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作者 王炳林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是国内外高度关注的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经过几十年的长期研究, 中共党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资政育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 党史学科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提升研究水平、做好党史学科的人才培养、批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都迫切需要加强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说, 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能就事论事, 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在历史观和方法论层面提升研究水平。本书试图就中共党史学科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对中共党史学科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简介
王炳林,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在2007年至2009年挂职担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市委常委、副市长。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出版《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大国追梦》等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100多篇,所主讲的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
精彩书摘

"学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既要有外在条件的保障,也要有自身符合规律的成长壮大。从学科发展来说,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是推动学科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共党史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术界开始讨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对中共党史研究的影响,随之对中共党史学科建设问题也逐步开展研究。围绕党史学科的属性、党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指导原则和方法、学术发展史以及史料支撑等问题,学术界的研究不断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增强了党史工作者的学科自信和学术自信。当然有些问题的争论也是见仁见智,仍在持续。这种争论显然有利于学科发展,也是学科繁荣发展的标志。深化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能够促进学科健康发展。中共党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学术界也有不同认识。我们认为,中共党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

10中共党史学科的定位
中共党史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没有争议,但它的属性问题,即它属于哪一个学科门类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如上所述,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目录,中共党史学科是法学门类中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但对这种分类,理论界、学术界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中共党史学科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学术界很多人认为应属于历史学门类;也有的认为,中共党史学科应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共党史学科应该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
确立学科的属性是研究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共党史学科尽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从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看,它们与中共党史学科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从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看,还是从中国共产党在目前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看,把中共党史学科确立为一级学科还是比较合适的。
明确研究对象是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一般认为,中共党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中共党史学的研究对象也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党史研究也是有限度的,不能把历史叙述无限制地推到一切方面。党史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与此相适应的研究内容也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概括,核心内容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以及党自身建设的历史。中共党史学科与一般历史学科相比突出的特点是政治性强,发挥中共党史学科的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都要体现这个特点。与中共党史学科相关的学科还有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科学厘清其相互关系也是学科发展的前提。总之,中共党史学科的属性问题以及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特点、学科功能,党史分期问题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也属于学科定位问题,都是学科基本理论的重要问题。
20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无论学科属性如何争论,学术界对于从历史视角研究中共党史是没有异议的。研究历史就需要讨论历史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历史是已经过去的事件、现象或过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研究者撰写的历史,则是对客观历史的记录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所处的历史条件、社会经济地位、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所依据的史料和认识水平等差异,都会影响对历史的叙述和解释。所以研究者撰写的历史都有主观性,历史学科就是客观历史的主观认知。研究者不仅要描述历史过程,还要对历史进行评价,要总结历史经验,透过现象解释规律,由此形成一种历史观。历史观就是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才能客观准确地描绘历史过程,并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人类历史发展的深刻底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和辩证运动,是科学的历史观。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这是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灵魂。实事求是原则、历史主义原则、阶级分析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等,都是党史事件和人物评价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也是方法论。恩格斯明确指出:“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不是套用现成的公式,而是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同时,深化党史研究要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创新方法。2010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既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党史工作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也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史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方法,还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党史研究的手段、方法、载体。”社会史学方法、比较史学方法、个案研究方法、口述史学方法,以及心理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等方法的运用,都对中共党史学科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推进中共党史学科发展应该深入利用这些方法,并用学科的发展检验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30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史和史料支撑
我国历来有研究历史的优良传统,积累了丰富的治史经验。历史学的学生都要学习史学史,了解学科的发展历程,学习前人研究历史的经验教训,为深入研究历史奠定基础。历史观和方法论属于史学理论的主体,史学史作为史学的辅助学科,其理论问题属于史学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史学理论并非脱离历史研究的抽象理论,或独立于研究之外的理论。在历史研究的全过程中都涉及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问题。所以研究史学史是推进历史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史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也是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共党史学科也是如此,其学术发展史也属于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对其历史的研究就开始了。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史学科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代又一代的党史研究者,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史学传统,不断深化研究内容,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推出学术成果,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科的资政育人功能日益凸显。当然,党史学科发展进程中也经历过挫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党史学科造成严重损害。研究中共党史学史,认真总结学科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是深化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历史离不开历史资料。论从史出是史学的基本原则,对历史的认知和阐释,都应该是从资料证据中总结出来。现在做研究工作强调“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自发产生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史料证据和研究实践中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留存了浩如烟海的资料,对这些资料如何搜集和整理、如何考证和运用,都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所以,研究中共党史学科的史料支撑自然也是学科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