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由于碳酸盐岩地区岩溶系统的高度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特征,导致岩溶水系统具有边界的时间变异性、渗透系数的尺度效应、水流储运的双重性等一系列区别于多孔介质和裂隙介质的显著特征,因此,传统的水文地质学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岩溶水文地质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本书引言部分阐明为什么岩溶含水层需要专门的调查方法;其次,论述了岩溶发育的地质基础与控制因素;再次,分章节分别介绍了用于岩溶含水层调查的专门方法和改进方法,包括:岩溶洞穴探测、水文学方法、水力学方法、水化学方法、同位素方法、连通试验、地球物理探测和岩溶水模拟;很后,针对特定的调查目标,以实例说明了多种方法在岩溶含水层调查中的联合运用。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1.1 本书的目标 1.2 岩溶含水层调查的特殊性 1.2.1 含水层演化 1.2.2 空间非均质性 1.2.3 渗透系数的尺度效应 1.2.4 补给和入渗的双重性 1.2.5 介质空隙、水流和储存的双重性 1.2.6 急剧的动态变化 1.3 岩溶含水层研究方法综述 1.4 加拿大walkerton地区的实例 第2章 地质与地貌结构 2.1 引言 2.2 矿物学、岩石学和地层学 2.2.1 可溶岩矿物 2.2.2 可溶岩 2.2.3 岩性对岩溶的影响 2.2.4 从岩石地层学到水文地层学 2.3 地质构造 2.3.1 褶皱 2.3.2 断裂 2.3.3 节理和层面 2.3.4 裂隙研究 2.4 地形地貌 2.4.1 岩溶地貌分类与地形测绘 2.4.2 岩溶地貌与水文地质学的关系 2.5 小结 第3章 洞穴调查 3.1 引言 3.2 洞穴调查数据在水文地质学上的应用 3.2.1 洞穴测绘 3.2.2 洞穴三维模拟 3.2.3 洞穴和钻孔精确定位 3.2.4 洞穴调查成果解译 3.2.5 预测未知管道的分布及特征 3.2.6 洞穴成因及洞穴网络的发育阶段识别 3.2.7 水文地质学家的可靠洞穴数据来源 3.3 洞穴环境调查 3.3.1 管道形态分析 3.3.2 洞穴沉积物分析 3.3.3 洞穴水流示踪 3.4 洞穴水流监测 3.4.1 引言 3.4.2 渗流带水流特征 3.4.3 渗流带的运移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水文学方法 4.1 引言 4.2 岩溶含水层系统的总体水文特征 4.3 基本概念:水均衡 4.4 泉流量曲线 4.5 降雨和补给的监测 4.5.1 引言 4.5.2 人工观测站 4.5.3 自动记录雨量站 4.5.4 多普勒雷达 …… 第5章 水力学方法 第6章 水化学方法 第7章 同位素方法 每8章 示踪技术 第9章 地球物理方法 0章 岩溶水动力模拟 1章 各种方法联合运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