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中各类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与争议解决实务。所涉业务包括供应链金融、保理、保兑仓、票据、会计、电子银行、理财、信贷、信用证、信用卡、不良资产、信托、债券业务等。
为了清晰展示银行、信托、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本书采用了细节操作加法律论述的方式,逐一呈现每一个经济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法律风险,以供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公司法务、争议解决律师及非诉律师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金融机构法律风险防范及争议解决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李方剑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是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中各类业务的法律风险防范与争议解决实务。所涉业务包括供应链金融、保理、保兑仓、票据、会计、电子银行、理财、信贷、信用证、信用卡、不良资产、信托、债券业务等。 为了清晰展示银行、信托、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本书采用了细节操作加法律论述的方式,逐一呈现每一个经济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法律风险,以供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公司法务、争议解决律师及非诉律师参考。 作者简介 李方剑,具有多年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从业经验,精研金融法律实务;致力于为金融业务的风险防范与争议解决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商业保理、互联网金融、金融债权保护、不良资产处置、债务危机管理、信托、债券、私募基金、票据法律设计、金融机构业务合规性审查等。 目录 第一篇 银行业务 第一章 供应链金融业务 第一节 当前供应链金融法规政策 第二节 供应链实务及法律分析 第三节 供应链金融所涉法律风险解读 第二章 保兑仓业务 第一节 保兑仓业务概述 第二节 保兑仓实务法律风险防控 第三节 反向保兑仓业务 第三章 理财业务 第一节 理财业务法律规定及解析 第二节 理财产品法律关系分析 第三节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 第四节 理财销售及兑付实务分析 第四章 票据业务 第一节 票据法律解读 第二节 票据法律关系解析 第三节 票据实务法律分析 第五章 会计业务 第一节 签约类业务的尽职认定 第二节 储蓄业务的风险 第六章 电子银行业务 第一节 电子银行的监管 第二节 电子银行法律分析 第三节 利用电子银行购买银行产品的法律分析 第七章 信贷业务 第一节 信贷业务法律分析 第二节 房地产贷款 第三节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第四节 并购贷款业务 第五节 信贷业务 第八章 信用证业务 第一节 信用证业务法律解析 第二节 国际/国内信用证业务设计的法律解读 第三节 信用证法律实务 第九章 信用卡业务 第一节 信用卡业务法律解析 第二节 信用卡催收业务 第三节 信用卡纠纷实务解析 第十章 不良资产处置 第一节 法律规范及处理流程 第二节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第三节 其他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法律分析 第二篇 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 第十一章 商业保理 第一节 保理与供应链金融的关系 第二节 保理法律关系解析 第三节 保理风险防控实务要点 第四节 保理业务设计 第十二章 信托业务 第一节 信托业务的发展及业务模式 第二节 信托法律关系 第三节 信托纠纷争议解决 第十三章 债券交易业务 第一节 债券业务背景 第二节 债券法律关系 第三节 争议解决 第十四章 基金业务 第一节 基金业务概述 第二节 以监管为核心的私募基金运行规则 第三节 私募基金法律关系解析 第四节 争议解决 第十五章 金融衍生品 第一节 金融衍生业务背景及相关规范 第二节 金融衍生品业务的法律分析 第三节 争议解决 序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 发展,财富总量不断增加 ,金融机构作为财富运转 及流通的核心环节,起到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种 金融工具的创新和使用, 丰富了社会融资渠道,使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得到进 一步拓宽和深化。而与此 同时,金融类案件也呈现 出复杂性和细节性的特点 :其复杂性体现在多主体 参与和多杠杆的采用;其 细节性则体现在案件争议 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对某一 条款的约定或某一行为的 履行上。 金融行业具有典型的 顺经济周期特性,且金融 周期的曲线波动区间常常 大于实体经济的波动,金 融行业风控能力的强弱在 经济下行阶段体现得尤为 明显。不同金融机构的风 险防控能力因其历史背景 、业务种类、人员组成、 高管能力等原因各有不同 ,以商业银行为例,即使 当下我国商业银行仍以国 资为主,但其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生存机制已成 为常态,而风控能力已成 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 力之一。风控体系的构建 和完善也是众多银行、信 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及 证券公司的工作重点。 我曾在商业银行工作 多年,深知银行、信托、 证券等作为风险经营机构 ,风险管理尤为重要,许 多金融机构因风控疏忽而 导致的不良后果,使得一 年辛苦经营付诸东流。而 在众多类型的经营风险之 中,法律风险起到基石作 用,且市场风险、操作风 险、汇率风险等通常仍被 归化为法律风险范畴加以 解决。 本书每一章节所涉及 的业务中,我查阅了大量 相关案例及法律法规,结 合自身实践经验,摒弃了 松散的以案说法式的观点 罗列,意求从行业专业性 及法律专业性角度将其深 入浅出地系统化,形成该 业务风险防范及争议解决 的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应 对实务中可能发生的其他 风险或争议。 另外,为能使读者对 书中的体例有宏观的了解 ,整书共分为两大篇,分 别为“银行业务”与“非银 行金融机构业务”。由于 银行业务的广泛性,许多 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的业 务如保理、融资租赁等银 行也有涉足,本书不再对 其进行具体的区分。实际 上,随着经济纵深化的发 展,金融业务的复杂程度 也越来越高,某一类金融 业务所涉及的主体也越来 越多,因而即便针对某一 类金融案件的解决,也应 立足于更为广泛的金融业 务知识之上,多角度寻求 解决方案,实现案件的立 体化处理,从而取得更佳 的办理效果。 为了清晰展示银行、 信托、证券等金融机构经 营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本书采用了细节操作加 法律论述的方式,逐一呈 现每一个行为背后所蕴含 的法律风险,以供金融机 构从业人员、公司法务、 争议解决律师及非诉律师 浅要参考。 