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小说描述了女主人公贺顿的成长与蜕变。贺顿曾生活在社会底层,贫穷的原生家庭让她遭受过不少折磨,心灵的摧残与生存压力是其不敢言说的噩梦。偶然的机缘她成为一位心理咨询师,在诊所里,一个个精神濒临崩溃的来访者,一桩桩离奇古怪的事件,让她困惑重重。此时她自身的情感也面临着危机,心理几近崩溃的边缘……后来,在恋人的帮助下,凭着对事业坚韧顽强的追求,她一一化解了各种困难和危机,终于破茧成蝶,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小说故事奇特,悬念迭出,深入其中,会发现所有奇异的事情,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出人意料的答案。 这是一个女人的奋斗史,是一位心理学家为人们开出的疗愈处方,也是毕淑敏具有代表性的一部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知名心理咨询师,她是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知名心理咨询师,北师大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 她是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女作家,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七、十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杂志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中国台湾第十七届“中国时报”文学奖,中国台湾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三十余次。 她是与世界温暖相拥的人,走过七十多个国家,探寻野性的非洲,思索中南美洲的文明,登临世界的尽头——北极点。 目录 自序 第1章 最悲惨的故事在心理室的地板下 第2章 三个人当中,至少有一个说了假话 第3章 第一个来访者,打算大闹追悼会 第4章 第二个来访者,已经开始下毒 第5章 第三个来访者,我是T,她是P 第6章 第四个来访者,要求清场 第7章 第五个来访者,我家的婚床上躺了十个人 第8章 第六个来访者,一百零一个洋娃娃和我一道火化 第9章 该说出真相的时候沉默,是一种卑鄙 第10章 人都害怕被遗忘,但前提是我们要被人记住 第11章 短信乌鸦般降落在显示屏上 第12章 你不能喝水,喝水会冲淡紧张 第13章 往事被言语的荆棘勾连而起,灵魂被刺得出血 第14章 厌倦是抵抗焦虑的第一道封锁线 第15章 世界上有一种爱叫退出 第16章 前面是一堵墙。当你以为头破血流之时,却穿墙而过 第17章 诅咒是对地位的变相尊崇 第18章 钱要是生气了,以后就再也不肯来了 第19章 不要轻易说一辈子,那是很长很长的时间 第20章 这桩婚姻,浴劫残喘罹祸不愈 第21章 和要死的人打交道特别省心,他们基本上都说真话 第22章 你没有办法向一个没有牙的人推销牙签 第23章 开办一家心理所,比打家劫舍还费心思 第24章 孩子是神的馈赠,而神的东西都是未完成的 第25章 装神弄鬼依旧 第26章 生命这条鱼,只剩下鱼鳞和黏液 第27章 从钻石到花岗岩的王老五 第28章 我有梅毒和艾滋病,你敢和我握手吗 第29章 我要最年轻的葡萄酒 第30章 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常爱登高望远 第31章 一百万现金会把脚面砸骨折 第32章 狂犬病人会看心理师吗 第33章 中国女人在充满檀香味道的房间里哭泣 第34章 比眉毛还细的广告 第35章 我需要膀大腰圆长得像鲁智深的心理师 第36章 人的一切弱点,心理师都具有 第37章 没有任何一块木头是脏的 第38章 负载高尚灵魂的躯体是痛的 第39章 重要的是情感上和记忆中的真实 第40章 世界上最珍贵的勇气是相信奇迹 第41章 你这种笑法,要么大智若愚,要么是不学无术的傻瓜 第42章 假装得久了,就变成真的了 第43章 沮丧就像铁锈一点点堆积起来 第44章 你一定要做大 第45章 不必知道你的过去,这就是我爱你的方法 第46章 江湖事,都可以推倒重来 第47章 你曾经让我身处地狱,我却从那里出发,走向了天堂 后记 序言 这是一本有趣的好玩的 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写的 是一个青年女子学习担当 心理师的故事。