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休伊森,英国有名文化史学家,现任兰卡斯特大学罗斯金中心名誉教授。从1939年的著作《围困之下》开始,休伊森展示了各个时期的英国形象:从战争时期的危险到《遗产产业》中撒切尔主义的反革命。他是靠前认可的约翰?罗斯金作品的非常不错,曾在牛津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和城市大学担任教席。
前言
导论 “一个黄金时代”
第一章 在新的公共管理之下
第二章 酷不列颠
第三章 “许多人而不只是少数人”
第四章 变形虫及其后代
第五章 “带着目标去地狱”
第六章 铅时代
第七章 奥运五环
第八章 只是少数人而不是许多人
结论 下一步是什么?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尽管投资巨大,艺术的观众仍然是少数特权阶层,这其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金钱、政治和管理主义如何将文化的黄金时代变成了铅时代?在资本主义全面人侵文化艺术行业并一路高歌的当下,经济学家总是倾向于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对“艺术经济学”展开讨论,更愿意将文学和艺术作品当作市场上可交易的商品,而忽视了其中包含的创意、才智、审美和教育等无法用价值衡量的人文因素。在本书中,有名历史学家罗伯特·休伊森深入阐述了创意英国是如何迷失方向的。从“酷不列颠”“千年穹顶”到奥运会,他展示了文化如何成为一种商品,以及痴迷于目标的管理主义如何扼杀了创造力,并主张在政治和艺术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
政治家、金钱和管理主义如何变成了一个黄金时代的领导者? 21世纪初, 英国开始坚信自身的创造力。在整个新工党时代, 视觉和表演艺术、博物馆和画廊不断被作为一种刺激手段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复苏, 后工业革命中的文化消费会解决从国家衰落到刑事犯罪的一切问题。托尼·布莱尔预言这将是一个“黄金时代”。然而, 尽管投入巨大, 艺术观众却仍然属于享有特权的少数人。那么, 其中出了什么问题? 本书作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他在书中对富有创造力的英国人如何迷失方向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从酷不列颠、千禧巨蛋到奥林匹克运动会, 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