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电影通史(共2册)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丁亚平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电影观念的变化与时代社会、文化和经济的条件及其嬗变转换存在紧密的联系。对电影的本体性认知,是在跨学科和多纬度语境中,不断获得审美能动的变化,构成自己特殊的历史内涵。
《中国电影通史(套装全二册)》采取以时间段落为纲的通史方式,根据中国电影发展过程演进划分为十章,梳理在不同阶段表征电影审美文化的创造、传达和接受的话语活动,说明中国电影发展状况和发展规律。全书视野广阔,线索清楚,照映全面,语言深入浅出,说真话,记实事。
《中国电影通史(套装全二册)》作者力图以求是精神治史,还原历史真相,充满主体性的现代气息的贯注。全书以电影作品、电影人、电影市场与传播为轴,从电影传人中国及早期无声电影制作活动写起,一直到21世纪中国电影迈向国际舞台的历程,向读者展示中国电影过去、现在的一幅全景画卷。
作者简介
丁亚平,1961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大丰县。我国培养的首届电影博士。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曾多次赴香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担任主讲教授。独立承担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国家年度课题、国家重点项目;两次获批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重点科研项目。主要成果:发表学术文章三百余篇。出版个人著作《艺术文化学》《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老电影时代》《电影的踪迹(中国电影文化史评)》《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当代电影史》等,共计12部。担任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国电影》、《电视艺术》主编。曾任文化艺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总编辑。先后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第1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第4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理论文章一等奖、第5届中国高等教育影视学术著作一等奖、首届“飞天奖”论文评奖理论类一等奖。
目录
《中国电影通史1》:

第一部分 电影放映与无声片的兴起(1896-1937)
第一章 无声片的放映与早期发展(1896-1931)
第一节 银色旅途的开启
一、最初的电影放映:全球早期电影放映活动的共在与传布
二、通向存在之路:“观影戏”
三、雷玛斯与上海的专业影院建设
四、丰泰照相馆拍摄谭鑫培演出的《定军山》
五、“亚细亚”与中美合作拍片
第二节 故事短片与长片的实验
一、张石川、郑正秋和第一批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等的诞生
二、香港黎民伟等人拍摄《庄子试妻》
三、商务印书馆的“活动影片部”
四、但杜宇和《海誓》、《盘丝洞》
五、长故事片《阎瑞生》票房可观
第三节 民族电影业初见雏形
一、明星公司、长城公司与侯曜的创作
二、故事与短片:《劳工之爱情》
三、电影尝试期结束和电影意识自觉的分水岭:《孤儿救祖记》
四、鸳鸯蝴蝶派文人在影坛崛起
五、明星公司的商业触觉
六、早期动画片和万氏兄弟的《大闹画室》
第四节 电影明星与早期电影的滥觞之所
一、电影学校:作为集体出现的电影女明星的生产
二、古装片、邵氏兄弟的天一公司及“六合”的市场策略
三、“万里摄影”与黎民伟纪录片
四、电影院的态势及其对商业利润的追逐
五、电影梦:光影的魅惑
第五节 第一次娱乐热潮与电影的颠覆
一、“武侠神怪片”与系列片《火烧红莲寺》
二、寻找外部世界的通感:声画叙事
三、国产有声片的摸索
四、思之所思:洪深和影片《不怕死》事件
五、罗明佑和复兴国片的联华公司的诞生
参考书目和延伸阅读
第二章 影像与精神的建构及美学(1932-1937)
第一节 在历史大环境转变之下
一、体验一切与祖国的观念
二、意识纷呈:左翼文化人夏衍等对电影的介入
三、电影文化“前卫运动”与电影的批评
四、费穆和影片《城市之夜》、《人生》
五、《啼笑因缘》透露旧世俗神话中的现代性趋向
第二节 电影成为主流
一、《春蚕》:文学与民族电影的跨界融合
二、《姊妹花》及其主演胡蝶刮起一股旋风
三、左翼电影知识分子
四、“司徒慧敏元素”
五、电影检查
六、“软硬之争”
第三节 超越的天空
一、刘呐鸥:电影感的滋长
二、凝视现实的尘无
三、蔡楚生和《渔光曲》的底层叙事
……
第二部分 民族、文化身份与自由(1938-1949)
第三部分 国家话语与电影的限度(1950-1976)
《中国电影通史2》:
第六章 “文革”电影:极端时代的遭逢(1966-1976)
第一节 电影之殇:一幅谵妄的画像
一、“打人的棍子”乱飞和“文革”的疯狂
二、“样板戏”电影的首亮相与“三突出”原则
三、同一种红色的新闻纪录电影和洋为中用的《红色娘子军》
四、《智取威虎山》的拍摄与应云卫受迫害致死
五、登峰造极的电影大批判遇上啼笑皆非的事情
六、批判《清宫秘史》与朱石麟、姚克
第二节 特别时期的革命现场
一、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一种眼光
二、第二批样板戏影片
三、“重拍片”和“文革”时期第一批故事片
四、《海霞》:并不拒绝包含政治意图的拍摄
五、为电影辩护的力量让影片的命运如过山车一般翻转
第三节 站在红色之下
一、毛泽东说《创业》罪名有十条之多,太过分了
二、江青的电影政治及铁幕作用
三、直接反映“路线斗争”的电影《决裂》和《春苗》
四、内参片供少数人观摩与“组织批判”
五、“文革”电影中的“英雄”:从《闪闪的红星》到《金光大道》
参考书目和延伸阅读
第四部分 政治、文化和市场(1977-1999)
第七章 “新时期”电影的碰撞:政治与文化修辞(1977-1989)
第一节 启蒙的反思与改革开放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文革”
二、黄镇到文化部任职
三、打开或再度被打开:影片的复审与恢复上映
四、起点:听从内心召唤奔向新的天地
五、香港、国外对中国电影的重新发现推动电影春天的到来
六、打开虚掩着的门:电影学院的内部观摩
第二节 影与道:一切从头开始
一、电影观众的热情
二、外国电影周与影视剧的引进
三、思想主义,多重镜像开始隐约散布于影坛
四、反思忧愤先导——《苦恼人的笑》
五、《苦恋》事件
六、夏衍、赵丹关于电影与政治关系的思考
七、电影与生活:怎样诉诸基本群体认同
第三节 新的电影:流连于自我的镜像同
一、张暖忻、李陀等人的理论思考
二、蓦然回头:文学使命与电影任务
三、电影体制改革
四、“伤痕电影”与银幕进行时
五、“政府奖”、金鸡奖的设立和百花奖的恢复
六、吴贻弓等“第四代”导演的出现及其创作特点
七、“电影松绑”与吴天明、颜学恕等的“两部电影”探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8: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