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池一朵芙蓉/当代作家精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友荣
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散文集共分四辑:第一辑“童话的故乡”,作者记录的故乡其实是远逝的。老屋门前的小池,有家庭的悲欢离合,时代的斗转星移。很多的美好、温情,回不去。所以,她将其称之为“童话”;第二辑“和你在一起”,这是一个孩子献给母亲的文字。母亲是我的生命之源。母亲的勤劳、坚韧,既是一个家庭,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闪光共性;第三辑“在城东南路”,这里是作者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起点,我在此居住,接受生活的洗礼,也构建灵魂的花园;第四辑“清水出芙蓉”,作者的故乡有一条河,名字就叫“清水河”。河流在这里其实是一个隐喻,故乡的清水河映照了烟波杳渺的洞庭山水,洞庭山水映照了滚滚长江,九曲黄河。时代呼唤英雄,更有无数的小人物,生活在我们的周遭,他们的人生命运和坚韧品格,不断激励和鞭策我们。而作者想以一条河流的原生之美,来寄寓自己对文学与写作的期望:取材生活中,着笔细微处;干练中凝练思想的厚度,简捷中体现艺术的精致。
作者简介
李友荣,女,湖南岳阳人,中南大学毕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民盟盟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湖南文学》《青年博览》《中华传奇》等,并有散文、诗歌入选“百花文艺”“长江文艺”文丛。
目录
第一辑 童话的故乡
在辽阔与深情之间
魔幻池塘
那嵌在梦里的
田泥的背后
提子红了
阳光深处的村庄
扇子与歌谣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梦幻老屋
漂亮姐姐
烟火二题
生长的美
门前土路到三中
非常假期
竹马,或我的五弟
桃木箱子和泛黄的族谱
第二辑 和你在一起
就像小雨来到人间
可爱的“硬币”
给“硬币”上课
外婆的一道茶
像“硬币”一样活着
一个“将军”
和你在一起
母亲的相信
又是一年三月三
完美打扫
“硬币”的幸福
一封家书
不懂得心疼
一个孩子的冬天
彼岸花
离神最近的孩子
第三辑 在城东南路
花趣
花趣之阳台
剪贴本和剪贴本上的诗人
同事“三句半”
“天才”儿子的一句话
“猪栏房”旧事
追梦的人
女儿红
生日之旅
西塘桃花行
跑步·广场·音乐
慷慨的慈爱
幸福的钥匙
劳动者
第四辑 清水出芙蓉
古城印象
湖的礼赞
石头记
“受虐”,或“粉丝”
漂流沱龙峡
三国赤壁古战场
明清老街瞿家湾
遐思
南岳衡山
宛若夏花,宛若秋叶
火车·橘子·黄胶鞋
美丽湘西之凤凰篇
浮生三记
滴水成珠的巷子
附录 小池一朵芙蓉
后记
序言
许美良
我们生活在伟大的时
代,常称道用大手笔做大
文章,出大成就。鸿篇巨
著,记录民族历史;宏才
伟略,抒写美满人生。李
友荣生长在烟波浩渺的洞
庭,却寄情吹皱春水的小
池;徜徉在极目乾坤的吴
楚,却眷顾出于清水而不
染于污泥的芙蓉。她的作
品,取材生活中,着笔细
微处,似乎在不经意间描
摹山水风物,童年里“摇
篮似的”水塘,夏虫“不知
疲倦地歌唱”;竹林掩映
的老屋,还有苦涩诱人的
蛇莓红果,终成难忘的记
忆。
友荣的散文取材精微
,口径虽小,涵泳甚大。
笔下的乡村风俗画,不着
墨大时代,却是鸿爪春泥
。正如孟浩然笔下的“气
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足见盛唐气象;“明月松
间照,清泉石上流’’也是
盛唐文人雅致的宁静表达
。越是细微的风物,越是
照见时代的风韵。老屋前
的小池,有家庭的悲欢离
合,时代的斗转星移,它
映照了村头的清水河,故
乡的清水河映照了烟波浩
渺的洞庭山水,洞庭山水
映照了滚滚长江、九曲黄
河。
我们生活在快速发展
的时代,科技推动工业文
明,走向数字时代,就连
文坛也涌现大量网络写手
,一朝出书,一举成名。
友荣不屑于此,她的作品
当属手工品,算是慢工细
活,需要时间的打磨、精
神的历练和细心的雕琢。
友荣的职业原本就是工匠
,中南大学理科生,毕业
后一直在企业和产品打交
道,冰冷的数字不能消解
她生活的热情,理性的思
维不能束缚她感性的骏马
,机械的锻打不能消磨她
的意志,倒是她的工匠精
神,对于创作,形成简捷
干净的文风多有裨益。
友荣的文字,就是这
样地切入生活的观照,干
练中凝练思想的厚度,简
