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观全书,对一些人的回忆弥漫在字里行间。这些人都是金恩晖先生心尖的人,也是我们后辈应该崇敬的人。
《五味斋随笔》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金恩晖先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所研究的课题的一些理论探求。
此外,金恩晖先生还探讨了历史小说表达的正途。他认为,历史小说的成败得失及其现实意义,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作家能否冷静而炽烈地,真实而生动地开掘历史人物灵魂的宝库,将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历史的精神交给今天的人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五味斋随笔(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金恩晖 |
出版社 | 长春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通观全书,对一些人的回忆弥漫在字里行间。这些人都是金恩晖先生心尖的人,也是我们后辈应该崇敬的人。 《五味斋随笔》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金恩晖先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所研究的课题的一些理论探求。 此外,金恩晖先生还探讨了历史小说表达的正途。他认为,历史小说的成败得失及其现实意义,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作家能否冷静而炽烈地,真实而生动地开掘历史人物灵魂的宝库,将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历史的精神交给今天的人们。 作者简介 金恩晖,曾用名金恩辉,1938年生,吉林市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图书馆学,兼及地方史志、古籍文献及文艺理论等。 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61至1998年,在吉林省图书馆先后做过中外文分编、业务指导、参考咨询、学会活动、专业刊物编辑等工作。历任吉林省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图书馆学报》编委、《图书馆学研究》主编、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吉林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1984至2004年,任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员。撰写文章400多篇,出版著作40余部,著有《金恩辉图书馆学文选》《(打牲乌拉志典全书)注释及其研究》等,主编《图书馆学引论》,与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胡述兆教授联合主编大型工具书《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 目录 第一辑 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作家梦 作家梦难圆 解梦人堪忆——《胡昭日记》使我恢复了尘封半个世纪以来的记忆 生长在北方土地上的红高粱——重读《星公杂谈》有感 长忆恩师不了情 寒凝大地时发光的燧石——评公木同志的《棘之歌》 有爱国情怀的军旅作家 白天忙工作 晚间忙写作——记张庆春笔耕不辍的非凡人生 一项富有历史意义的学术文化工程——谈《长白山诗词选》 著名女作家赵淑侠、赵淑敏姐妹素描 “苍龙日暮还行雨 老树春深更著花”——《杜鹃啼血——梁肃戎与台湾“和统会”》后记 读朱晶的《文学观察手记》 忆李杰 《木兰诗》的艺术特色 第二辑 记住本来,延续根脉 吉林省图书馆馆藏韶山毛氏族谱概述 记住本来,延续根脉——“乡愁”情感的启示 迈向新世纪明珠更璀璨——《香港百年风云录》代序 关于启动《中国民间私藏历代文物目录大观》工程的建议——《国藏是湖,民藏是海》续 