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知识社会学范式系统考察了民间信仰这一文化事象。民间信仰是一种独特的信仰文化,其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民间信仰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知识形态,受到社会场域的约制,有着独特的社会功能。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探讨民间信仰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民间信仰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存在形态及其合理性。 作者简介 阙祥才,男,1966年出生,湖北省仙桃市人。武汉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托莱多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民俗文化、农村贫困与社会发展等。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青年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求索》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35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0篇。主持的在线开放课程“民俗文化鉴赏”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知识社会学与相关研究综述 一、知识社会学 (一)社会决定论 (二)知识决定论 (三)范式论 (四)建构论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第三章 民间信仰的理想类型 一、民间信仰的理想类型 (一)神灵崇拜 (二)祖先崇拜 (三)岁时祭仪 (四)生命礼仪 (五)占卜风水 (六)符咒法术 二、小结 第四章 民间信仰的社会场域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同农村社会转型 (一)经济转型 (二)政治转型 (三)社会转型 (四)文化转型 二、调查社区的社会场域 (一)仙桃市概况 (二)沔城镇概况 三、小结 第五章 民间信仰现状 一、样本的基本特征分析 二、农民民间信仰现状 (一)农民对民间信仰的认知 (二)农民对民间信仰的态度 (三)农民民间信仰的参与行为 三、小结 (一)农村民间信仰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社会约制性 (二)农民的民间信仰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三)农民对既成事实的民间信仰往往会秉持一种自然态度 (四)农民的民间信仰受到其生活不确定感的直接影响 第六章 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 一、民间信仰社会功能的一般理论探讨 (一)民间信仰的正功能 (二)民间信仰的负功能 二、民间信仰社会功能的实证分析 (一)农民对民间信仰功能的认知 (二)农民对民间信仰功能的态度 (三)民间信仰的现实作用 三、小结 (一)民间信仰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但正功能要大于负功能 (二)农民的群体特征影响着他们对民间信仰功能的认知和态度 (三)农民对民间信仰的功能普遍持实用态度 (四)民间信仰的传统功能存在着不断赋新的现象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民间信仰是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知识形态 二、民间信仰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三、民间信仰的现状受到社会场域的制约 四、民间信仰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导语 民间信仰是一种独特的宗教信仰文化。本书以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为基础,以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镇为个案,用默顿的知识社会学范式探讨了农村民间信仰这一文化事象,即民间信仰的理想类型、民间信仰的社会场域、民间信仰的现状以及民间信仰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