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没有人愿意养育一个瘾君子。 在《母性光辉》一书中,琳达·哈里森·哈彻讲述了她作为在毒瘾中拼命挣扎的孩子的母亲所经历的动荡不安。这是个令人心痛的故事,她在养育因毒品而脱离生活正轨的儿子的过程中,每日面临无尽的考验、痛苦与折磨。 母性的本能是消除、抚平、修复和治疗孩子的伤痛,或者在做什么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将所有伤害我们孩子的东西打得满地找牙。我们可以控制孩子的饮食、穿着、学习和交友。然而,毒瘾缓慢渗透,嗅出空气中的脆弱,磨尖其利爪,舔舐其刀斧,恐吓我们,然后给我们致命—击并撕裂我们的五脏六黼…… 真实,悲伤,但很治愈。琳达给生活陷入绝境的孩子的父母带来了启迪与指导。 作者简介 琳达·哈里森·哈彻,出生在美国南方,曾经是一名景观设计师。她已婚,住在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她是一位母亲,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和两个继子。她是约翰·亨利·沃特金斯基金会(John Henry Watkins Foundation)的董事会成员,该基金会为非营利性组织,旨在帮助十四岁至二十五岁的年轻人进行持久康复。她计划将部分图书收益捐赠给这个帮助他人改变命运的组织。 目录 第一章 探视 第二章 毛茸茸的小妖怪 第三章 见鬼的全职工作 第四章 代号:“书友会” 第五章 没有参考图片的拼图 第六章 放弃信仰 第七章 石头学校 第八章 镇上最热门的游戏 第九章 不文明的战争 第十章 苦差事 第十一章 从未有过的时光 第十二章 我找不到拉链拉头 第十三章 克什米尔羊绒与同情 第十四章 遇见自己 第十五章 门廊灯 第十六章 团队会诊 第十七章 离婚 第十八章 怎么了,女孩? 第十九章 红色大门 第二十章 没有炖菜 第二十一章 表演时间 第二十二章 后门廊毕业典礼 第二十三章 B计划 第二十四章 偷走圣诞节的鲨鱼 第二十五章 每个女人的幻想 第二十六章 幽灵恶霸 第二十七章 今日一切如常 第二十八章 田纳西州坎伯兰弗尼斯的顿悟时刻 第二十九章 伤痕累累的橙色灵魂 第三十章 恩惠与绿点 第三十一章 四向连环车祸 第三十二章 你一定想知道 序言 尽管琳达·哈里森·哈彻 只会用两个手指头打字, 但是自她下定决心开始写 书的那一刻起,就没有任 何困难能妨碍她完成这项 计划。琳达创作了一个非 常诚实,却又充满智慧和 幽默的故事。我为自己所 做的贡献感到自豪。但是 ,有一件事情我必须说清 楚——琳达完全依靠她自 己的力量将梦想变成了现 实。 她从一开始就以意识流 的方式讲起了故事。我一 边敲着键盘,记录下她所 说的每一个字,一边提出 问题,进行引导。逐渐地 ,我在她的故事中看到了 自己的影子。与琳达一样 ,我也曾为儿子焦急、苦 恼、羞愧、自责,也曾因 为他吸食毒品而感到困惑 与无助。我完全能够感同 身受。而且,我碰巧知道 ,成千上万的女性与我们 有着类似的经历。她们发 现——或者即将发现——自 己面临着相同的处境。这 不仅是琳达与她的儿子萨 姆的故事。琳达碰触到了 母亲们的痛处,尽管几乎 没有哪位母亲愿意承认它 的存在。 琳达的故事质朴无华, 偶尔直言不讳,没有半句 假话。她和“书友会”的女性 向母亲们保证:你不是一 个人在战斗,你并不孤单 。 当耄耋之年的母亲在读 完几章之后,抬头对我说“ 这就是我的故事”时,我很 清楚,琳达成功了。父亲 去世前,母亲整整照顾了 他十年。因此,她意识到 ,如果照顾所爱之人的压 力快要将你淹没,那么将 自己救上岸就是一件十分 紧迫的事情。 如果你正因为孩子焦虑 不已,这本书就非常适合 你。如果你在故事中发现 了某位朋友的身影,你一 定想将这本书塞到他的手 里。你可以在琳达的故事 中看到自己,遇见志趣相 投的人,找到明智的建议 并且摆脱评价。