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是全球皮肤病学界公认的泰斗级人物、“痤疮之父”Kligman教授的经典代表作。最新版系统阐述了寻常痤疮、痤疮相关疾病、玫瑰痤疮和反常性痤疮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完整呈现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本书配有大量高质量精美插图,是一本关于痤疮和玫瑰痤疮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图谱。 作者简介 廖勇,博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原陆军总医院)全军皮肤损伤修复研究所主治医师。硕士阶段师从廖万清院士,博士阶段师从杨蓉娅教授,长期致力于敏感性皮肤和痤疮的综合、个体化治疗。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作为主研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并人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培养计划。任北京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病与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目录 1 毛囊皮脂腺:结构、生化和功能 1.1 毛囊的解剖 1.2 皮脂腺 1.3 皮脂腺功能 1.4 皮脂腺脂质与正常皮脂 1.5 面部毛孔 1.6 毛囊皮脂腺单位:不同阶段 1.7 背部和面部的皮脂腺毛囊 1.8 深入毛囊 1.9 面部和背部解剖结构的比较 1.10 毛囊微丝和微粉刺 1.11 皮脂腺毛囊的扫描电镜观察 1.12 氰基丙烯酸酯技术对毛囊的取样 1.13 痤疮患者未受累的皮肤:水平视图 1.14 痤疮患者的大皮脂腺 1.15 脂质微丝 1.16 毛囊漏斗部上段和下段的超微结构比较 1.17 皮脂的外观 1.18 痤疮微生物群 2 痤疮的流行病学与遗传学 2.1 痤疮的患病率 2.2 痤疮的遗传因素 2.3 导致雄激素过多的基因变异 2.4 维A酸代谢 2.5 雄激素受体 2.6 1型与2型5α-还原酶 2.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8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2.9 磷酸肌醇-3激酶p85亚基 2.10 下调的TGFβ信号基因位点 2.11 c-Myc 2.12 黏蛋白1 2.13 Toll样受体2与4 2.14 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 2.15 白介素1、6与8 2.16 酪氨酸激酶2 2.17 抵抗素 2.18 基质金属蛋白酶l组织抑制剂 2.19 脯氨酸一丝氨酸一苏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1 2.20 L选择素 2.21 TP53 3 痤疮的发病机制 3.1 痤疮皮脂 3.2 痤疮脂质组学 3.3 SREBPic:痤疮皮脂生成的关键促进剂 3.4 痤疮丙酸杆菌(P.acnes) 3.5 痤疮微生物组 3.6 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 3.7 毒力因子 3.8 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与毛囊角化异常 3.9 粉刺形成 3.10 皮脂腺毛囊炎症 3.11 毛囊及粉刺中的微生物菌群 3.12 成熟开放性粉刺的内部结构 3.13 毛囊荧光 3.14 粉刺的生长演化过程 4 痤疮的临床表现:形态发生 4.1 粉刺的动态变化 4.2 炎症反应的动态变化 4.3 瘢痕的动态变化 4.4 分类问题:轻度痤疮还是重度痤疮 4.5 闭合性粉刺 4.6 开放性粉刺大体及镜下表现 4.7 角化细胞:构成粉刺的“砖块” 4.8 脂质微丝及微粉刺的角化模式:水平视图 4.9 粉刺形成 4.10 皮脂腺导管角化并成为粉刺的一部分 4.11 开放性粉刺镜下超微结构 4.12 正常表皮和粉刺角化细胞的差异 4.13 粉刺内部结构 4.14 粉刺内毛发 4.15 粉刺内色素 4.16 粉刺内的色素为黑色素 4.17 形态各异的粉刺 4.18 粉刺的演变 4.19 炎症过程 4.20 讨厌的痤疮 4.21 痤疮的各种皮损 …… 5 特殊类型痤疮 6 痤疮分类和疾病负担 7 痤疮的治疗 8 痤疮与营养 9 痤疮样疾病 10 痤疮相关综合征 11 化脓性汗腺炎/反常性痤疮/穿掘性终毛毛囊炎 12 玫瑰痤疮的流行病学与遗传学 13 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 14 玫瑰痤疮的临床与分类 15 玫瑰痤疮的治疗 16 蠕形螨与蠕形螨病 17 痤疮研究模型 18 痤疮和玫瑰痤疮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