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演义(精)/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蔡东藩//许廑父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蔡东藩所著的《民国演义(精)/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讲述了: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下有清议,偶触忌讳,即罹刑辟。世有明哲,亦何苦自拚生命,与浊世争论是非乎?故非经一代易姓,从未有董狐直笔,得是是非非之真相。
作者简介
蔡东藩(1877-1945),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浙江萧山人,卓越的演义小说家、历史学家。1916年开始,历时10年,蔡东藩将秦朝到民国2000余年历史尽书于笔下,成书11部,21册,1000余回,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该书“以正史为经,以逸闻为纬”,“语皆有本”,较之《三国演义》,更忠实于历史;较之“二十四史”,更通俗易懂;较之《国史大纲》,自评自注更加生动有趣。此书一经出版,即受到顾颉刚、二月河等众多名人的推崇,风靡全球,重印几十版,累计销量逾千万册,实为通俗史著之经典巨著。蔡东藩因此而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目录
第一回 揭大纲全书开始 乘巨变故老重来
第二回 黎都督覆函拒使 吴军统被刺丧元
第三回 奉密令冯国璋逞威 举总统孙中山就职
第四回 复民权南京开幕 抗和议北伐兴师
第五回 彭家珍狙击宗社党 段祺瑞倡率请愿团
第六回 许优待全院集议 允退位民国造成
第七回 请瓜代再开选举会 迓专使特辟正阳门
第八回 变生不测蔡使遭惊 喜如所期袁公就任
第九回 袁总统宣布《约法》 唐首辅组织阁员
第十回 践夙约一方解职 借外债四国违言
第十一回 商垫款熊秉三受谤 拒副署唐少川失踪
第十二回 组政党笑评新总理 嗾军人胁迫众议员
第十三回 统中华厘订法规 征西藏欣闻捷报
第十四回 张振武赴京伏法 黎宋卿通电辨诬
第十五回 孙黄并至协定政纲 陆赵递更又易总理
第十六回 祝国庆全体胪欢 窃帝号外蒙抗命
第十七回 示协约惊走梁如浩 议外交忙煞陆子欣
第十八回 忧中忧英使索覆文 病上病清后归冥篆
第十九回 竞选举党人滋闹 斥时政演说招尤
第二十回 宋教仁中弹捐躯 应桂馨泄谋拘案
第二十一回 讯凶犯直言对簿 延律师辩讼盈庭
第二十二回 案情毕现几达千言 宿将暴亡又弱一个
第二十三回 开国会举行盛典 违《约法》擅签合同
第二十四回 争借款挑是翻非 请改制弄巧成拙
第二十五回 烟沉黑幕空具弹章 变起白狼构成巨祸
第二十六回 暗杀党骈诛湖北 讨袁军竖帜江西
第二十七回 战湖口李司令得胜 弃江宁程都督逃生
第二十八回 劝退位孙袁交恶 告独立皖粤联镳
第二十九回 郑汝成力守制造局 陈其美战败春申江
第三十回 占督署何海鸣弄兵 让炮台钮永建退走
第三十一回 逐党人各省廓清 下围城三日大掠
第三十二回 尹昌衡回定打箭炉 张镇芳怯走驻马店
第三十三回 遭弹劾改任国务员 冒公民胁举大总统
第三十四回 踵事增华正式受任 争权侵法越俎遣员
第三十五回 拒委员触怒政府 借武力追索证书
第三十六回 促就道副座入京 避要路兼督辞职
第三十七回 罢国会议员回籍 行婚礼上将续姻
第三十八回 让主权孙部长签约 失盛誉熊内阁下台
第三十九回 逞阴谋毒死赵智庵 改《约法》进相徐东海
第四十回 返老巢白匪毙命 守中立青岛生风
第四十一回 谋世袭内府藏名 恋私财外交启衅
