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按照基本课时为50-60学时的教学要求,在学生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统计学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上,总结十几年教学经验和体会,又对过去曾经选用的多部教材进行反复思考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炼出比较适用学生的内容编写而成。 本书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根据学生本科阶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课时少以及经济类各高校的统计学课程仅强调了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而忽视数理统计知识内容的特殊性,在本书开始补充了一章相关统计学基础部分,着重强化了在简单抽样调查和统计推断方面的内容力度,为后续课程内容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大学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课程一般要求安排本学科入门知识的内容,本书也主要以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为主,适当概要性地介绍了一些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但与过分强调应用而忽略理论方法有所不同,本书坚持“重思想、重方法”的原则,在注重基本思想、经济背景的前提下,根据近年来经济类院校对学生数学知识强化训练的要求,在教材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数学推演过程,以有利于将来进一步在计量经济学知识的积累方面打基础。 三、当然,我们实际并没有忽视对学生在运用计量经济学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在本书出版的同时,还编写了计量经济学实验教程。借助计量经济学EViews软件,从实验实训角度,将本书中所讲授的所有方法通过Eviews软件得以实现,这样既强化了学生运用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更好地深入消化吸收课程内容,避免了仅仅通过教材各章节很后部分的案例分析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软件介绍和实际应用说明。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各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经济管理类专科以及从事经济、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人员自学、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吕明华:男 1962.5 现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系副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计划统计系统计学专业毕业,经济学学士,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 经济学硕士 主要从事计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靠前经济学等多门本科课程的教学工作。完成了多项省厅级研究课题,撰写完成教材3部,发表研究论文多篇。通过多年的计量经济学教学,积累了一定量的计量经济学方面的教学经验,参加多本经济学方面教材编写工作。,张翼:男,1981.03,山东大学经济学硕士,讲师一级。主要从事宏微观经济学及计量经济学方面的教学,研究方向主要为产业可持续发展。 从事经济学多年,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学课青年 带头人 。,于建春,男,山东潍坊寿光人,汉族,党员,“双师型”教师,硕士,现就职于潍坊科技学院,研究方向:靠前经济与贸易发展的趋势、策略、理论与实务创新研究,对外贸易投资研究。山东省市场学、山东省统计学会理事。2011年6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职高专靠前商务师资培训班并获得合格证书,曾多次获得山东省很好辅导员,潍坊科技学院很好教育工作者、潍坊科技学院很好党员等荣誉称号。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并多篇获得潍坊市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 目录 章 绪论 节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第二节 计量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节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步骤 第二章 相关统计学知识 节 极限定理 第二节 统计量与抽样分布 第三节 统计推断 第三章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节 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第三节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和区间估计 第四节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第四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节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第二节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和区间估计 第三节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第四节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化 第五章 异方差性 节 什么是异方差性 第二节 异方差性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 第三节 异方差性的检验 第四节 异方差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六章 自相关 节 什么是自相关 第二节 自相关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 第三节 自相关的检验 第四节 自相关的补救方法 第七章 多重共线性 节 多重共线性的概念 第二节 多重共线性的后果 第三节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第四节 多重共线性的解决办法 第八章 特殊变量 节 虚拟变量 第二节 随机解释变量 第三节 滞后变量 第九章 联立方程模型 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概念 第二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分类 第三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 第四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 第十章 时间序列模型 节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时间序列模型的分类 第三节 随机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第四节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第五节 非平稳时间序列模型 附录 检验用表 附表1 t分布百分位数表 附表2 x2分布百分位数表 附表3 t分布上侧分位数表(P{t(n)>t。(n)}=a) 附表4 F分布上侧分位数表(P{F(n1,n2)>F。(n1,n2)=a) 附表5 DW检验临界值表(a=0.05) 附表6 等级相关系数检验表 附表7 协整检验临界值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