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俄国地理学会的中国边疆史地考察与研究(迄于1917年)/东方文化集成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张艳璐 |
出版社 | 线装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创建于1845年的俄国地理学会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四家专业地理学研究机构之一,在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期曾派遣数十支考察队前往中国东北、西北及西南等边疆地区进行考察研究,收集了当地大量的地理、历史、民俗等方面的数据资料,为世界揭开了中国边疆地区的神秘面纱。本书依据俄罗斯自十九世纪以来出版的有关俄国地理学会中国科考队的考察报告和旅行日记,对1917年前该学会的中国边疆史地考察与研究活动进行全面梳理,总结俄国地理学会各时期中国边疆史地考察与研究活动的特点。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俄国地理学会的创建过程及其初期活动。第二至四章中,按照俄国地理学会中国边疆史地考察与研究活动的发展特点分三个时期叙述1917年前学会相关活动的情况,总结各时期的考察与研究特点。在第五章和附录中,对俄国地理学会所刊发的中国研究著作进行了编目整理。最后,在结语中则对俄国地理学会中国边疆史地考察与研究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简介 张艳璐,1982年生于天津,历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助理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俄语专业;200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2009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师从阎国栋教授攻读专门史专业中俄文化交流史方向博士,2011年3~8月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交流进修,2013年6月取得博士学位;2014年进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随苏长和教授从事国际政治、中俄关系等方向的研究,2016年出站。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目前主要从事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问题研究以及俄罗斯汉学(中国学)研究,在《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黑龙江史志》、《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域研究》、《国际展望》、《欧亚经济》、《宗教与美国社会》、《战略决策研究》、《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俄罗斯学刊》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东方文化集成》编辑委员会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 导言 第一章 俄国地理学会的成立及初期活动 第一节 俄国地理学会的成立 1.1.1 成立过程 1.1.2 俄国航海家利特克在俄国地理学会组建初期的贡献与作用 1.1.3 俄国地理学会与沙俄政府间的关系 第二节 俄国地理学会的初期活动 1.2.1 学会新章程的拟定 1.2.2 学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 第二章 中国边疆史地考察与研究的第一时期(1851~1869年) 第一节 探索阶段(1851~1858年) 2.1.1 《亚洲地学》的俄译及亚洲地图的绘制 2.1.2 谢苗诺夫的天山考察及其对俄国地理学会的影响 2.1.3 参与沙俄政府的西伯利亚大考察 第二节 初步发展阶段(1859~1869年)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边疆史地考察与研究的第二时期(1870~1898年) 第一节 普尔热瓦尔斯基及其中国边疆地区自然地理考察 3.1.1 普尔热瓦尔斯基是时代的产物 3.1.2 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中国边疆地区考察 3.1.3 普尔热瓦尔斯基中国边疆地区考察的成果 3.1.4 普尔热瓦尔斯基中国边疆地区考察的政治性和功利性 第二节 波塔宁及其中国西部民族和民俗研究 3.2.1 波塔宁中国西部考察的地域及路线 3.2.2 波塔宁的民族学考察成果 3.2.3 波塔宁中国西部考察的政治目的 第三节 佩夫佐夫及其中俄贸易观察与研究 3.3.1 佩夫佐夫及其三次中国边疆地区考察 3.3.2 佩夫佐夫的实用主义考察理念 第四节 其他中国考察与研究活动 3.4.1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3.4.2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 3.4.3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边疆史地考察与研究的第三时期(1899~1917年) 第一节 科兹洛夫及其黑水城考古发现 4.1.1 科兹洛夫及其中央亚细亚探险考察活动 4.1.2 科兹洛夫在中国边疆史地考察与研究方面的成果 4.1.3 科兹洛夫考察活动的政治性和功利性 第二节 其他主要考察活动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俄国地理学会涉及中国考察与研究的出版物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俄语文献 导语 本书将尝试从中国人的角度对俄国地理学会在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边疆地区考察与研究情况进行更为系统的梳理,并希望能够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俄国地理学会沙俄时期中国边疆地区考察与研究这一主题,在对史实进行重新梳理的同时加以研究分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