第四十二回 廿一款恃强索诺 十九省拒约联名
第四十三回 榻前会议忍辱陈词 最后通牒恃威恫吓
第四十四回 忍签约丧权辱国 倡改制立会筹安
第四十五回 贺振雄首劾祸国贼 罗文干立辞检察厅
第四十六回 情脉脉洪姨进甘言 语詹詹徐相陈苦口
第四十七回 袁公子坚请故军统 梁财神发起请愿团
第四十八回 义儿北上引侣呼朋 词客南来直声抗议
第四十九回 竞女权喜赶热闹场 征民意咨行组织法
第五十回 逼故宫劝除帝号 传密电强胁舆情
第五十一回 遇刺客险遭毒手 访名姝相见倾心
第五十二回 伪交欢挟妓侑宴 假反目遣眷还乡
第五十三回 五公使警告外交部 两刺客击毙镇守官
第五十四回 京邸被搜宵来虎吏 津门饯别夜赡骊歌
第五十五回 胁代表迭上推戴书 颁申令接收皇帝位
第五十六回 贿内廷承办大典 结宫眷入长女官
第五十七回 云南省宣告独立 丰泽园筹议军情
第五十八回 庆纪元于夫人闹宴 仍正朔唐都督誓师
第五十九回 声罪致讨檄告中原 构怨兴兵祸延邻省
第六十回 泄秘谋拒绝卖国使 得密书发生炸弹案
第六十一回 争疑案怒批江朝宗 督义旅公推刘显世
第六十二回 侍宴乞封两姨争宠 轻装观剧万目评花
第六十三回 洪宠妃卖情庇女党 陆将军托病见亲翁
第六十四回 暗刺明讥冯张解体 邀功争宠川蜀鏖兵
第六十五回 龙觐光孤营受困 陆荣廷正式兴师
第六十六回 埋伏计连败北军 警告书促开大会
第六十七回 撤除帝制洪宪销沉 怅断皇恩群姬环泣
第六十八回 迫退位衰项城丧胆 闹会场颜启汉行凶
第六十九回 伪独立屈映光弄巧 卖旧友蔡乃煌受刑
第七十回 段合肥重组内阁 冯河间会议南京
第七十一回 陈其美中计被刺 陆建章缴械逃生
第七十二回 好迁怒陈妻受谴 硬索款周妈生嗔
第七十三回 论父病互斗新华宫 托家事做完皇帝梦
第七十四回 殉故主留遗绝命书 结同盟抵制新政府
第七十五回 袁公子扶榇归故里 李司令集舰抗中央
第七十六回 段芝泉重组阁员 龙济光久延战祸
第七十七回 撤军院复归统一 开国会再造共和
第七十八回 举副座冯华甫当选 返上海黄克强病终
第七十九回 目断乡关伟人又殁 衅开府院政客交争
第八十回 议宪法致生内哄 办外交惹起暗潮
第八十一回 绝邦交却回 德使 攻督署大闹蜀城
第八十二回 托公民捣乱众议院 请改制哗聚督军团
第八十三回 应电召辫帅作调人 撤国会军官甘副署
第八十四回 偕老友带兵入京 叩故宫夤夜复辟
第八十五回 梁鼎芬造府为说客 黎元洪假馆作寓公
第八十六回 誓马厂受推总司令 战廊房击退■子军
第八十七回 张大帅狂奔外使馆 段总理重组国务员
第八十八回 代总统启节入都 投照会决
序言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
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
?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
,群言庞杂,无所适从,而
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
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
,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
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鲜
,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
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
密,下有清议,偶触忌讳,
即罹刑辟。世有明哲,亦何
苦自拼生命,与浊世争论是
非乎?故非经一代易姓,从
未有董狐直笔,得是是非非
之真相。即愤时者忍无可忍
,或托诸歌咏,或演成稗乘