吉林人参采集传统与人文背景 我在北大图书馆学求学四年(1957—1961)日程简记 阅读疗法使我在宅居独处中树立了正确的生死观 与诸友悼念亡妻书信(二十七章) 孙女的诗和爷爷的诗,究竟哪首较好些 寻根当年学子梦 会友回乡古稀时——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中1954级三班部分同学重聚时的呼唤与思考 耄耋老人来聚会 湖滨忆昔少年时 人生耄耋观晚霞——寄自海南乐东的诗文 第三辑 文艺批评及其艺术性琐谈 注意对生活形象观察的具体性 掌握能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领 不言而喻和有言在先 漫谈艺术构思 谈超短篇小说的写作 谈艺拾零(六章) 第四辑 将军的风范与家事新考 张学良将军98岁华诞庆典亲历记 张学良、赵一荻走向基督之路 “卿名凤至不一般”——洛杉矶祭于凤至故宅、墓地有感 于凤至诞生年代考 一部于凤至生平史料的集锦性力作——《于凤至生平史迹资料选辑》序 妻何聪明夫何怪,人何寥落鬼何多——读张学良将军晚年题诗随笔 张学良将军晚年的吟诗与题字 凤至小学和于凤至 从一滴水珠看江海——于凤至在吉林省家乡倡办农村小学教育 读《东北人物志》中的“张于凤至”词条有感 谆谆长兄语 悠悠少帅情——披露张学良将军七十余年前一封珍贵家信 第五辑 美学学步录以备考 论美学及其科学的研究途径——读冯文炳先生《美是客观存在和美学》后的几点意见 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的重大发展——学习《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 跋 序言 舌尖的味、心尖的人 、笔尖的道 天空很蓝,空气很脆 ,车流很稀。对于东北来 说,这个冬天并不太冷。 我们在一个零下十五六度 包裹着身体的日子敲响了 金恩晖先生位于长春市隆 礼路的老宅。2011年春节 即将来临,按吉林省图书 馆的惯例,我这个在职馆 长带着办公室和工会的工 作人员要去看望已经退休 在家的老馆长。 面色很红,眼睛很亮 ,声音很高。这是我对老 馆长的第一印象。老宅是 旧房子,不大,阳光也不 见得如何充足,家具皆显 陈旧。但老馆长精神好, 说他还在搞些研究,平常 去游游泳。我简单向他报 告馆里的一些情况,他听 得很认真。然后感谢馆里 还惦记着他。 题材很好,文章很多 ,价值很大。离第一次见 面后至少有两三年的时间 ,突然有一天,金恩晖先 生给我打来电话,希望我 支持出版《唐西民文集》 ,并从馆里选出一位同志 专门负责此工作。对于唐 西民先生我是有所耳闻的 ,当即答应。大概一年多 以后,文集正式出版。我 还写了一篇序,名为《关 于一支笔的一本书》。 时间很快,彼此很忙 ,惦记很多。自从出版了 《唐西民文集》,和金恩 晖先生的交往慢慢多了起 来。我觉得那是来自心灵 的一种感应,我独断地认 为这种感应可能是一种“ 书生式,,的,虽是金恩 晖先生的晚辈,但有些东 西或者可以打通年龄的限 制,在彼此的生命当中坐 上精神的“直通车”。转眼 到了2019年3月,金恩晖 先生托人转交一部沉甸甸 的书稿《五味斋随笔》, 希望我能为之写序。先生 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 专业,几十年来,笔耕不 辍,著述等身,为当地文 化界的贤达之士,作序之 命实令我受宠若惊。 自己很轻,别人很重 ,内心很谦。确定写序后 两三个月,金恩晖先生又 几次来电,就一些问题和 一些篇章能否入文集征求 我的意见。最后一次来电 是约我,要给我再送些材 料。我说我去取,他不肯 ,坚持要来。一天的上午 10点左右,先生额头渗着 汗珠,气喘吁吁地出现在 我办公室的门口。交给我 一份材料后,连五分钟都 没有坐上就要走,说:你 太忙了,不能影响你。而 我知道,金恩晖先生是从 新的住处赶来,距我的办 公地点很远。 反复阅读书稿,之后 低头深思,感到金恩晖先 生流淌在生命当中的思想 和情怀,汩汩向前、向远 ,也向着人灵魂的深处。 而我觉得,这种思想与情 怀是由“舌尖的味、心尖 的人、笔尖的道”共同构 成的。 舌尖的味,先是酸。 酸是酸涩。在《作家梦难 圆 解梦人堪忆——<胡 昭日记>使我恢复了尘封 半个世纪以来的记忆》一 文的最后一部分“万不可 去做空头文学家”段落, 金恩晖先生对自己的作家 梦做了深刻的反思。反思 的根由是一位老先生真诚 地告诉他,不要脱离丰富 的生活,去过纯粹的作家 日子,那样只能求末,而 无法求其根。