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经典。他自称处于“二流作家中的最前列”。
毛姆的代表作有《人性的枷锁》(1915)、《月亮和六便士》(1919)、《面纱》(1925)、《寻欢作乐》(1930)、《刀锋》(1943)等。
目录
作者序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译后记
序言
在《寻欢作乐》最初出
版的时候,报纸上沸沸扬
扬地出现了不少议论,因
为有些人认为我称作爱德
华·德里菲尔德的那个人物
,写的就是托马斯·哈代。
虽然我一再否认,但仍无
济于事。 我对那些前来向
我打听的记者指出我小说
中主人公的生活和托马斯·
哈代的生活多么不同,也
没有什么用处。的确,两
个人都是农民家庭出身,
两个人都写有关英国乡村
生活的小说,两个人都结
过两次婚,两个人都是到
了老年才成名的。可是相
似之处,仅限于此。我只
见过托马斯·哈代一次,那
是在伦敦的一次晚宴上。
当时按照英国的风俗习惯
,女子全都离开了饭厅,
留下男人们一边喝着红葡
萄酒、咖啡和白兰地,一
边谈论国家大事。我发现
自己正坐在哈代身旁,我
们一起谈了一会儿。从那
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
他,他的两位太太我都不
认识。我想他的头一位太
太是英国圣公会一个职位
不高的圣职人员的女儿,
而不像本书中的罗西那样
是一个酒店女招待。我从
来没有到他家拜访过。其
实,除了从他的作品中知
道的那一点儿情况外,我
对他一无所知。我早忘了
那次我们谈了些什么,只
记得我离开的时候所得到
的印象是他是一个身材矮
小、头发花白的人,看上
去神情疲惫,一副落落寡
合的样子。虽然他在这样
一个场面盛大的宴会上一
点都不感到局促不安,但
是他也并不怎么特别关心
,好像他只是在戏院里看
戏的一名观众。女主人可
以说是一个专事结交社会
名流的人,我猜哈代之所
以接受了她的邀请,只是
因为他不知道如何不失礼
节地予以回绝。他身上当
然一点也没有德里菲尔德
晚年所独具的那种略微有
点儿奇特的、粗俗的生活
态度。
我想记者们之所以认为
我笔下的这个人物是托马
斯·哈代,只是因为我写本
书的时候哈代正好刚去世
不久。不然,他们可能同
样轻易地就会想到丁尼生
或梅瑞狄斯。我曾经得到
机会,看见一些声名显赫
的老作家如何接受他们的
仰慕者所表示的敬意。我
在一旁观察他们的时候,
常常暗自寻思,不知在这
种时刻他们心中是否会回
想起他们默默无闻、动荡
不定的青年时代,不知他
们看到那些带着崇拜的神
色两眼迷离地瞅着他们的
女子,或者神情严肃地听
着那些样子热切的年轻男
子告诉他们说他们的作品
对自己产生了多么巨大的
影响时,他们是否会暗自
好笑,并且饶有兴味地琢
磨着要是这些仰慕者知道
了他们全部的真情实况,
究竟会说点儿什么。我暗
自寻思,不知他们对自己
受到的那种尊崇景仰的待
遇是否有时会变得很不耐
烦。我也暗自寻思,不知
他们对自己被奉若神明是
否心里感到美滋滋的。
有时候,他们显然确实
感到美滋滋的。有天晚上
在拉帕洛,我和马克斯·比
尔博姆一起吃饭,他提议
我们去见见正在那儿盘桓
的格哈特·霍普特曼。格哈
特·霍普特曼是一个如今也
许已经被人忘却的德国剧
作家,当时却享有盛名。
我们发现他高高地坐在那
家旅馆客厅里的一把扶手
椅上,那是一个满头白发
的老人,生着一张有点发
红、特别光溜的脸。在人
们为了举办社交音乐会而
租用的一大圈镀金的小椅
子上坐了大约二十个人,
大部分是男人,他们正全
神贯注地在听他讲话。我
们等着他讲完,好闯进圈
子去和他打招呼。等他讲
完话,传来了一阵低低的
啧啧称赏的声音。我们走
上前去,那个大人物挥手