受学识及篇幅所限, 书中观点或引用如有错误 ,欢迎读者探讨指正,可 通过发送邮件至 lfj19900913@126.com提 出宝贵意见。 导语 《金融机构法律风险防范及争议解决》清晰展示银行、信托、证券等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采用细节操作加法律论述的方式,逐一呈现每一个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法律风险,以供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公司法务、争议解决律师及非诉律师浅要参考。 精彩页 第一章 供应链金融业务 第一节 当前供应链金融法规政策 一、供应链金融业务背景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融资手段,运作模式与其他业务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于“链”字,即对整个产业链条上、中、下游的串联。我国改革开放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传统金融行业中融资担保方式较为单一,但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资金流动需求周期在不同企业之间错落不一,常常出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中小企业作为经济体中不可缺少的毛细血管,在出现整体性融资问题时,必然会将阻力进一步传导,直至对整个经济层面产生影响。 中小企业之所以出现融资困难,主要在于一方面资产能力不足,可用于抵押的不动产及动产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没有国资背景,在无抵押物时的信用能力无法达到银行要求的水平,进而出现中小企业即使因资金断裂而破产,银行也不敢向其发放贷款的窘境。而大型国企或者规模较大的其他企业,因掌握市场核心资源进而掌握主动权,尤其是掌握资金周转的话语权。因此,一方面因强大的信用支撑能力以及丰富的可抵押资产,银行乐于向其发放贷款;另一方面,因为该大型企业融资的便利性以及较好的企业效益,其对资金需求的敏感度并不高。于是出现在大型企业银行向其送钱而不能,中小企业急需资金而得不到的畸形市场状态。 供应链金融产品正是在这样一个金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业务中,形成了一个上、中、下游完整供应链的融资闭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银行通过对不同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设计,进而实现控制放款风险的目的。 正如上文所言,供应链金融要运转,须有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核心企业作为支撑,而往往该类核心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并非那么明显,核心企业在延期支付账款环节也得心应手,通常不会在意上游供应商的经营状况是否能够持续,即使上游供应商因资金链断裂而退出,亦会立刻有大批新的供应商蜂拥而至。但对于核心企业的痛点在于下游零售类企业,该类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且分散分布。对于下游的零售企业而言,亦会有诸多供应商参与供应竞争,下游企业掌握了账款周期的话语权,此时核心企业的位置形成了倒置。诸多下游企业应收账款汇集后,对于核心企业的压力会逐渐凸显。核心企业下游的应收账款未能解决,则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账期势必会进一步拖延。供应链金融从核心企业的下游企业切入,将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盘活,也就把小而多的债权债务关系变成了新的融资渠道。 二、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 为能大力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从国家到地方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2017年,我国五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制造业产业链核心企业,积极开展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票据贴现、保理、国际国内信用证等各种形式的产业链金融业务,有效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降低银企对接成本。鼓励制造业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进行对接,开发全流程、高效率的线上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研究推动制造业核心企业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供应链融资票据。 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其制定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供应链在促进降本增效、供需匹配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重点产业的供应链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 2017年10月,人民银行针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修订了涉及应收账款质押的细化规则《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该办法因人民银行于2019年11月22日发布了新修订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而废止,新办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规定:本办法所称应收账款质押是指(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的应收账款出质,具体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合法拥有的应收账款出质给债权人,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应收账款及其收益优先受偿。 其规定了应收账款的内容包括: (一)销售、出租产生的债权,包括销售货物,供应水、电、气、暖,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出租动产或不动产等; (二)提供医疗、教育、旅游等服务或劳务产生的债权; (三)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收益权; (四)提供贷款或其他信用活动产生的债权; (五)其他以合同为基础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债权。 紧接着在2017年12月,证监会发布了适用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企业应收账款资产支持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