金恩晖先生 反思道:“‘作家梦,曾是 我在青年、中年时代挥之 不去的一个情结,几乎伴 随着我度过了前半生,可 惜当年起步时,竟忘记了 鲁迅先生关于‘万不可去做 空头文学家’的遗言;事实 证明……两千多年的封建 专制旧传统与‘文革’及其 以前的极左路线相结合, 对中国知识界的思想进行 了持久的、反复的改造, 我们那一代知识分子,把 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忧天 下之忧’的正义感、责任感 ,皆消融在某一时期的占 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里, 是难以做成‘作家梦’的。” 可以说,对于这样的过往 ,金恩晖先生娓娓道来, 这种反思是深入骨头当中 的,不带一丝一毫知识分 子的矫情。而且,金恩晖 先生对此也没有任何怨言 ,只是检讨自己。这是一 种境界。虽然酸涩,但不 是心酸,这酸也是美的。 舌尖的味,接下来是 甜。这甜有因为自己赶上 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历史变 迁之甜,有几十年后,七 八十岁之时,曾经的同学 又回来聚会,品味当年青 春的甜,也有热烈赞誉祖 国强大,香港回归的国家 情怀的甜。在《迈向新世 纪 明珠更璀璨——<香 港百年风云录>代序》一 文中,金恩晖先生用饱满 的激情这样描绘:“负载 着中华民族往昔的屈辱与 辉煌、波折与成功、教训 与经验的成熟的香港将在 中国迎接太平洋时代的历 史进程中,扮演主动和积 极的角色。”“美丽的香港 ,牵动着世界的目光,迈 向新世纪,明珠更璀璨。 ”甜,是因为甜在这个时 代,也甜在对未来的憧憬 ,甜当然是美的。 …… “能动性”是道的另一种 表达。在《掌握能动地反 映社会生活的本领》一文 ,金恩晖先生说明了什么 是能动性,分析了为什么 实际生活并不能直接构成 文艺作品本身,最后得出 结论:“作家必须具有从 实际生活出发,通过自己 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等而能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的本领。”最终,掌握能 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领 ,时代感要强,思想要新 ,感情要真,知识要广。 此外,金恩晖先生还 探讨了历史小说表达的正 途。他认为,历史小说的 成败得失及其现实意义, 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作家 能否冷静而炽烈地,真实 而生动地开掘历史人物灵 魂的宝 导语 舌尖的味,写的是对自然生命的感悟;心尖的人,写的是一众书生为文、为官、为事、为人的依凭;笔尖的道,写的是人类为探求客观世界所做的努力。本书所写的是金恩晖先生舌尖的人生、心尖的书生、笔尖的众生。愿先生对人生与众生的理解,伴着书香,影响到每一个人。 后记 承蒙秦亚欧等兄的努 力搜寻,精心编排,终结 成一集,又承蒙鲍盛华兄 不弃,百忙之中拨冗为这 本文艺性的学术随笔集写 了序言,诸兄为此付出了 大量心血与辛劳,当此书 问世之际,我首先要表达 的是对为此书付出劳动的 诸兄,还有长春出版社的 领导以及孙振波等编辑先 生,给予的正确指导、大 力支持与耐心帮助,表示 由衷的感谢! 长大要当一名作家, 是我少年、青代时代的梦 想。20世纪50年代还是一 名中学生时,我就是一个 文学爱好者。从1956年念 高中时即有诗文在报刊上 发表。不料1957年因写杂 文闯祸,在北大挨批判, 受处分;参加图书馆工作 后,政治上一直受压22年 ,虽一直坚持文艺创作, 但消极地接受了教训,在 文艺理论与批评方面,成 了“跟风派”。从60年代到 70年代“文革”结束,写作 有数量,无质量,难得有 真知灼见的好文章。 改革开放后的七八十 年代,在关于真理标准问 题的大讨论中,坚信“实 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观点,思想上得到了 解放,文艺理论上冲破了 “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 写出了如刊登在《长春日 报》1978年8月20日上的 《生长在北方土地上的红 高粱——重读<星公杂谈 >有感》和《长春》月刊 1979年第2期上的《雪欺 霜侮梅更香——为<星公 杂谈>昭雪》等批判“四人 帮”极左的文化专制主义 、拨乱反正的评论文章。 我因之于1980年被批准、 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是 “文革”后颇早成为中国作 协的会员之一。