,美人香草,聊写忧思,《
水浒》《红楼》,无非假托
,明眼人取而阅之,钩深索
隐,煞费苦心,尚未能洞烛
靡遗,而一孔之士,固无论
已。今日之中华民国,一新
旧交替之时代也,旧者未必
尽非,而新者亦未必尽是。
自纪元以迄于兹,朝三暮四
,变幻靡常,忽焉以为是,
忽焉以为非,又忽焉而非者
又是,是者又非,胶胶扰扰
,莫可究诘,绳以是非之正
轨,恐南其辕而北其辙,始
终未能达到也。回忆辛亥革
命,全国人心,方以为推翻
清室,永除专制,此后得享
共和之幸福,而不意狐埋狐
捐,迄未有成。袁氏以牢笼
全国之材智,而德不足以济
之,醉心帝制,终归失败,
且反酿成军阀干政之渐,贻
祸国是。黎、冯相继,迭被
是祸,以次下野。东海承之
,处积重难返之秋,当南北
分争之际,各是其是,各非
其非,豆萁相煎,迄无宁岁
,是岂不可以已乎?所幸《
临时约法》,绝而复苏,人
民之言论自由、著作自由,
尚得蒙约法上之保障。草茅
下士,就见闻之所及,援笔
直陈,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此则犹受共和之赐,而我
民国之不绝如缕,未始非赖
是保存也。窃不自揣,谨据
民国纪元以来之事实,依次
演述,分回编纂,借说部之
体裁,写当代之状况,语皆
有本,不敢虚诬,笔愧如刀
,但凭公理。我以为是者,
人以为非,听之可也;我以
为非者,人以为是,听之亦
可也。危言乎?卮言乎?敢
以质诸海内大雅。
中华民国十年一月,古
越东藩自识于临江书舍。
导语
《民国演义(精)/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由蔡东藩、许廑父所著。该书采用章回体,蔡东藩原著前一百二十回,许廑父续写四十回,共一百六十回。该书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华民国的历史,问世后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
书评(媒体评论)
一般历史通俗演义,在
过去也曾出版过不少,可是
似乎还很少能和蔡东藩先生
这一部相提并论的。
——史学大师 顾颉刚
我们的民族历史要承、
要续,读蔡先生的书可以导
你入门,且是独此一家,别
无分店。
——著名作家 二月河
如果我们需要理解中国
历史的丰富和复杂,蔡著确
实是一部难得的线索清楚、
故事完整、细节生动的作品

——北大教授、文化学者
张颐武
毛泽东为何喜爱蔡著?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蔡著成
功实现了历史真实和趣味性
的统一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
因。
——著名学者 杨天石
精彩页
第一回 揭大纲全书开始 乘巨变故老重来
鄂军起义,各省响应,号召无数兵民,造成一个中华民国。什么叫作民国呢?民国二字,与尊国二字相对待。从前的中国,是皇帝主政,所有神州大陆,但教属诸一皇以下,简直与自己的家私一般,好一代两代承袭下去。自从夏禹以降,传到满清,中间虽几经革命,几经易姓,究不脱一个皇帝范围。小子生长清朝,犹记得十年以前,无论中外,统称我国为大清帝国。到了革命以后,变更国体,于是将帝字废去,换了一个民字。帝字是一人的尊号,民字是百姓的统称。一人当国,人莫敢违,如或贤明公允,所行政令,都惬人心,那时国泰民安,自然至治。怎奈创业的皇帝,或有几个贤明,几个公允,传到子子孙孙,多半昏愦糊涂,暴虐百姓,百姓受苦不堪,遂挺身走险,相聚为乱,所以历代相传,总有兴亡。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从古无不灭的帝家。近百年来,中外人士,究心政治,统说皇帝制度,实是不良,欲要一劳永逸·除非推翻帝制,改为民主不可。依理而论,原说得不错。皇帝专制,流弊甚多,若改为民主,虽未尝无总统,无政府,但总统由民选出,政府由民组成,当然不把那昏愦糊涂的人物,公举起来。况且民选的总统,民组的政府,统归人民监督:一国中的立法权,又属诸人民,总统与政府,只有一部分的行政权,不能违法自行,倘或违法,便是叛民,民得弹劾质问,并可将他摔去。这种新制度,既叫作民主国体,又叫作共和国体,真所谓大道为公,最好没有的了。原是无上的政策,可惜是纸上空谈,不见实行。
