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是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很多、体量优选、编章结构很复杂的一部法律。为了更好地宣传民法典,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我们编写了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问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说明。 目录 《总则编 物权编》 编 总则 1.民法典的调整范围是什么? 2.民法调整的民事关系包括哪些类型? 3.民法典如何保护民事主体的权利和合法权益? 4.什么是平等原则? 5.什么是自愿原则? 6.什么是公平原则? 7.什么是诚信原则? 8.从事民事活动可以违反法律、违背公序良俗吗? 9.什么是绿色原则? 10.处理民事纠纷的依据包括哪些? 11.有了民法典之后,民法典的规定与其他民事单行法律的关系如何处理? 12.民法典的效力范围是什么? 13.什么是民事权利能力? 14.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有什么不同? 15.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何时始,到何时终? 16.如何确定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 17.胎儿利益的保护有什么特别规定? 18.以什么年龄标准划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 19.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有何法律意义? 20.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 21.哪些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2.哪些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3.哪些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4.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 25.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什么要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6.认定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什么要通过法院判决? 27.谁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8.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什么情况下可以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9.什么是住所? 30.如何确定自然人的住所? 31.谁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3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时,由谁担任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人格权编 婚姻家庭编 继承编 侵权责任编》 《合同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