我从1956 开始发表习作,经历了60 年代各种政治运动,特别 是十年“文革”文坛上的激 烈动荡,走过了一条坎坎 坷坷的、曲折、复杂、多 变的弯路,于四十不悔之 年才在文艺创作上走上了 正途,实现了青少年时代 当作家的梦想。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 继续写过一些文艺评论文 章,但因业务工作的需要 ,精力主要是放在搞好本 职图书馆工作。此外,进 行有关图书馆学、地方史 志等方面的研究,而离文 艺批评与评论却渐行渐远 ,真的成了鲁迅所说的“ 空头文学家”了。退休后 ,我重拾文艺,陆续地写 了一些史地随笔类文章, 连同以前旧作,编为一集 《书林五味》,已由上海 某出版社出版。近日,承 蒙长春出版社鼓励,令我 又续编此集,日:《五味 斋随笔》。 文友鲍盛华兄不异, 为拙著作序,令我感激不 尽!他深入读了拙文、思 索我平凡一生中的文坛学 步情况,写得这么认真负 责,一丝不苟,虽是为人 作序,却展现了他本人价 值观、文艺观及学术水平 ,昔往拙文中哪怕其中只 有过一闪念,也被他抓住 ,经提烁、说明,而成为 被评论的内容。他的序文 对作品的几个方面概括, 都是用具体例证说话,而 非泛泛空谈,论点与论据 结合得那么自然,自成一 家美文,我本想删去其中 对我的溢美之词,但他的 文章写得如此严密,论点 与论据结合得浑然天成, 这简直让我难以下笔了, 为保存其文风格的完整性 ,我索性就不去删削了吧 。 末了,经盛华兄建议 ,本书还选入了20世纪60 年代、80年代写的两篇关 于美学的论文。美学虽非 文论,更非文艺随笔,但 美学原理与文艺理论有着 紧密关系。从北大读书, 到参加工作多年,在文艺 批评等创作过程中,我始 终未停止对美学问题的探 讨,我的文论观点深受各 种美学观点的影响。故选 两篇美学文章,编人随笔 集,并加以如下简单地回 顾。 在北大图书馆学系读 书时,我仍然没有放弃文 学的爱好和追求。不仅从 大一就参加了校文学社, 还在中文系同学中交了几 位朋友。谈到文艺批评、 评论写作,中文系罗宪敏 同学建议我说:“你应听 听美学的课,美学是文艺 理论的基础。”于是,我 在专业课之外,外系课或 公共课、北大学术讲座中 凡涉及美学问题的,我都 抢着去听,课后力所能及 地找来有关美学著作来读 。应提及的是,这期间国 内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以 后的第一次美学大讨论, 学习美学讨论中的文章更 加深了对听课时美学观点 的理解。美学讨论中形成 了当时中国美学的几个流 派,各派都声称自己是用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的观点,来建树美学 的,而指斥对方的美学观 点是非马列、毛泽东思想 或者是反马列、毛泽东思 想的。我也立下了为建立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 导下的美学理论而学习的 决心,在三四年间自学过 程中,写满了密密麻麻的 十余本美学笔记,这是图 书馆学系专业主课之外通 过自学而获的“偏得”,应 该说,从1957到1961年 间就打下了美学知识的初 步基础。 1961年秋,我被分配 到吉林省图书馆工作,我 的中学同学、1957年考入 吉大中文系的李显忠和他 在大学中文系的好友徐吉 征,来省图看我。天南地 北的海聊中谈到了美学, 他们将中文系冯文炳教授 发表在吉大学报上的美学 论文及讲课时的讲义,拿 给我看,冯文炳教授与我 在北大听课时、读美学争 论时的各种观点,以及期 望建立的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的美学观点大相径 庭,这就产生了我以自己 对美学问题的肤浅理解, 并参考、利用了平时做的 精彩页 作家梦难圆 解梦人堪忆——《胡昭日记》使我恢复了尘封半个世纪以来的记忆 人到了古稀之年,浮现于脑际的,多是一些往事,此即所谓忆旧,其实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一种反思。有些事天天、月月在做,有的人经常、经年往来,但平平淡淡,习以为常,引不起我的注意和思索,有的人和事只是生命旅途中的偶然,却会对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常常引起自己回忆的情感波澜,这种感情越到晚年,越趋强烈,令我挥之不去。尽管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这类回忆微不足道,但对当事者来说,总希望那些对自己生命旅途中弥足珍贵的反思,能够有一些文字上的留驻。 