小子每忆起辛亥年间,一声霹雳,发响武昌,全国人士,奔走呼应,仿佛是痴狂的样儿。此时小子正寓居沪上,日夕与社会相接,无论绅界学界,商界工界,没一个不喜形于色,听得民军大胜,人人拍手,个个腾欢,偶然民军小挫,便都疾首蹙额,无限忧愁。因此绅界筹饷,学界募捐,商界工界,情愿歇去本业,投身军伍,誓志灭清。甚至娇娇滴滴的女佳人,也居然想做花木兰、梁红玉,组织甚么练习团、竞进社、后援会、北伐队,口口女同胞,声声女英雄,闹得一塌糊涂。还有一班超等名伶、时髦歌妓,统乘此大出风头,借着色艺,醵资助饷,看他宣言书,听他演说谈,似乎这爱国心,已达沸点。若从此坚持到底,不但衰微的满清,容易扫荡,就是东西两洋的强国,也要惊心动魄,让我一筹呢。中国人热度只有五分钟,外人怕我什么?况当时募捐助饷的人物,或且借名中饱,看似可喜,实是可恨。老天总算做人美,偏早生了一个孙中山,又生了一个黎黄陂,并且生了一个袁项城,趁这清祚将绝的时候。要他三人出来做主,干了一番掀天动地的事业,把二百六七十年的清室江山,一股脑儿夺还,四千六百多年的皇帝制度,一股脑儿扫清。我国四万万同胞,总道是民国肇兴,震铄今古,从此光天化日,函夏无尘,大家好安享太平了。当时我也有此妄想。
谁知民国元二年,你也集会,我也结社,各自命为政党,分门别户,互相诋诽,已把共和二字,撇在脑后。当时小子还原谅一层,以为破坏容易,建设较难,备人有各人的意见,表面上或是分党,实际上总是为公,倘大众竞争,辩出了一种妥当的政策,实心做去,岂非是愈竞愈进么?故让一步。无如聚讼哓哓,总归是没有辩清,议院中的议员,徒学了刘四骂人的手段,今日吵,明日闹,把笔墨砚瓦,做了兵械,此抛彼掷,飞来飞去,简直似孩儿打架,并不是政客议事,中外报纸,传为笑谈。那足智多能的袁项城,看议会这般胡闹,料他是没有学识,没有能耐,索性我行我政,管什么代议不代议,约法不约法。党争越闹得厉害,项城越笑他庸骏,后来竟仗着兵力,逐去议员,取消国会。东南民党,与他反对,稍稍下手,已被他四面困住,无可动弹,只好抱头鼠窜,不顾而逃。袁项城志满心骄,遂以为人莫予毒,竞欲将辛苦经营的中华民国,据为袁氏一人的私产。可笑那热中人士,接踵到来,不是劝进,就是称臣,向时倡言共和,至此反盛称帝制。不如是,安得封侯拜爵?斗大的洪宪年号,抬出朝堂,几乎中华民国,又变作袁氏帝国。偏偏人心未死,西南作怪,酝酿久之,大江南北,统飘扬这五色旗,要与袁氏对仗。甚至袁氏左右,无不反戈,新华宫里,单剩了几个娇妾,几个爱子,算是奉迎袁皇帝。看官!你想这袁皇帝尚能成事么?皇帝做不成,总统都没人承认,把袁氏气得两眼翻白,一命呜呼。祸由自取。
副总统黎黄陂,援法继任,仍然依着共和政体,敷衍度日。黄陂本是个才不胜德的人物,仁柔有余,英武不足:那班开国元勋,及各省丘八老爷,又不服他命令,闹出了一场复辟的事情。冷灰里爆出热栗子,不消数日,又被段合肥兴兵致讨,将共和两字,掩住了复辟两字。宣统帝仍然逊位,黎黄陂也情愿辞职,冯河间由南而北,代任总统,段居首揆。西南各督军,又与段交恶,双方决裂,段主战,冯主和,府院又激成意气,弄到和不得和,战无可战,徒落得三湘七泽,做了南北战争的磨中心,忽而归北,忽而归南,扰扰年余,冯、段同时下野。徐氏继起,因资望素崇,特地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5: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