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卮言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作者 | 刘大先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刘大先最新的散文随笔札记,共分三辑:“絮语”是当代思潮和文艺的现象与问题讨论,“窥象”则是电影及其相关的评论与随笔,“谈文”是关于作家作品的札记。虽然是一己之见,但是行之于文,自然有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它们是特定时空中的识见,作者期待着这些识见跨越山水与素昧平生者相逢,产生文字因缘。 作者简介 刘大先,1978年生于安徽六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文艺批评家协会青年委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十三五”国家图书重大出版规划项目子课题1项,已完成人社部、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北京市各类项目等多项。出版著作《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的共和》《时光的木乃伊》《无情世界的感情》《未眠书》等,译著有《陈查理传奇:一个中国侦探在美国》,主编有《本土的张力:比较视野下的民族文学研究》等。曾获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2013年度青年批评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作协民族文学年度评论奖。 目录 一 絮语 赋形与创世 路客与刀客 隐秘的河流 “裸命”归去来 电子媒介时代的儿童阅读 小镇与灌木丛美学 感伤主义的孩子 现实主义及其变体 作为知识分子式写作的非虚构 虚构的危机与革命 二 窥象 悲壮的躁狂 艰苦的快感 匠人精神与文化救赎 “闲谈电影”的恐吓与教育 风格化与失败的罗曼司 主旋律的出路 见证、怀旧与弥合 衍生品的高仿套路 情爱进化论 情感关系的变革 厌女与嫌男 三 谈文 柴郡猫的笑容 日常生活的胜利 你就是你自己的夜晚 故事归来 欲望现象学与反浮士德 侠客的幽灵 寒夜守光 白贲无咎 拉萨河里有没有乌龟 中国科幻的原创力三维 笔耕时代的终结 后记 导语 本书是刘大先最新的散文随笔札记,书中具体收录了《电子媒介时代的儿童阅读》《小镇与灌木丛美学》《感伤主义的孩子》《现实主义及其变体》《作为知识分子式写作的非虚构》《虚构的危机与革命》《悲壮的躁狂》《艰苦的快感》《匠人精神与文化救赎》《“闲谈电影”的恐吓与教育》等作品。 后记 六年前,应邵岭女士之 邀,我在《文汇报》开设了 一个不定期的专栏,当时我 们商定的栏目名称叫“先见” ,内容是评述当下的文艺事 象,兼及思想文化。但是“ 不定期”往往“相期邈云汉” ,然后“君问归期未有期”, 最终都会走向“遥遥无期”, 写了几篇之后,慢慢因为各 种日常繁杂事宜,就搁置下 来。这中间少不了其他刊物 约稿,都是朋友,也不好意 思厚此薄彼,加上我也是一 个不会拒绝的人,所以拉拉 杂杂就写了各种随笔札记。 存在电脑里倒也颇为可观, 却不过是无主题的变奏。 承蒙刘莉萍女士的美意 ,要结个集子,翻翻旧文, 勉强做成三辑:“絮语”是当 代思潮和文艺的现象与问题 讨论,“窥象”则是电影及其 相关的评论与随笔,“谈文” 是关于作家作品的札记。早 几年安徽教育出版社的一位 师姐曾经跟我约了四本书, 主题分别是影像、阅读、旅 行和音乐,又称“文艺四书” ,前几种都完成出版了,是 《无情世界的感情》(我觉 得当初如果叫《有情书》可 能会更好)、《未眠书》、 《远道书》,但时过境迁, 如今已经没有当初闲暇时候 那种心境,再也无法“文艺” 起来,讨论音乐的书可能一 时半会写不出来了。年齿增 长,人也变得不自觉地拘囿 于某个专业里,难以自由自 在,好在这些先前的文字见 证了有过的恣肆与张扬。 书名原计划袭用专栏的 标题,倒不是自诩有何种“ 先见之明”——事实上,“见” 既有“洞见”,也有“盲见”, 更多的倒也许是“不见”—— 而是这个题目字面意思正好 符合这本书的意旨:我名字 中的“先”,加上一个“见”, 表明是个人的一己之见。虽 然是一己之见,但是行之于 文,自然有着与他人交流的 愿望——它们是特定时空中 的识见,却又期待着跨越山 水与素昧平生者的相逢,所 谓文字因缘,大概就是这个 意思。后来,这个书名没有 使用,个中缘由,一言难尽 。采用“卮言”这个名字,算 是自谦,但不意味着作者真 的认为这些是毫无识见的随 意妄言。 识见并不容易,很多时 候人们误以为“意见”就是“ 识见”。每个人每天都能产 生很多意见,对一本书、一 部电影、一桩社会新闻,甚 至对生活本身,但那种意见 只是未经反思与论证的絮语 ,如同海德格尔所说的“闲 谈”(Gerede),它们不是认 识和观点,而只是漫无边际 、琐碎而平庸的陈词滥调。 “闲谈就是在这类鹦鹉学舌 、人云亦云之中组建起来。 闲谈还不限于出声的鹦鹉 学舌,在文章之所书中,它 还作为‘套话’传播开来。在 这里,鹦鹉学舌主要并非基 于道听途说;它是从不求甚 解中汲取养料的。……它不 仅使人免于真实领会的任务 ,而且还培养了一种漠无差 别的理解力。”(《存在与时 间》)识见则要谨慎得多, 是对我们存在的本根、发言 的基础、论说的对象有全面 的把握,并且需要通过论述 使观点得以成立,那种论述 可以是逻辑演绎、事实推理 ,也可以是决断,当然更多 时候是沉默。 我尽量努力让文章体现 出识见,但也许总有把闲话 当作见解的暗昧之时。