和我们打招呼,命人端椅
子来请我们坐下。两个年
轻人连忙去拿椅子;那个
圈子扩大了,把我们都包
括在内。我们互相寒暄了
几句,但是显而易见,我
和马克斯·比尔博姆的到来
使周围的那群人觉得很不
自在。客厅里一片寂静。
那些神情热切的年轻人满
怀期望地注视着那个有名
的作家。寂静并没有被打
破。寂静变得令人局促不
安。最后有个机灵的小伙
子向他提了一个问题。他
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在扶
手椅上坐定,以一种在我
看来似乎没有必要的长度
回答了那个问题。
等他讲完后,又传来一
阵低低的表示敬意的赞叹
声。我给马克斯·比尔博姆
递了个眼色,于是我们起
身告辞。
当然,格哈特·霍普特曼
给了他的听众所要听的东
西;他对自己受到的这种
崇拜,显然一点也不感到
拘束。我觉得我们英语国
家的作家对于这样一种姿
态不会觉得怎么舒服。叶
芝往往以某种缺乏幽默的
态度装扮成吟游诗人的样
子,因而使自己受到他的
轻狂无礼的同胞的嘲笑。
那是一种矫揉造作的表示
,亏得他的诗歌美妙,才
显得情有可原。亨利·詹姆
斯以他一贯的谦恭有礼的
态度接受那些名媛淑女(
她们多数已届中年,总相
互争着想引起他全部的注
意)的奉承,但是私底下
,他却随时准备拿她们开
一个谑而不虐的玩笑。
其实,我是以一个带着
妻子儿女在惠特斯特布尔
小镇上定居的无名作家作
为爱德华·德里菲尔德的原
型的。我的叔叔和监护人
当时正是那个小镇的牧师
。我想不起那个作家的名
姓了。大概他也没有取得
什么成就,现在一定早已
去世了。他是我见到的头
一位作家。虽然我叔叔很
不赞成我跟他来往,但是
我一有机会总溜去
导语
大作家德里菲尔德及去世后,妻子请人为他立传。小说的叙述者阿申登被传记作者请来回忆当年和作家的交往,故事由此展开。在阿申登的记忆深处,我们发现了作家的前妻——迷人的罗西。她生性风流,处处留情,却不失善良坦诚与优雅活泼。在这本书里,毛姆一改以往作品中对女性的偏见,以爱慕者的身份来追忆一个美丽女人的一生,并点缀以许多文艺圈中的韵事逸闻。整个小说布局错落有致,现实与回忆相互穿插,文字干净利落而又犀利深刻,塑造了毛姆所有小说中最鲜明生动、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
后记
译后记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
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
家、剧作家和散文家。他
出生在巴黎,十岁时父母
双亡,由他的叔叔接回英
国抚养,在寄宿学校里长
大,少年时的生活非常阴
郁和凄苦。他先在坎特伯
雷读书,后来又到德国海
德堡求学。一八九二年他
进伦敦托马斯医院学习,
两年后参加实习,但是从
未开业。一八九七年他出
版了第一部小说《兰贝斯
的丽莎》,从此便开始走
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第一
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先在
法国红十字会服务,后来
在英国情报部门工作。一
九三〇年以后,他安居法
国南部的海滨胜地里维埃
拉。在这段时间里,毛姆
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作
。一九四八年后他开始撰
写回忆录及评论文章。鉴
于他在文学创作中取得的
成功,五十年代牛津大学
曾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英国女王也授予他“骑士”称
