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重点介绍了页岩的常规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和实验手段,系统剖析了页岩基质的滞留效应,并补充了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同位素分析两类信息。本书还详细介绍了干酪根反应动力学和转化率的相关知识,提供了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孔径分布及分形几何特征的常用表征方法。 本书可供常规和非常规石油天然气地质学领域相关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人员和相关高校师生、油田现场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引言 参考文献 第2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 2.1 有机质丰度 2.2 有机质组成 2.3 有机质成熟度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岩石热解技术的烃源岩评价 3.1 技术方法和各类参数 3.2 烃源岩和(页岩)储层评价的重要指标和关键认识 3.2.1 岩石热解S 3.2.2 岩石热解S2峰、FID信号和氢指数 3.2.3 岩石热解S3和氧指数 3.2.4 其他岩石热解参数 3.2.5 和S4、S5峰相关的CO2,以及与之相联系的TOC和矿物碳 参考文献 第4章 页岩基质的烃类滞留效应 参考文献 第5章 干酪根转化为烃类的潜力:生烃动力学及成熟度和生烃转化过程模拟 5.1 干酪根及其生物成因演化和热演化的重要性 5.2 富有机质沉积物的成熟度模拟 5.3 烃源岩热演化模拟的历史 5.4 ∑TTIARR的计算 5.5 埋藏史模拟 5.6 拟合剥蚀量、地温梯度模型与实测Ro剖面的优化方法 5.7 基于累积时间-温度指数定量计算干酪根的烃类转化率 5.8 全球已知页岩的干酪根动力学参数范围 5.9 利用多种升温速率的热解S2峰确定干酪根动力学分布特征 5.10 含混合型干酪根页岩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对烃类转化的影响 5.11 高成熟页岩中热解S2峰可能的非动力学贡献及其对干酪根孔隙演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 生物标志化合物与稳定同位素 6.1 概述 6.2 页岩烃源岩中的有机碳 6.3 生物标志化合物 6.3.1 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来源与保存 6.3.2 生物标志化合物分类 6.4 页岩烃源岩和储层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6.5 沉积有机质的稳定同位素及差异 6.6 分析方法 6.6.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6.6.2 同位素比值质谱法 参考文献 第7章 页岩孔隙类型及油气赋存控制因素 7.1 低压气体吸附分析技术 7.2 页岩比表面积与孔隙体积 7.2.1 BET法和Langmuir法 7.2.2 BJH法 7.2.3 DR法和DA法 7.2.4 Stoeckli方程 7.3 试样目数对低压气体吸附的影响 7.4 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 7.5 页岩的分形维数 参考文献 第8章 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