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集中国人智慧于一身的《三国演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看来,更具现实意义。 “透过易经看三国”,曾仕强教授通过对《三国演义》的解析,结合《易经》的智慧,将三国中的众多人物的性格、命运进行分析、点评,以及阐述三国人物成败得失的重要原因,道出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的经验与应该吸取的教训,借鉴三国当中客观的真理,各式各样的谋略以及管理上的思想、原则、方法等,告知现代人在遇到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变幻莫测的险恶环境时,应该如何应对。一样的三国故事,不一样的智慧点评!以期给予当代人生活和事业上不一样的人生启示。 作者简介 曾仕强 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 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 台湾兴国管理学院首任校长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著有 《道德经的奥秘》 《易经的奥秘》 《易经的智慧》 《胡雪岩的启示》 《坤道——曾仕强教做出色的中国女人》 《孝就是道》 《现代易学院》详解易经系列 等数十种著作 目录 《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第一部桃园三结义)》 一 不打不相识 二 内乱招外患 三 恶人怕得势 四 诳言害自己 五 团结是力量 六 弱女挑重担 七 全凭动脑筋 八 推不掉才要 九 无用换有用 十 解斗不好斗 十一 人头也能借 十二 内鬼通外神 十三 不义必自毙 十四 有人捧才好 十五 痛骂能治病 十六 降汉不降曹 十七 来去要光明 十八 千里走单骑 十九 兄弟喜重聚 二十 父子同命运 二十一 最怕用错人 二十二 少数胜大军 《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第二部诸葛亮下山)》 二十三 英才何早逝 二十四 跃马过檀溪 二十五 良才慎择主 二十六 走马荐诸葛 二十七 无三不成礼 二十八 初次显身手 二十九 携民共渡江 三十 读死书无用 三十一 善用激将法 三十二 容不得奇才 三十三 死也不认错 三十四 借比做还快 三十五 两下都情愿 三十六 高人来献计 三十七 当面勿顶撞 三十八 巧计借东风 三十九 骄亢者必败 四十 趁机占地盘 四十一 英雄惜英雄 四十二 巧施关人计 四十三 岳母看女婿 四十四 能放也能收 《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第三部大意失剂州)》 四十五 无意借荆州 四十六 诚意能沟通 四十七 一路追到底 四十八 天赐的礼物 四十九 政治的婚姻 五十 死也要守住 五十一 安心守荆州 五十二 存心不归还 五十三 好言讨荆州 五十四 曹操当魏王 五十五 立嗣有纷争 五十六 张飞也使计 五十七 聪明反害己 五十八 决意讨荆州 五十九 吕蒙擒关羽 六十 死人吓活人 六十一 曹丕终篡汉 六十二 誓死要报仇 六十三 白帝城托孤 六十四 孔明辅阿斗 六十五 先平定南方 六十六 吾不如老圃 《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第四部三国归一统)》 六十七 七擒又七纵 六十八 坚决要北伐 六十九 老年慎择徒 七十 复出声势大 七十一 空城计退敌 七十二 要拿亲自去 七十三 高人善斗智 七十四 装神也吓人 七十五 不折也不挠 七十六 大雨能熄火 七十七 死后能杀人 七十八 诈病蒙实情 七十九 富不过三代 八十 父子一样精 八十一 司马昭之心 八十二 良师有继承 八十三 兔死走狗烹 八十四 天下归一统 八十五 三国人物 八十六 三国之道 序言 《三国演义》《西游记 》《水浒传》这三本好书 ,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的喜 爱,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 的中国人。特别是《三国 演义》这本书,不仅我们 中国人把它当成宝贝,不 断地吸取其中的道理,而 且整个亚洲都深受其影响 ,甚至有些国家还把它列 为教科书。取名叫作《三 国演义》,就说明它不是 历史,也不是故事,更不 是小说,而是要通过三国 里面的众多人物,把这个“ 义”字活生生地“演”出来, 让我们知道公义的要紧、 正义的重要,还有道义的 神圣。公义、正义、道义 ,都有一个共同的“义”字, 而这个“义”字正是我们中华 民族最重视的精神,用现 在的话来讲,那就是凭良 心、讲道德、重伦理。 2l世纪我们逐步迈向全 球化,全球化最要紧的, 就是凭良心、讲道德、重 伦理。否则大家勉强凑在 一起,也无法做到和而不 同。我们这个时候把《三 国演义》里面的公义、正 义、道义发扬出来,影响 到全世界,对世界大同一 定会有很大的贡献。 导语 《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以央视经典电视剧《三国演义》为案例素材,曾教授根据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设置和点评的问题要点4000多个。