号。毛姆于一九六五年病
逝,终年九十一岁。
毛姆在十九世纪末叶开
始写作,但是他的主要创
作活动时期是在二十世纪
的开头四十多年。他先写
小说,但是早期作品并没
有引起热烈的反响,于是
转而创作戏剧,从一九〇
三年到一九三三年,他一
共写了近三十个剧本。一
时间成为当时英国最受欢
迎的剧作家之一。他的剧
作大都情节紧凑,对话生
动,可是内容和深度均不
及他的小说创作。毛姆一
生创作了《人性的枷锁》
《月亮与六便士》《寻欢
作乐》《刀锋》四部小说
及一百五十多个短篇小说
。虽然他不无自嘲地认为
他只是个较为出色的二流
作家,但他却是二十世纪
英国文学界为数不多的一
个雅俗共赏的作家。在他
一生的经历中,法国文化
、海外游历和学医生涯这
三件事对他的文学创作产
生了特别重要的影响。他
推崇法国文化,师从法国
自然主义作家特别是莫泊
桑的写作技巧,总是冷静
地通过情节的描写来刻画
人物的性格,并且对他们
作出含蓄而又深刻的褒贬
。广泛的海外游历又大大
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而
为时不久的学医生涯又教
会了他以临床解剖的方式
超然地剖析人生和社会。
毛姆对于文学的社会批判
职能并不大感兴趣。他认
为作家在小说和戏剧中不
应该灌输自己的思想。艺
术的目的在于娱乐,文学
如果不能为人提供娱乐,
便不是真正的艺术。因此
毛姆写作时所关心的不是
内容的深化,而是情节的
突破。他声称他的基本题
材是“人与人关系中的个人
戏剧”,这种戏剧性在他看
来是文学为读者提供娱乐
所必需的。另一方面,毛
姆强调作家应写自己的亲
身感受,他从不试图去写
他自己所不熟悉的人物和
事件。他在一次记者招待
会上说:“每个有理智的作
家都写自己的生活环境,
除此以外他还能写些什么
而不失其权威性呢?”他主
张故事要有完整性、联贯
性和一致性,而且要求自
己的作品在语言上必须以
明晰、朴素与和谐为目标
。因而毛姆的小说都有故
事曲折生动、文字明净流
畅的特点,这使毛姆不仅
在英语世界里,而且通过
翻译在其他语言世界里都
长期拥有大批热情的读者

《寻欢作乐》又名《家
丑》写于一九三〇年,是
毛姆个人最为喜爱的作品
。《寻欢作乐》(Cakes
and Ale )一语,出自莎士
比亚所作《第十二夜》第
二幕第三场托比的一句台
词:“你以为自己道德高尚
,人家就不能寻欢作乐了
吗?”小说四个主要人物中
的三个都是职业作家。其
中德里菲尔德是维多利亚
时代的一位著名作家,已
在不久前离开人世;阿尔
罗伊·基尔是当时的一位流
行作家;故事的叙述者阿
申登则是一位比较严肃的
作家。小说的全部情节主
要以回忆的方式由阿申登
娓娓道来。阿尔罗伊·基尔
受到德里菲尔德遗孀的委
托,准备为故世的老作家
撰写传记,于是他便向自
幼结识德里菲尔德的阿申
登收集材料。阿申登陆陆
续续地向读者介绍了德里
菲尔德与他前妻早年的种
种逸闻琐事。原来德里菲
尔德的头一个妻子罗西年
轻的时候身份低微,当过
酒店的女招待;后来她摆
脱了这种处境,嫁给了热
情真挚的德里菲尔德,但
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她早
年的情人乔治。数年后,
尽管德里菲尔德已渐渐蜚
声文坛,可是他们夫妻间
却始终貌合神离,以致罗
西后来终于和乔治一同私
奔前往美国。德里菲尔德
其后虽然再度结婚,但始
终旧情难忘,常去酒店借
酒销愁,最后抑郁而终。
故事的叙述者阿申登把这
一段往事讲得有声有色,
十分精彩。
毛姆从不讳言他小说中
的人物都是从现实生活中
取材的,只是都经过他的
艺术加工。在《寻欢作乐
》中,故事的叙述者阿申
登的原型实际上就是毛姆
自己。毛姆曾经在白马厩(
书中改作黑马厩)小镇上度
过他的少年时光,他的叔