愿读 到它的人能够辨别并体谅它 的不完美,不管反对抑或赞 同,都能够略有所得。 最后,要感谢一下那些 因为种种机缘,敦促我写作 这些文章的朋友们:《人民 日报》的刘琼、《光明日报 》的饶翔、《读书》的卫纯 、《文艺报》的李云雷和行 超、《十月》的季亚娅、《 天涯》的林森、《大家》的 周明全、《思南文学选刊》 的黄德海、《扬子江评论》 的方岩、《长篇小说选刊》 的付秀莹、《新京报》的孔 雪、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黄昱 宁和徐珏、中国作家协会创 研部的李壮、江苏作家协会 创研部的韩松刚、中国现代 文学馆的宋嵩……他们也许 在日常生涯中早已忘了无数 次类似的约稿小事,但作者 是记得的。愿大家都工作顺 利,平安喜乐。 2021年1月8日于京北 书评(媒体评论) 我尽量努力让文章体现 出识见,但也许总有把闲话 当作见解的暗昧之时。愿读 到它的人能够辨别并体谅它 的不完美,不管反对抑或赞 同,都能够略有所得。—— 刘大先 精彩页 文学创作为一个时代与社会赋形,是作家通过文字的形式对他所经历与体会到的世界进行形象化的塑造,原本杂乱无章、纷繁叠复的事件、人物、情感与隐在的精神脉络,在文字中被整饬、修葺、冶炼、铸型。这个过程如同修剪打理蔓草丛生的园圃,疏浚泥石堆砌、汊流四出的河道,那些自在自生的事物逐渐获得了一个或者模糊或者清晰的立体轮廓,被认出来。这个轮廓也许并不必然形成一个明确无疑的形象,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能会看到不同的面目,但无疑它再也不是原先的本然状态。文学形象本身将它与政论、哲学、社会科学的判断区别开来,那根自然中的竹子,在创作者眼中是一种形象,从手中落到纸上,则又呈现另一种变相。它不具备确定无疑、斩钉截铁的真理性,因为我们知道那种艺术的真理总是在特定角度的片面结论;它具备的是浑沌的、元气淋漓的丰富与完整,因而是启示性的。 赋予世界以形象这种行为是一种创世,这并不是说它无中生有、言出法随,而是说它必须通过文字构建一个世界,而文字世界与现实世界构成某种关联,它是现实世界的某种抽绎、切片、微缩、模拟、映射,在任何一个微观的部分都要显现出总体的内涵,就像一个细胞中就包含了所有的基因信息。这天然地要求创作者要对这两个世界都有种整体性的把握。我并不同意一种流行的说法,在那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中将人与世界对立起来,认为创作者是通过文学来建立某种与世界的联系。横亘在创作者前面的世界是墙,或者是鸡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以某种独特的方式去面对墙或者鸡蛋。其实,人与墙与鸡蛋都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创作者内在于世界这个混沌里面,他的至关重要的选择、决断和行动就是要在一片苍茫中刀劈斧砍,像盘古一样使清浊分开、天地分明。他通过发现与创造一个世界来理解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在古典时代是稳固而和谐的,体现在史诗和英雄的内外部平衡之中,进入到“现代”以后,社会则结构化为另一种可以把握的实存。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应运而生,它与世界的语法一样,通过主人公的主体性确立,和世界构成了同构关系。但是当代世界则如同齐格蒙特·鲍曼所说,是流动性的、网络化的。全球化在技术、经济、信息和人口诸多方面使得社会从固体变成了液体,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时代特征发生了至少五个方面的改变。社会形态即便不是瞬息万变,也充满一触即发的可能性,不再是个超稳定结构,因而很难成为人类行为和长期生活策略的参考框架。权力不再与政治共享某个实体——比如民族国家,它们的亲密关系虽然没有全然解体,也已经产生了隙缝。人的生活方式趋于碎片化和反应性的,既有的经验丧失其有效性,而不得不迅速根据具体情况来制订人生策略。个体得到了全面解放,同时也失去了依托,它必须灵活地变换态度和准则,来适应新的形势变化。这带来了小说形式相应的更改。 在当代——它可以用晚期资本主义、后现代、后工业社会、消费社会、景观社会、风险社会、信息社会的种种指称,小说很难再像塞万提斯、巴尔扎克、福楼拜、托尔斯泰一样观察与描摹一个世界,那种我们称之为纯正的现实主义的写法。米兰·昆德拉曾经感慨:“小说已发现不了任何新的存在的土地;它们只是确认人们已经说过的;还有:它们存在的理由,它们的光荣,它们在社会上的有用之处,都包含在它们对人们所说的(或应该说的)那一切的确认中。它们什么也没有发现,从而不再参加被我称为小说历史中的发现的继续。 它们处在这一历史的外面,或者说,它们是小说历史之后的小说。”“小说的历史”其实是笛卡尔意义上的具有自反能力的主体建立与展开的历史,但昆德拉尽管对小说的未来不太看好,还是抱有期望,即它依然显示了游戏、梦、思想、时间的召唤可能。20世纪以来的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穆齐尔、品钦这些被称之为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的作家们,写的就是这种在历史之外的小说。这是一种坚固的东西烟消云散后,被抛离在世上的残碎的人和残碎的世界,只能采取视角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方式来进行书写。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