将三国中性格各异的众多人物,特别对其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进行分析、点评,展现三国人物的成败得失,以及每个人物是如何处理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件的,他又为什么会这样处理?从而重点阐释:通过对三国中为人处世的智慧的理解和感悟,在遇到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变幻莫测的险恶环境时,在现代时代背景下如何应对。 本书共分四册,《桃园三结义》告诉我们,要完成大事,仅凭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刘备和关羽、张飞组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团队。再加上曹操后来的推荐,刘备才能无中生有,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诸葛亮下山》告诉我们,欲成大事者仅仅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团队是远远不够的,有团队而没有卓越的军师仍将难成大事。《大意失荆州》告诉我们,虽说创业维艰,宏图亦可大展,但守成更是不易!《三国归一统》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让子孙承受“富不过三代”恶果。 精彩页 一 不打不相识 一纸募兵榜文,把原来相互不认识的刘备、关羽和张飞聚集在一起。果真有缘千里来相会,若是缺乏进一步地互动,岂不是有缘无分,空欢喜一场?关羽因为看不惯张飞卖肉的架子太大,挺身为大家抱不平。引起张飞的好奇,于是想要试试关羽的本事。刘备热心劝架,终于不打不相识,三人“义”气相投,结为异姓兄弟。 有机会要好好把握,有时间应该谈一些正经事,当好机缘出现时,才不致错失良机。 情景说明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汉和帝即位后,利用宦官势力一举击垮了窦太后与大将军窦建,拉开了东汉末年宦官干政的序幕。其后数十年间,宦官弄权,争斗愈烈,皇位更替频繁,朝政日益衰败。地方豪强横征暴敛,加上连年天灾,致使平民百姓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 当时巨鹿郡有一人名叫张角,引导众多贫苦百姓高举义旗,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起了其势甚猛的黄巾起义。 幽州太守刘焉响应号召平叛,在城门外贴出了募兵的告示,引来许多人纷纷驻足观看。其中,有三人气宇不凡,一唤刘备,一唤关羽。一唤张飞。关羽见榜文不动声色,刘备却慨然长叹,张飞见状,厉责其不为国出力,何故长叹,刘备不答,长叹一声便走开了。 集市中,有人在肉摊前要买肉,卖肉的乃张飞的家仆,不肯出售。关羽上前好言相劝,谁知那家仆反刁难说他家主人交代了,肉在旁边的井里,井上有一大石磨,谁能挪开便能尽取井中肉。关羽不屑一顾.衣袖一卷,一声大呵便将石磨举过了头。他将肉分与众人,又将之前买肉人的钱洒在地上,分给了百姓。 要点解析 1.为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呢? 这句话如果只是被当作口头禅一样传来传去,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同时,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统天下的概念,也很难体会为什么要这样讲。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成为泱泱大国,其实跟《三国演义》开头的这句话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统一的观念,我是从一个英国人口中听到的。他说你们中国幸好有位秦始皇,让你们很早就有统一的概念,所以你们的国家才会这么大。欧美人的观念是分大于合的,认为分比合重要,所以他们的国家都比较小。有时碰到来中国的西方人,问他是哪个国家的,他说是希腊,并且边说边比画:一个很小很小的国家。而我们中国人刚好相反,我们一直抱持合大于分的观念,就连家庭都要比西方大很多,所以我们的国家也必然是一个大国。 2.宦官干预朝政,是谁的责任? 皇帝的身边一定要有太监,老爷的身边也一定需要跟班,只有乞丐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宦官就是不好,因为我们不是皇帝,不知道宦官的重要性。 既然宦官撤销不了,那他们干预朝政又是谁的责任呢?通常大家都认为小人很嚣张,做了很多坏事情,是他们的不对。然而一件事情的发生是由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如果君子没有宠坏小人,小人不可能得志,如果不是朝廷的君臣有问题,宦官也不可能这样为所欲为,因此单纯地说宦官该死是不对的。 P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