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书法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世界艺术中最有中国特色的领域。书法成为深入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理想的入口。然而随着书写习惯的变化,书法与现代人渐行渐远。作者在四十余年研究的基础上,为当代读者解答人们最为关切的问题:“书法究竟是什么?” 作者知识广博,思想敏锐,把一个传统文化领域引到当代各种问题面前。 本书从现象出发,既有细节的论述,又有对历史深切的思考,深入浅出,新光斓然,既是学界所公认的优秀之作,亦为广大读者所珍重。 作者简介 邱振中,1947年生于南昌。当代艺术家、书法家、诗人、艺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馆展览审查委员会委员,潘天寿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水墨顾问,日本文部省外国人教师、国立奈良教育大学客座教授。于北京、日内瓦、奈良、香港等地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参加国内外多种重要展览。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教育奖、艺术奖。获第十届“上海文学奖”诗歌奖、韩国全北世界书艺双年展金奖。 著有《书法的形态与阐释》《神居何所》《书法》《中国书法:167个练习》和诗集《状态一IV》《这个世界最后的雪》等。 目录 新版前言 前言 绪论 一 墨迹与拓本 二 墨迹与印刷品 三 书法作品的形制 四 字体的大小 五 落款与印章 六 作品欣赏 第一章 书法的起源 一 汉字与毛笔 二 书法:语言的视觉形式 三 中华民族的语言观 四 易象与书法:自觉意识的发展 五 书法艺术的认识论基础 六 日常书写 第二章 书法作品的构成 一 书法作品的构成 二 笔法 三 一支毛笔可能的运动方式 四 两类空间 五 汉字的演变 六 字体的演变与笔法的演变 七 空间特征:字结构的又一种观察方式 八 章法:定义与构成方式 九 章法的演变 十 墨法 十一 书法的有机性 十二 节奏与动力形式 第三章 含义与表现机制 一 书法中“表现”的概念 二 表现的机制与内涵 三 “神”“韵”“气”及其他 四 含义系统 五 表现与艺术敏感 六 法度与表现 第四章 书体流变 一 甲骨文 二 金文 三 先秦墨迹 四 小篆 五 隶书 六 草书 七 楷书 八 行书 第五章 书法家 一 书法家:形象的确立 二 “人书俱老” 三 修养 四 临摹 五 现代社会中的书法家 六 书法家、现代艺术家与前卫艺术家 第六章 书法创作:自觉意识的演变 一 书法:自觉意识的演变 二 创作状态 三 布置 四 模式 五 忘情 六 通变 第七章 书法理论 一 书法理论:困难之所在 二 古代书论的主要内容 三 古代书论的意义 四 书法理论的现代进展 附录一 插图作者介绍 附录二 引用著作要目 附录三 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附录四 本书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