你会在其 中看到很多人和事,第一 印象是悬念和奇特,深入 其内,才会发现所有奇异 的事情,都有内在的逻辑 和意料之外的解释,人性 就是如此的丰富斑斓。也 许你会哭,我不敢保证。 但你一定会笑上几次。微 笑,哪怕在地狱里,也是 盛开的莲花。 作家在生活之水中游走 。我当过二十年的内科医 生,这就是我的生活和命 运。我不是为了写小说而 特地去体验这个角色,而 是实实在在地救死扶伤。 当我写作的时候,我也无 法完全摆脱当医生的感觉 。我会关注人的生命,艰 难民生感同身受。我不可 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己 的微细觉察中,永远觉得 自己和众人紧紧相连。 《女心理师》中没有任 何一个故事来自现实中的 真实病例,所有经我诊疗 的心理咨客都尽可放心, 我绝没有把你们之中任何 一个人的述说,原原本本 地搬进小说。严格地遵循 心理医生的准则,不仅来 自我庄严的责任感,也来 自我的基本才华。小说是 虚构的艺术,我已明了人 性的复杂,不必照抄现实 生活,就可以完成故事的 构建和开掘。 小说毕竟是小说,不是 教材。我以前听说自己的 小说被大学心理系教授当 做必读书,推荐给学生, 沾沾自喜过。我后来醒悟 到这是贪图虚荣。小说自 有文学的规律,不必拘泥 真实科学的窠臼。否则就 成了四不像,对不起学生 ,也对不起读者。 有朋友看了流传的内容 提要,说小说的主人公看 起来像一个现代女巫师, 我把这话看做是一种期许 。我们这个国度曾有信巫 的爱好,可惜的是,女主 人公不像巫师,她平凡普 通,但是爱学习,愿意探 索,对人有兴趣,愿意追 索自己和他人的秘密,期 待这个世界更美好。我喜 欢这个人物,尽管她有很 多弱点。 也许和我写过太多的病 历有关,文字总是冷静。 你见过一个医生在病历里 热情奔放、抒情咏叹吗? 我并不是说冷静就好,但 在我,恐怕难以改变了。 毕竟几十年的光阴,对一 个人的影响太大了。结构 上有些变化,多了一点趣 味。至于风格,还是残酷 和温暖交织。当然,还有 悲悯。 我学习心理学课程一事 ,纯属偶然。朋友??摔断 了腰椎骨,打了石膏裤, 瘫躺床上三个月。我在自 家墙上的挂历上写了一行 字:“每周给??打个电话。” 我当医生出身,知道卧床 不起的病人非常寂寞,希 望能躺着聊聊天。后来我 就按照挂历上的提示,每 周都给这个人打电话,有 一句没一句地闲聊。尽管 我很忙,还是会多磨蹭一 点时间,让她开心。后来 有一次,她随口说香港中 文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孟平 到北师大带学生……我问, 我能跟她学习吗?朋友说 ,那可不知道。后来感谢 那位朋友说,我能学心理 学,多亏你摔断了腰。 学习过程很辛苦,因为 我没有心理学的基础,一 切都要从头开始。我很遵 守纪律,几年的时间里, 我从没有迟到过一次。老 师后来跟我说,你的师弟 师妹们开始嫉妒你了,说 你凭什么学得这样好。老 师帮我解释,说毕淑敏把 她在别的领域里的知识移 植过来,比如医学的知识 ,比如她写作时对人的了 解……加上刻苦,所以进步 就比较大了。 有人说我当心理咨询师 的时候,疗效不错,我想 首先要感谢来访者对我的 信任。不管心理咨询的哪 个流派,都会把和来访者 建立良好的关系,当做最 先决的治疗步骤。来访者 基本上都看过我的作品, 自认为很了解我的为人, 把我当成他们的知心朋友 ,非常信任我,使得我在 治疗中能够很快同他们建 起非常良好的关系。是他 们对我的信任,帮助了我 ,也帮助了他们自己。从 这个意义上说,来访者让 我看到了人性中美好的东 西,这就是人与人之间肝 胆相照的信任。正是这种 信任,让奇迹在我们面前 出现。 我喜欢用干净的手段, 抵达一个光明的理想。一 个人活着,要使自己的幸 福最大化,而且要让别人 因为你的存在而幸福多一 些。 我珍爱生命。不单珍爱 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他人 的生命。人是多么神奇的 生物,我们理应让它更美 丽。我越是看到人性的幽 暗之处,越相信它会有出 口。在关系的寒冷中寻找 和煦,在残酷中争取柔和 。如果不超拔于琐碎之上 ,文学就丧失了照耀的力 量。 无数人所给予我的信任 ,让我震撼于心灵与心灵 的交流,具有魔力。我敬 畏这种沟通和感应,为之 感动。生存就是向着死亡 的进发。只要生命还存在 ,对死亡的关注就不会停 歇。生命和死亡,是我们 人生的两个翅膀,你只有 都思索了,才能飞翔。 正是这些思考,支撑起 了《女心理师》的骨架。 不幸的是,在长达几年的 写作中,这部小说差点腰 斩。爸爸在的时候,我写 完的每一部小说都给他看 。后来,他到天堂去了, 我就只能把书烧了给他。 硬质封面的书,烧的时候 ,火焰是淡蓝色的,缓缓 舔过沾满了字迹的白纸。 