叔亨利当时就是镇上的牧
师,那时他结识了一个在
镇上落户的作家。此人虽
没有什么名气,但却是毛
姆接触到的第一个作家,
对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这个作家后来为了躲债而
举家趁着黑夜逃跑的事在
镇上引起了很大的骚动;
其人其事日后就成了爱德
华·德里菲尔德的雏形。阿
尔罗伊·基尔则脱胎于毛姆
的同辈作家休·沃尔波尔。
至于罗西的形象,则是根
据作者青
书评(媒体评论)
毛姆在拿捏人们对八卦
信息的胃口方面,可谓大
师。他懂得在恰当的时候
卖关子,然后选择一个令
人吃惊的时候说出来。
——伊夫林·沃
一个文学奇才绘声绘色
地讲述文艺圈里的逸闻韵
事……准确,机智,充满讥
讽,却半点不浮夸。
——《旁观者》杂志
精彩页

我发现要是有人打电话来找你,而你恰巧不在,于是他留下口信,请你一回家就打个电话给他,说他有要紧的事,那么这件事多半是对他要紧,而不是对你要紧。如果是要送你一样礼物,或是帮你什么忙,大多数人都不会急不可耐。所以,在我回到寓所更衣吃饭前,只有那么一点儿时间可以喝杯茶,抽支烟,看看报纸,听到我的女房东费洛斯小姐告诉我说阿尔罗伊·基尔先生打电话来,请我立刻回个电话给他,我觉得自己完全不用把他的要求放在心上。
“就是那个作家吗?”她问我。
“是的。”
她亲切地朝电话机瞥了一眼。
“要我替你给他打个电话吗?”
“不用了,谢谢你。”
“要是他再来电话,我该怎么说呢?”
“请他留个口信。”
“好吧,先生。”
她噘起嘴唇,拿了空水瓶,朝屋里扫了一眼,看看有没有不整洁的地方,然后走了出去。费洛斯小姐非常爱看小说。我相信她看过罗伊写的所有小说,她对我如此怠慢罗伊不以为然,这说明她很欣赏罗伊的小说。等我当天又回到寓所的时候,我发现餐具柜上有一张费洛斯小姐用她那粗大清楚的笔迹写的便条:
基尔先生又来过两次电话,问你明天是否可以和他一起吃午饭。如果明天不行,请你告诉他哪天合适。 我扬起眉毛,感到有些诧异,我已经三个月没有见到罗伊了。上一次会面,也只是在一个宴会上见到了几分钟。他为人亲切友好,这是他一贯的作风。分手的时候,他还对我们难得见面由衷
地表示遗憾。
“伦敦地方太大了,”他说,“你想会见的人总难得见上一面。下星期哪天咱们一起去吃顿午饭,怎么样?”
“我很乐意奉陪。”我答道。
“等我回家查看一下我的记事簿,再打电话给你。”
“成。”
我认识罗伊已经有二十年了,自然知道在他背心左上方的口袋里总放着那本小记事簿,上面记着他所有的约会。因此,和他分手以后,没有再听到他的音讯,我也并不感到奇怪。而现在他这么迫不及待地盛情相邀,不可能使我相信他没有别的用心。上床前我抽着烟斗,心里反复思索着罗伊请我吃午饭的各种可能的原因。也许是一个仰慕他的女读者缠着他要他介绍跟我认识;也许有位美国编辑要在伦敦停留几天,请求罗伊安排我和他取得联系。不过,我可不能小看我的这个老朋友,认为他束手无策地不能应付这样一种情况。再说,他要我挑选一个合适的日子,看来也不大像是要我去跟别的什么人会面。
没有一个小说家会像罗伊那样对一个被人交口称赞的同行表现得如此坦诚热情,但是在这个作家的声名由于懒散、失败或者哪个别人的成功而蒙上阴影的时候,也没有一个同行会像罗伊那样坦诚地立刻对他表示冷落。一个作家总会有顺境和逆境,我完全意识到当时我还没有受到公众的注意。显然,我很可以找个不致得罪罗伊的借口来谢绝他的邀请,不过他是一个意志坚决的人,假如他为了自己的某种目的决心要见我,那么只有叫他“滚蛋”,才能使他不再纠缠下去。可是我给好奇心打动了,而且我也很喜欢罗伊。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3: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