我和诗人胡昭(1933—2004)先生,有一段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往事,就是令我挥之不去的记忆。那是胡昭逝世的翌年,我在《作家》杂志2005年第2期上,读到了他的女儿胡婷婷整理的《胡昭日记选》,日记记到1978年6月30日这一天,胡昭留下了这么一条短短的记载:“上午昏昏然不能做事,去省图书馆查资料。与金恩晖洽谈许久,多所鼓励。” 胡昭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即以诗歌崭露锋芒,成为驰名国内的青年诗人之一。他自1955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光荣的星云》后,又出版诗集多部。1956年加入中国作协,曾任《长春》杂志编辑、副主编等职。但1957年他未能逃过那场劫难,被划成了“右派”。我与他非亲、非故、非同窗,也非同事,他长我5岁,可说是同代人,5岁的年龄差距在和平环境中可以找到人与人之间的某些契合点,但他的经历却是我们这代人较少具有的。在东北人民解放战争期问,他14岁时就参加了民主联军,那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翻天覆地变革的时代,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多数人,还处于“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状况,是无法与他的经历相比的,那可是“两个社会两代人”啊!与他相近的年纪时,我还在吉林省实验中学里读书,度着自己的青少年岁月。 有一次,胡昭之子、青年作家胡冬林见到了我,问起我同他父亲的友谊,提到了《胡昭日记》上的这段话。在他的印象中,论职业,胡昭是专职作家,而我是一个图书馆工作者,两人既从未在一个单位上过班,平时在家里也不见我们往来,冬林实在不知道这种关系从何说起,便很自然地问起我:“当时,爸爸在他的‘右派’问题还未正式平反的情况下,就去省图找您,与您‘洽谈许久’,可见你们是很熟的,而且似乎很谈得来,不知你们是何时认识的?当时都‘洽谈’了一些什么事?你们又在哪些方面‘多所鼓励’呢?”在冬林、婷婷脑海中,我同他们的父亲显然还有着某些不为他们所知的特殊关系。 这种关系和1978年的那次谈话,只有作为当事人的胡昭和我本人知道。我实实在在回答冬林说:“不错。我和胡昭同志平时接触并不多,从表面上看起来谈不上是什么至交、好友,他平反、重返文坛以后的近30年间,我们之间加上有关会议时见面的机会,总共也不超过十次,再就是仅有的几次通信,像他日记中所说的这种较长时间的‘洽谈’,50年间也不过两次。另一次谈话是1956年,即我们交往的开始,他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种回忆,涉及我五十多年来为追求当‘作家’的梦想而走过的曲折的、坎坷的道路,我和胡昭的友谊是漫长而真挚的,经住了时间的考验,属于兄弟之情,师生之谊,君子之交,可谓深厚矣!”于是,我便从旧书、旧报刊中查找与当年交往有关的蛛丝马迹,尽力恢复半个世纪以来被尘封了的记忆,像讲故事似的,将这段只属于胡昭和我之间的“隐私”,合盘向冬林做了详细的坦言。 初识胡昭,我产生了长大当作家的梦想 与胡昭初识是1956年,即《胡昭日记》中1978年的前22年,那是胡昭与我第一次“洽谈许久”,距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 当时,我正在吉林省实验中学读高二,学校响应“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很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激发同学们对各科知识的兴趣,校内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小组。在语文组董印琪、刘劲波等老师帮助下,由学校资助100元,创办了当时吉林省中学中唯一的一种铅印刊物《向阳草》。创刊号出版后,大家推我为代表去省文联联系,期望能得到作家们的直接指导。当时省内的文学刊物只有《吉林文艺》,同年10月改为《长春》月刊(试刊)。11月初,我带着虔诚的求教心情,来到了位于斯大林大街(今人民大街)东侧军人俱乐部内的《长春》编辑部,接待我的人,就是胡昭。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