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潘承玉,男,安徽桐城人。博士、博士后,教授。浙江省十一五、十二五社科学科组专家,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2层次人才,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绍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绍兴市领军人才,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省社科重点基地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人文学院中国文学与古籍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主任、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古代文学带头人、研究生导师。 目录 越国新考 勾践灭吴背后的越国农业经济研究 绍兴秦家山战国木椁墓 东周越地考古出土击打乐器的初步研究 再论楚灭越:基于文献与考古材料的讨论 温岭东瓯贵族墓乐器明器刍议 汉代池州区域的置县与越人移民和风俗——基于对池州境内的田野调查 扬州地区汉代青釉陶器与吴越原始青瓷器关系浅析——兼论该区汉代青釉陶器产地问题 两宋越中科举世家诸葛氏家族事迹钩沉及其他——以新见诸葛兴撰《宋故国学进士钱君墓志铭》为中心 “钱塘施耐庵”与“泉塘”杨维桢辩证 《纪梦》诗考论 “灭山中贼”述略 哲学思想献疑——基于异在论的立场 陶望龄、陶夷龄著述合考 明末浙江戏曲家诗文辑补三则 清初浙省姚江书院诸儒之活动轨迹——兼论邵廷案对书院之统合规模与发展路向 蔡元培序言十九篇辑注 蔡元培对民国时期中国语言文字政策的影响 志同道合鼎力相助——蔡元培与许寿裳的情谊 对“学院鲁迅”和“民间鲁迅”的跨越与缝合——评《战后日本文化语境中的“池田鲁迅”研究》 浙东运河对古代绍兴城市发展的影响 浙东古运河二题 文化重心与教育中心——人才分布视野中的绍兴教育史 论堕民的日常生活 内容推荐 《中国越学(1辑)》 内容包括越国新考、勾践灭吴背后的越国农业经济研究、绍兴秦家山战国木椁墓、东周越地考古出土击打乐器的初步研究、再论楚灭越:基于文献与考古材料的讨论、温岭东瓯贵族墓乐器明器刍议、汉代池州区域的置县与越人移民和风俗——基于对池州境内的田野调查等。这些文章大多出自对越文化研究有素的专家之手,既有宏观的概括,又有个案的分析,具备较高的学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