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畔是出诗人、出作家的地方,半个多世纪以来相思湖畔汇聚韦其麟、鲁西等诗人老师,培养了杨克、黄神彪、石才夫、大雁、陆辉艳等一批很好校园诗人。相思湖诗群,传承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作家群传统,以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大写作"品牌和创意写作班(原作家班)为依托,经过15年的探索与发展,在区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一个文学创作团体,相思湖诗群15年的探讨之路,既培养了一批青年诗人和作家,也展现着民族地区高校如何以校园文学活动进行审美教育的可行路径与有效经验,强化了民族地区高校的"审美"育人功能。本书就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诗群的创作现象、话语特征,以及相思湖畔不同阶段校园诗人进行个案研究,探讨了民族地区高校文学团体审美育人成果。同时,考察这一校园文学创作团体的形成原因与民族文化、时代观念的互为表征的关系,以及不同诗人写作背后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追求。 目录 导论 章2004-2007: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相思湖诗群"创作 节多民族文化视野下的广西诗歌 第二节一个高校社团的历史渊源与"审美"实践 第三节民族高校创作如何融入"现代"书写 第二章2007-2009:"厚意载美,和而不同"大学校训的"审美"实践 节共生地带:"我来到这,是为了和你们一同歌唱" 第二节差异"审美":"我,偶然被你诞生" 第三节文化之"和":"如果没有我们的声音,就没有合唱" 第三章2009-2014:多元文化发展"审美"理想塑造 节"十年之路":"诗写"作为文化品牌 第二节众生鸣唱:"相思湖诗群"创作扫描 第三节"审美"之路:"诗写"建构多民族文学 第四章2014-2018:"审美"诗学与"慎独"人格培育 节诗群现状与文化自觉 第二节诗歌教育:另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勘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