捷中体现艺术的精致。描
写老屋的绿树,“槐有槐
的生活,杉有杉的精彩。
是槐,就得开花,是杉,
就要往上”,读来感觉就
是精致的工艺品,里面包
含了作者的思想和灵魂。
人生如逆旅,走在阴雨的
路上,“叶子在随风翻飞
。云层连着黑,低低地压
下来”(《就像小雨来到人
间》),寥寥几笔,把人
生如黄叶翻飞的渺小,生
活的归途中常充满阴霾的
感悟,提炼成文学的形象

杜甫在《天末怀李白
》诗中言:“文章憎命达
。”诸事通达者常有俗务
缠绕,文才出众者总是命
途多舛。友荣的人生比较
同龄人有更多的磨砺和坎
坷,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企
业,不久企业改制,工作
异动,生活从小康到困顿
;家庭出现变故,至亲相
继离世,情感历尽撕裂之
痛,友荣把种种的不幸,
变成了生活的风雷雾电,
她用笔墨倾吐胸中块垒,
借文字支撑精神世界。
因为此,友荣创作出
的不是人生的虚空和人性
的残酷,作品展示出来的
,有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
伤痛,有人物与命运抗争
的乐观和倔强,有苦寒人
生折射出的生命的坚韧和
灵魂的高贵。率领全家大
小日出而作、日落不息的
母亲,因痛失爱子,又恨
别老伴,儿女在外谋生不
得相依,祈福求善,一心
向佛;中年丧夫的大姐,
扶老养幼,练摊打工,独
撑门户;同学国旗,不屈
服落榜,毅然参军走自己
的路;五弟楚兵没能考学
,务工务农,坚持读书练
字。作者在叙述生活的艰
辛和痛苦,更不忘展示人
性的善良和不屈。时代呼
唤英雄,更有无数的小人
物,生活在我们的周遭,
他们的人生命运和坚韧品
格不断激励和鞭策我们,
友荣用文学昭示生活,揭
示灵魂,也用文学丰腴生
活,自我救赎。
说友荣的创作是自我
救赎,源自灵魂深处的情
感升华和悲悯情怀。她把
生活的风雨雾电,抑或云
霞彩虹,酸甜苦辣,抑或
悲欢离合,赋予文学的浪
漫,性情的浪漫,心灵的
浪漫。作者记叙生活的悲
怆故事,常穿插一个梦;
描写生活劳作的场景,常
有一个诗意的结语。即使
在絮叨家长里短,也会有
温暖的细节可供回味。初
读友荣的文稿,以为太过
写实,自然全无雕饰,小
巧太过琐细,慢慢读来,
方得真味。那写实的背后
透出的是照亮现实的光亮
,湘北泥地里绽放的绿色
,小池塘里绽放的芙蓉,
悲悯不失倔强,自然不失
浪漫。
做个市井凡人,无意
关注大时代;且有乡里掌
故,无关风花雪月;我自
悲情我自欢,小池芙蓉芬
芳在。
是为序。
许美良:湖南省中学
语文特级教师,湖南省中
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
事,长沙市第一中学集团
办公室副主任,长沙市湘
一芙蓉第二中学校长。
导语
李友荣的散文取材精微,口径虽小,涵泳甚大。笔下的乡村风俗画,不着墨大时代,却是鸿爪春泥。她创作出的不是人生的虚空和人性的残酷,作品展示出来的,有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伤痛,有人物与命运抗争的乐观和倔强,有苦寒人生折射出的生命的坚韧和灵魂的高贵。作者在叙述生活的艰辛和痛苦,更不忘展示人性的善良和不屈。时代呼唤英雄,更有无数的小人物,生活在我们的周遭,他们的人生命运和坚韧品格不断激励和鞭策我们,作者用文学昭示生活,揭示灵魂,也用文学丰腴生活,自我救赎。
本书便是他的散文集。
后记
《小池一朵芙蓉》是
我的第一本散文集。从最
初的写,到现在,有十多
年时间,断断续续,都是
在上班之余完成的。第一
次发表文章是1999年,
在《岳阳晚报》,一篇几
百字的小散文,题目是《
岁月如河》。那报纸后来
找不到了,就没有收入这
本散文集。
第一辑“童话的故乡”
,我记录的故乡其实是远
逝的,很多的美好、温隋
,回不去。所以,我在以
前写过的诗行里,将其称
之为“童话”;
第二辑“和你在一起”
,这是一个孩子献给母亲
的文字,母亲是我的生命
之源;
第三辑“在城东南路”
,这里是我离开学校走向
社会的起点,我在此居住
,接受生活的洗礼,也构
建灵魂的花园;
第四辑“清水出芙蓉”
,我的故乡有一条河,名
字就叫“清水河”。河流在
这里其实是一个隐喻,我
想以一条河流的原生之美
,来寄寓自己对文学与写
作的期望。
将这些文字整理并出
版,是对十多年散文创作
的一次总结,一个审视和
反思,也是一个告慰与纪
念。我对写作的认知,长
路漫漫,有坚持,有提高
,足矣。在此感谢在文学
之路上所有给予我关心支
持的师友,感谢出版社工
作人员辛勤的劳动,也感
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
先生戈林才为此书顺利出
版精心策划、编辑,做了
许多幕后工作。
李友荣
精彩页