无字的地方是金色,有字 的地方是藏蓝色的,要很 久才彻底变成灰烬。妈妈 对我说,以前,我要照顾 你爸,没有时间看你的书 ,今后 导语 这是一本有趣的好玩的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写的是一个青年女子学习担当心理师的故事。你会在其中看到很多人和事,第一印象是悬念和奇特,深入其内,才会发现所有奇异的事情,都有内在的逻辑和意料之外的解释,人性就是如此的丰富斑斓。也许你会哭,我不敢保证。但你一定会笑上几次。微笑,哪怕在地狱里,也是盛开的莲花。 作家在生活之水中游走。我当过二十年的内科医生,这就是我的生活和命运。我不是为了写小说而特地去体验这个角色,而是实实在在地救死扶伤。当我写作的时候,我也无法完全摆脱当医生的感觉。我会关注人的生命,艰难民生感同身受。我不可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己的微细觉察中,永远觉得自己和众人紧紧相连。 《女心理师》中没有任何一个故事来自现实中的真实病例,所有经我诊疗的心理咨客都尽可放心,我绝没有把你们之中任何一个人的述说,原原本本地搬进小说。严格地遵循心理医生的准则,不仅来自我庄严的责任感,也来自我的基本才华。小说是虚构的艺术,我已明了人性的复杂,不必照抄现实生活,就可以完成故事的构建和开掘。 后记 我曾经当过生理上的医 生,也当过心理医生。离 开这两个行当足够远的距 离之后,才有兴趣和能力 眺望它们,当年只顾在其 中汗流浃背地忙活。我甚 至以为,在摒弃了庄严的 琐细规则之后,反倒能够 比较容易地把握和描绘出 真相。好比一幅大比例尺 的地图,虽无法将所有的 小溪和茅草房都画在上面 ,若能标识出显著的山川 河流的走向,就算完成了 。这一点,敬请这两个行 当的专业人士见谅,不必 耽误你们的法眼端详这部 小说。我不是课堂上的教 授,只是一个笔随心走的 小说家。 感谢小说的游戏规则, 给予我宽松想象的权利和 快乐。 毕淑敏 精彩页 第1章 最悲惨的故事在心理室的地板下 女心理师贺顿大病初起。 早上,发烧。丈夫兼助手柏万福说:“请病假吧。” 贺顿说:“跟谁?跟自己?” 柏万福说:“跟我。我安排来访者改期。” 贺顿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唾沫像一颗切开的朝天椒,擦过咽喉。说:“不成。这关乎咱的信誉。” 柏万福反驳:“那也不能成了自己的周扒皮。” 贺顿说:“我能行。”说罢,加倍服了退烧药,起床梳洗。为了掩盖蜡黄的脸色,还特别施了脂粉。修饰一新,居然显不出多少病态。柏万福只好不再阻拦,他知道贺顿是把工作看得比生命还贵重的人。 好在诊所就在楼下,交通方便。贺顿两膝酸软,扶着栏杆从四楼挪到了一楼。如果是挤公共汽车,那真要了命。 走进工作间,时间还早,第一个预约的来访者还未到。 淡蓝色布面的弗洛伊德榻,静卧在心理室的墙角,仿佛一只吸吮了无数人秘密的貔貅,正在打盹。传说貔貅是金钱的守护神,没有肛门,只吃不拉,因此腹大如鼓。心理诊所的弗洛伊德榻,吞噬的是心灵猎物。心理室到处都栖身着故事,一半黏在沙发腿上,四分之一贴在天花板上,那些最诡异的故事,藏在窗帘的皱褶里。一旦你在傍晚抖开窗帘,它们就逃逸出来,一只翅膀耷拉着,斜斜地在空气中飞翔。还有一些最凄惨的故事,掩埋在心理室的地下,如同被藏匿的尸身,在半夜荡起磷火。 生理医生穿雪白的大褂,心理医生没有工作服。贺顿觉得这不合理,衣服如同盔甲。在心灵的战场上刀光剑影,没有相应的保护如何是好?家就在楼上,如果没有外在服装的改变,让她如何区分自己的不同角色?于是,她把几套常服,定位成了自己的工作服。上班的时候,如同武士出征,随心情挑选铠甲。今天,她穿了一件灰蓝色的毛衣,下着灰蓝色的长裤。每当她启用灰蓝衣物时,谈话过程就格外顺利。如同犀利短剑,适宜贴身肉搏。也许,人的潜意识就是灰蓝色的,我们的祖先是鱼,来自海洋。 贺顿听到外面候诊室有声响,是负责接待的职员文果来了。贺顿问:“今天预约的人多吗?” 心情矛盾。作为独立经营的心理诊所负责人和心理师,当然希望来访者越多越好,但随着工作量剧增,有时又很盼有几天颗粒无收,可以名正言顺地休息。 “多。”文果打开公文柜子的锁,拿出一沓表格递给贺顿。“第一位姓无,点名要您治疗。” “吴什么?”贺顿问,名字常常能透露出讯息。 “不是口天吴,是一无所有的无。柏老师约的访客,那人无论如何不肯报名字。”文果咂嘴。 约定时间前一分钟,一位男士走进来。“贺顿心理师已经来了吧?”单刀直入。 “是的。她已经在等您了。”文果答道。柏万福看着登记表上的“无”字,总觉不宜,想努力挽回一下,说:“您的表格还请填确切,这也是为了您好……” P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