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壮语汉语比较词汇学》可以说是在笔者《壮语描写词汇学》(班弨,民族出版社,2010)基础上的延伸探索。主要内容是:对壮语和汉语词汇系统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比较研究,对两种语言词汇系统的内部结构、词汇要素全貌、要素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客观的比较描写,揭示和阐述两种语言词汇系统的差异规律、同一规律、联系(接触和影响)规律。核心内容包括:“壮汉语词汇单位比较论”“壮汉语词形比较论”“壮汉语词义比较论”“壮汉语词汇类集比较论”“壮汉语词汇结构比较论”“壮汉语词汇组织比较论”等部分。 目录 第一章 结构论 第一节 词的定义 第二节 构词法 一、语音形式 二、词 素 第三节 造词法 一、什么是造词法 二、壮语和汉语的造词方法 第四节 构形法 一、什么是构形法 二、壮语和汉语的构形法类型 第二章 词汇论 第一节 词汇概念与词汇构成 一、词汇的概念 二、词汇的构成 第二节 壮语与汉语基本词汇比较 一、壮语的基本词汇 二、汉语的基本词汇 三、壮语与汉语基本词汇对比 第三节 壮语与汉语普通词汇比较 一、壮语的普通词汇 二、汉语的普通词汇 三、壮语与汉语普通词汇对比 第四节 壮语与汉语的固定结构 一、壮语熟语 二、汉语熟语 三、壮语与汉语熟语比较 第五节 壮语与汉语词汇的演变 一、词汇演变的原因 二、词汇演变的“语言球”模型 第三章 壮语与汉语词义系统类型比较 第一节 壮语与汉语词义性质比较 一、概括性 二、模糊性 三、民族性 第二节 壮语与汉语词义内容比较 一、概念义相同、色彩义相同 二、概念义相同、色彩义不同 三、概念义部分相同,色彩义相同 四、概念义部分相同,色彩义不同 第三节 壮语与汉语词义关系比较 一、同音词 二、一词多义(多义词) 三、同义词 四、反义词 第四节 壮语与汉语词义演变比较 一、词义的扩大 二、词义的缩小 第四章 类集论 第一节 类集概说 第二节 词汇类集 一、核心词 二、动物名称词 三、植物名称词 四、动植物器官组织词 第三节 词形类集 第四节 词义类集 一、同义词 二、反义词 三、亲属词 第五章 壮语与汉语词汇关系论 第一节 汉语与壮语关系概述 一、壮族与壮语 二、壮族与壮语的地理分布/22l 三、壮语与汉语关系研究简述 四、关系词研究的几点认识 第二节 借词 一、借词概述 二、壮语中的汉语借词 三、历史层次分析法在借词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 底层词 一、底层理论及实践 二、汉语中的壮语底层词 第四节 同源词 一、自然和地理类词 二、身体和人物类 三、植物和食物类 四、动物类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