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环境问题法律救济研究(以侵权责任法为视角)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贾爱玲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一系列有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性规范的出台,表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性规范基本完备。所以,民事侵权法“必须反映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社会特点”,将生态环境利益纳入保护范围,为民事判决提供实体法依据。但《侵权责任法》对此只能作出原则性、宣示性的规定。因而,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裁判规则,是推进环境司法深入开展的必然要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兼具私法和公法属性,是用私法手段解决“环境问题”。与此相应,“环境侵权”的内涵应扩大为:人为破坏生态或污染环境,造成他人人身权、财产权、或公共生态环境损害,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鉴于环境侵权的特殊性,传统的侵权责任理论在解决环境侵权纠纷问题上已显得力不从心,为此,应引入社会化的救济方式,弥补民事赔偿等个别化救济的不足。 作者简介 贾爱玲,女,黑龙江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环境法硕士点负责人,主要从事民法学、环境民法学的教学和研究。目前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先后主持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十余项。出版专著《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和《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制度研究》两部。在《学术界》《云南社会科学》《环境保护》《河北法学》等刊物相继发表论文40多篇。 目录 序言 一、生态环境损害救济的公法局限与私法缺失 二、“两诉讼”的确立将生态环境损害纳入民事司法救济轨道 三、《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衔接的应然路径 四、民事索赔与行政执法以“生态功能损失”为界分 五、侵权损害的个别化救济与社会化救济相结合 第一章 公益损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第一节 资源、环境、生态的界定 一、资源、环境、生态的特点 二、资源、环境、生态的区分 三、资源、环境、生态的区分是对功能的界定 第二节 生态环境损害的阐释 一、“人”的损害与“生态环境”的损害 二、生态环境损害的词源 三、生态环境损害的类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四、大陆法系重“环境污染”的立法特点 第三节 生态环境损害之生态破坏 一、生态破坏进入立法视线 二、生态破坏的表述和含义 三、“生态破坏”不同于单纯的自然资源损害 四、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之辨析 第二章 法律适用:生态环境损害的法律救济检视 第一节 公法、私法的交叉性与差异性 一、民法、刑法的交叉性:保护私益 二、行政法、刑法的重合性:保护公益 三、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本质差异 第二节 公法的局限:重行政处罚,轻生态修复 一、环境类法律公法色彩浓厚,行政干预性强 二、政府本身价值取向局限,难以保持中立 三、单一管制缺乏效率,末端应对陷入被动 四、行政处罚重在惩罚,忽视修复 五、“行政命令+代履行”鲜少适用 第三节 私法的缺失:重资源实体,轻生态功能 一、私法只救济“人”的损害,不救济“生态环境”损害 二、我国民事侵权法忽视生态破坏中“人”的损害 第三章 法的社会化:侵权责任法与环境法 第一节 法的社会化 一、公法私法化 二、私法社会化 第二节 侵权责任法的社会化 一、个人自由与社会安全的兼顾 二、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的并存 三、预防功能淡化,补偿功能凸显 四、个别责任与社会化责任相结合 第三节 公、私法融合:环境法的社会法属性 一、公、私法融合 二、社会法:公法和私法之外的“第三法域” 三、环境法的社会法属性 第四节 侵权责任法与环境法的关系 一、民法的生态化 二、侵权责任法的生态化 三、侵权责任法催生了环境法 四、侵权责任法与环境法:一般与特别 第四章 私法救济证成:民事侵权制度须回应生态环境损害 第一节 现实需要 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二、“人”的利益损害相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是九牛一毛 三、忽视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易使生态系统中的人遭受损害 四、典型案例:海洋生态环境损害 第二节 “两诉讼”确立:生态环境损害的民事司法救济 一、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立法与实践 二、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政策先行、实践探索 三、“两诉讼”的“异曲同工” 第三节 “两诉讼”的竞合与衔接 一、“两诉讼”的竞合:产生于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耦合 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与“两诉讼”的衔接规则 三、“两诉讼”的衔接规则 第四节 国外借鉴:生态环境损害借助侵权法救济 一、德国《环境责任法》的折中做法 二、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的生态功能损失赔偿制度 三、美国的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 四、意大利法院承认“海洋环境损害的赔偿” 五、法国《民法典》增列生态损害赔偿条款 六、比利时通过扩张解释实现对生态损害的私法救济 第五章 实体法的使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因应之变 第一节 扩展原因行为:《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应规制生态破坏侵权 一、生态破坏侵权与环境污染侵权的作用机理相同 二、环境侵权的原因行为:由污染环境到破坏生态 第二节 延伸损害结果:《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应救济生态环境损害 一、民事权益是权利与法益相结合的二元体系 二、侵权责任编“公害、私害”一体化规制模式 第三节 引入转致条款:侵权责任编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衔接的应然路径 一、生态环境损害的救济非侵权编能独立承受之重 二、侵权责任编应引入转致条款 第四节 法律专门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的体系 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需要公私法协同 二、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应通过特别法解决 三、制定专门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 第六章 厘清环境侵权:由“人”的损害到“生态环境”损害 第一节 环境侵权新解 一、不同学者的阐释 二、环境侵权的概念应该与时俱进 三、环境侵权损害:公害与私害 四、环境污染侵权与不可量物侵害的区别 第二节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 三、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无过错归责原则 第三节 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