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始于清朝末年,经民国时期的发展,在制度上已经又了较为完整的法典。但是,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随之换轨。基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智能实行“一边倒”政策,全面向苏联学习。可以说,苏联对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的影响巨大。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现代化出发,认识其中的支持起诉原则、法官独立原则等;第二部分从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出发,研究民事诉讼中的抗辩与否认、上级法院的审级功能与法系意义等;第三部分介绍了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程序等。在这些基础上,本书探讨了如何更加合理和科学地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制度。 作者简介 宫楠,1982年生,黑龙江黑河人。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政法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后,黑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兼任俄罗斯法制与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俄罗斯法制史,主要作品有《俄罗斯国家语言的法规范和语言规范》《俄罗斯民事司法改革中法治传统基因的现代演化与创变》《近代俄国历史法学流派对国家与法理沦的方法论建构》等。 目录 导言 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的苏联影响 一、苏联民事诉讼法制发挥影响的具体路径 二、对苏联民事诉讼法制影响的简要述评 三、结语 第一部分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现代化 壹 支持起诉原则的法理及实践意义再认识 一、苏联民事诉讼法上的社会干预 二、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社会干预 三、社会干预的法理转型及新功能 四、结语 贰 法官独立原则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事诉讼法理之考察 一、社会主义国家法官独立原则的内涵 二、社会主义国家法官独立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落实 三、我国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在民事审判中的瓶颈 四、社会主义法官独立原则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叁 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系意识考察——以日本法为中心 一、日本法上诚实信义原则之语义 二、日本民事诉讼诚实信义原则的立法经纬 三、日本民事诉讼诚实信义原则的法理依据 四、日本民事诉讼诚实信义原则的适用范围 五、日本民事诉讼诚实信义原则的法律效果 六、日本民事诉讼诚实信义原则的适用类型 七、日本法经验对我国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之适用的启迪——代结语 第二部分 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 壹 民事诉讼鉴定制度的完善与法系意识 一、民事诉讼鉴定制度的目的论与“鉴定乱” 二、“鉴定乱”给民事审判制度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何种影响 三、建立凝聚共识型民事诉讼鉴定体制的意义——代结语 贰 苏联民事诉讼法上возражение制度研究 一、возражение概念之意义 二、возражение在苏联民事诉讼法上的意义 三、我国民事诉讼法对возражение制度的移植及评述 四、结语 叁 民事诉讼中抗辩与否认的界分——以民间借贷诉讼为例的论述 一、相关要件事实的梳理 二、实践中对要件事实的认定逻辑 三、苏联法的历史影响 四、抗辩和否认的法理辨析 五、被告之“提供证明”或“合理说明”应达到的标准 肆 确定判决的法律效力(既判力)制度与法系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二、法律效力概念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三、苏联法上法律效力制度之考察 四、我国法律效力制度的立法经纬及法理 五、我国民事诉讼的法律效力制度及其理论的完善 六、结语 伍 上诉法院的审级功能与法系意识 一、司法便民和司法民主:四级两审制的生成及趣旨 二、审判监督:上下级人民法院审级关系之定位 三、蓝本:苏联民事上诉法院的审级职能 四、移植与创新:我国民事上诉法院审级职能再定位 五、结语 第三部分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 壹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辩论原则 二、直接审理原则 三、言词原则 四、处分原则 五、不间断审理原则 六、审判公开原则 贰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程序 一、治安法院程序 二、简易诉讼程序 三、上诉审程序 叁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一、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证据类型 二、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证据审查制度 三、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证据评价 肆 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的特色 一、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的融合性 二、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的民族性 三、俄罗斯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性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