你不会溺 水,相反,你可以找到为 你提供浮力的救生圈,直 至最终学会游泳。 康斯坦斯·科斯塔斯 弗古尼亚州里士满的作 家兼编辑 导语 《母性光辉》是美国现代女作家琳达·哈里森·哈彻创作的一部回忆录,讲述了一位母亲养育一个瘾君子痛苦不堪的心路历程。儿子萨姆从小就患有学习障碍、多动症和对立违抗性障碍,母亲琳达时刻面临着考验和挑战。更可怕的是,萨姆染上毒瘾,琳达的生活从此陷入无休止的混乱、痛苦、折磨与斗争中。她不停地送萨姆去专业戒毒机构,然而,萨姆一次次复吸又把希望浇灭。琳达的婚姻、家庭、事业、健康都因为养育这个吸毒的孩子遭到沉重打击。慢慢地,琳达懂得了爱是放手,最终找回了自我、信心和力量。 精彩页 第一章探视 我第一次去探监的时候,儿子被关在离家只有一个小时车程的监狱里。我隔着探监室厚厚的有机玻璃隔断,看见坐在对面被拷上手铐、眼神空荡荡的萨姆,他的身后矗立着一位膀阔腰圆的狱警。我的喉咙仿佛被人扼住了一般。恶心,想吐,我感觉自己快要晕过去了。冰冷的手铐。这双手曾学过系鞋带,破过血口子,也戴过红色连指手套。一幅幅画面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记得,当时我必须紧紧抓着椅子扶手才能稳住心神,唇上冒出密密的汗珠,心里一阵刺痛。 壁挂式电话的话筒被之前无数个探视人的唾液和汗液弄得污秽不堪。然而,它却是我和亲爱的儿子联系的唯一渠道。一想到儿子小时候伏在我的耳边说悄悄话,而现在却坐在这里,我心如刀绞。作为他的母亲,我希望这一生再也不要经历这样的一幕。 今天,我将前往一千六百英里①之外的科罗拉多州亚当斯县,再次拿起话筒。在半个小时的会面时间里,我可以看见萨姆的数字影像。为了见到他,我走过的每一英里,付出的每一分钟都是值得的。 通往布莱顿的道路不时会出现一些几近180度的发夹弯。每次经过这些急弯的时候,苏珊都会减速降挡。随着车速在引擎的轰鸣声中渐渐减缓,她开始专注地盯着前方的道路,眉头皱成一团。我坐在副驾驶座上暗暗感谢上苍赐予了我一位家住落基山脉的朋友。她可以轻松驶过这些山路,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吗?”我看着前方平坦延伸的道路问道,“或者又爱又恨?” 苏珊是一名儿童精神科医生,拥有抱怨与发脾气等研究领域的高级学位。这倒省事了,我想,因为我觉得自己现在就处于这种情绪之中。“有一个专业的临床术语,卢琳达,”我的老朋友冲我挤挤眼,突然喊起了我大学时代的绰号,“这叫作混合情绪。” 一个月前,当我拿起电话听筒的时候,却听到了预录电话的声音。科罗拉多州布莱顿亚当斯县监狱通知我,我的儿子萨姆可以见探视者。我的心沉了下去。 “我不知道应该先做些什么。”我从包里抽出打印好的说明,大为恼火,“拥抱他?还是拍他的脑袋?”“都不是。”苏珊温柔地提醒我。可这并不能打消我的冲动。 到二十一岁的时候,萨姆已经进过几次监狱了,所以我知道该怎么做。挂了电话之后,我坐在厨房的柜台前,下载探监申请书,上传照片,输入我的社保号码。申请批准之前,劳教局会首先调查我的背景。 犯人每月只能在预定的日子里见三名探访者,而且探访时间极其短暂。申请提交五天之后,另一通预录电话通知了我探视的日期和时间。要么接受,要么放弃,这条信息带着嘲弄的口吻说道。与此同时,他们也有可能一时兴起将萨姆转去另一家监狱。去亚当斯县监狱简直就是一种盲目的信仰。 我买了一张机票,然后拨通了苏珊的电话。放眼整个科罗拉多州,只有她能够理解我。“哦,亲爱的!”当我告诉她这个消息时,她哭了,“我要怎样才能帮到你?” “祈祷吧,”我说,“我没时间去看望你,但是我能在见过他之后打电话给你吗?我可能需要听听你的声音。知道我在你的地盘上可能会让我不那么难受。” 我在机场一家酒店订了房间,但是苏珊没有听说过这家酒店。她执意来丹佛机场的到达区接我。“现在到我的地盘了,”她一边说,一边把我的行李袋扔进她那辆雪佛兰泰虎的后备厢,“砰”的一声关上后备厢盖,“就这么定了。”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