在辽阔与深情之间
在湘北有条河,叫新墙河。沿河有很多的山,山不是很高,多是些朴素的松林。小河傍着山林,自东而来,西人洞庭,汇人长江。小河流过的这片平原是我的家乡,土地肥沃,农民们在上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只要过完冬天,小河就跟明晃晃的镜子般,眼看着一天天亮了起来,丰满起来。这时候,平原、山色也跟着走进了明朗的春天。更远处,蜿蜒的山林跳过低矮的山冈,一路奔跑延伸,消失于白蓝的天边。看得见绿的山,绿的草,绿的平原。大块的线条,颜色,全都是绿。绿色,成了这片平原无声的歌者。绿色的尽头,是平原上辽阔的地平线。不要奇怪那个移动的小黑点,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常常在那片平原之上。我很想极力远眺。山从哪里来?水从哪里来?我很想循着它们的足迹一直跟去。往东?还是往西?听说西边是湖。那么东边呢?研究过历史的,知道有新墙河会战——三次会战,为保卫长沙,痛击日军,血染长河……这是一条河流的历史。研究过地理的,肯定比我更清楚这条河流的起源。
和弟弟赶着耕牛去小河对岸放牧的时候,很有些天真的狂想。我们沿着小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过七星桥的时候,一定要去姑妈家里歇一晚,带上很多的饼干,最好秘密地出来,不让姑妈通知了家里。一个人上路很害怕,最好碰见一个同样的我,好让弟弟回家去,他的腿脚不好肯定走不快,然后我们接着走下去。可是一直要走到哪里呢?山的尽头水的尽头吗?没有人清楚一个孩子心里有过的疑问。
夏天的夜晚,月地里,总有些拍着扇子纳凉的老人,对我这样的问题,老人们一笑置之,没有答案。在他们眼里,这片山水就长在这里。跟他们一样安心受命。除了穿衣吃饭,他们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他们甚至没有到过比村庄更远的地方。所以,我不可能找到我要的答案。那时的我没有想过问我的父亲,父亲算是见过些世面的。可是我想问的时候,父亲已经躺在了这片泥土里。
对于这条河流,这片土地,我的兴趣与生俱来。不过,一切终是个未解的谜团。我不能肯定,虽然我很想肯定。理想的、优美的,或者是有些苍凉的往事的背影,那多是我心里苦苦寻过的东西,有过抓牢,更有过放飞,它们轻灵,它们沉重,它们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它们永远在我的生命里,就像这条河流,这片土地,它们和谐,它们相依,它们不只是流动的风景。在我常常的观望里,它们只有沉默,在如此辽阔的深情里。
是的,在辽阔与深情之间,那都是我们不懂的语言。
魔幻池塘
一左一右两口亮亮的水塘,摇篮似的,排在我童年的村子里。水边几丛树,杨树、柳树,或者苦楝树,多是湘北平原上能有的,树下有桥板,青石板平整光滑,带着些浅蓝的花纹。在我的家乡,近水的地方就会有这样的桥,不适于通行,方便人刷洗。桥上可以看天光云影。秋天里有高高的积云,如絮如缎,也有的轻纱样的,一片片掉在这安恬的水域里。
好玩的还是夏天。水塘清新满满。知了在远处的绿阴里练功,突然跑过去摇它们,让它们晴空展展地飞,也可以打着乐声坐在桥板上戏水。水的波纹很美、很规整,围了桥心圈圈散去,像一页浮光跳动的扇子。扇子到岸了,一阵风来,天光云影,全在一个乱的摇晃里。这样的水塘让我忘形,我等待它们的平静。波纹看久的时候,人就会跟着那样的波纹漂起来。
天公变脸,黑黑的云朵赶着风,拂过水塘,拂过村庄,一泻千里地飞。
近处的晒坪,远处的水田,全都是跑动的人影。晒了谷子的人家回来得最陕,一面跑,一面喊着自己的孩子快些回家收谷子。人们习惯了老天爷这样的捉弄,一刻都不敢耽误,夏天的暴雨说来就来。几分钟时间,地坪里晒着的颗粒归仓。雨点落下来,鼓点似的繁茂、密集,它们在天公的号令里一阵一阵地来,打在水面上,也打着些紫色忧郁的水浮莲。
无论晴天、雨天,我都是这片水塘的常客。太阳比花朵还顽皮,上午在水塘这边,下午却跑到了水塘的那面。除了天上的云朵和水上的花朵,水面上还有孩子的喧哗,瓦片跟着贴水低飞,童心在简单的欢喜里,孩子们乐此不疲,他们让这片水塘热闹起来,乱了起来。
暮色四起,田野升起了炊烟。
收工之后的男人们成群结队,去往一个更远更深的水潭。男人们劳作之后的乐趣,就是去那里放心地洗澡。女人们乐得清静,正好来水塘边洗衣。这也是一天当中水塘最热闹的时候,肥胖的大婶来了,苗条的姑娘来了。棒槌在这些女人的手里甩出了优美的弧线,我还从没有见过这样好看的洗衣,一块桥板上几个人,有的还挽起裤管,站在水里。
棒槌声声,很有节奏地拍打,拍打声传过水塘,传出老远。
……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