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花与画的艺术之旅/古典博物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周文翰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在苏东坡、白居易的优美诗句中,在凡·高、莫奈的世界经典艺术作品中,您将了解花朵与人类的美丽相遇,感悟它们的文化意义。
追溯文明古国的深远文化,漫游人类与花卉互动的文明史,同艺术与花卉的爱好者一起,开启有识、有趣、有益的古典艺术博物之旅。
作者简介
周文翰:艺术和建筑评论家、作家。曾任《新京报》文化记者,后赴印度、西班牙及东南亚等地旅行和写作,2011年至今从事文化研究和艺术展览策划。曾先后在北京、深圳、佛罗伦萨等地策划多个跨界艺术展览,为国内外媒体撰写专栏、评论和文学作品。出版有建筑文化文集《废墟之美—亚欧大陆上的建筑奇观》、博物学和园林著作《花与树的人文之旅》等,曾获“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2016年度中国30本好书”等荣誉。
电子邮件:zhouzhou369@163.com
目录
梅:江南的滋味
兰:闺房到书斋
菊:秋天的象征
荷:亭亭出水中
睡莲:莫奈的眼光
玉兰:乾隆的喜好
水仙:自恋的神仙
茉莉:异域的飘香
月季:名字的歧途
玫瑰:爱情这一关
牡丹:女皇的乡思
芍药:殿春可堪赠
芙蓉:水边的优雅
百合:纯贞的白色
杜鹃:美丽的远行
山茶:苏东坡之赏
紫藤:白居易之咏
紫薇:东来的官气
紫荆:杂交和杂念
朱槿:岭南的红颜
萱草:遗忘和怀念
石竹:母亲的冠冕
昙花:夜晚的期待
琼花:扬州的传奇
栀子花:爵士乐之味
鸡冠花:在佛前显形
紫丁香:幽怨的姑娘
郁金香:东方和西方
紫罗兰:命名的误会
鸢尾花:凡·高的田野
薰衣草:香水的秘密
牵牛花:乡土的气息
向日葵:太阳的神话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如果你不能闻到芬芳
不要进入爱的花园。
如果你不愿意脱掉伪装
不要踏入真理的激流。
待在原地
不要踏入我们的道路。
这是苏菲派哲人鲁米的
诗《爱的花园》,诗作以花
香隐喻至理的蛛丝马迹,波
斯人喜欢他们的花园,诗人
常常以花木打比方,文学家
常常描绘花园中发生的故事
。中国人有类似的爱好,从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楚
辞》开始就以香草比喻美人
、君子,《西厢记》《红楼
梦》的主角也在花园中经历
了许多悲欢离合。
人们喜欢从各自的文化
背景出发赋予花卉以意义,
这是我去印度、西班牙等地
旅行时才有的强烈感受。印
度各种寺庙的雕塑、绘画中
常常出现花木,欧洲人也常
常以花卉象征某种情绪、性
格乃至神话人物,各地博物
馆、教堂收藏的艺术作品中
都可以看到花木的身姿,常
常附属于某个古老的神话、
美妙的传说、历史的故事。
在旅途中我也踏访了不
少公园、植物园、私家花园
和山野,见识了许多花木的
形、色、味,遭遇了烈日、
暴雨、阴晴以及各式各样的
人和事,这点点滴滴的经历
和博物馆中的视觉印象彼此
印证,激发了我的写作和研
究欲望,在咖啡馆里陆续写
下许多这方面的文章,曾在
《人民文学》《北京晚报》
等处发表,出版过几本有关
园林、植物的书。
正如白居易的诗歌所言
,“花含春意无分别,物感
人情有浅深”,写作本书对
我来说是一次“回忆之旅”,
想起了自小养花种草、游园
观花的经历,融入了在世界
各地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所思

这也是一本“跨界之书”
,立足于中国古典诗歌、艺
术、史事,穿行在古波斯、
古希腊、古罗马、法国、美
国、日本等多元文明之间,
从文学、艺术、科学多个角
度追溯了花木的物种传播历
史和文化寓意变迁。文字之
外,插图也有让文徵明、齐
白石和莫奈、凡·高进行艺
术对话的意图。古今中外的
伟大诗人、艺术家留下了关
于花木的众多精彩作品,启
发着一代代的后来者去创造
新的经典,去探索当代人的
“风花雪月”和“无边光景”。
希望这本书能和那些怀
着追寻之心的读者相遇,这
里的文字和图像算是了解花
与画的简要索引,更多的东
西有待你踏足身边的那一片
花园去寻找。
导语
这是一本“跨界之书”,立足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史事,穿行在古波斯、古希腊、古罗马、法国、美国、日本等多元文明之间,从文学、艺术、科学多个角度追溯了花木的物种传播历史和文化寓意变迁。
古今中外的伟大诗人、艺术家留下了关于花木的众多精彩作品,启发着一代代的后来者去创造新的经典,去探索当代人的“风花雪月”和“无边光景”。
精彩页

江南的滋味
雪后千林尚冻,城边一径微通。
柳梢摇曳转东风。
来看梅花应梦。
酒面初潮蚁绿,歌唇半启樱红。
冰肌绰约月朦胧。
仿佛暗香浮动。
——南宋·王之道《西江月·赏梅》
这首南宋文人王之道的词《西江月·赏梅》恰好可以作为马远的画作《月下观梅图》的说明:雪后的月夜,一位雅士和琴童从城墙边缘的小道走到山岭边,几树梅花散发出暗暗浮动的香味,这位持杖的雅士欣赏完梅花,走到山下一块岩石边坐下,对着春夜的山野若有所思,身后携带古琴的童子也正望着幽幽的月色出神。
马远是南宋光宗、宁宗时的画院画家,流传下来多幅这样以小见大的扇面画,他画山、水只画一角,占据画面的一小块,号称“马一角”,刻意留出大片的空白让人可以散发幽思。这幅画里的山就是一角,近处用焦墨勾勒梅树曲折多姿的树干,后面隐约还有梅枝斜伸。
马远的这幅画可能与北宋爱梅成痴的“著名隐士”林逋有关。林逋长期居住在西湖孤山,爱赏梅、养鹤,经常坐小舟外出游览西湖各处,如果有客人来访而他不在家,门童就会放出鹤,林逋见到飞翔在空中的鹤就知道家里有客人来了,会坐船回家待客。他也是一位著名诗人,写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名句。林逋在当时的文人阶层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与王随、范仲淹、梅尧臣等高官、名人、僧道都有诗歌唱和,宋真宗、宋仁宗也都听闻他的大名,宋仁宗还在这位隐士故去后赐赠谥号“和靖先生”。
在南宋时候,杭州是首都,林逋的故事成了来来往往的文人皆知的一则文学典故,许多人都曾在诗文中提及。也是在这一时期,梅花成了绘画中的一大主题,或许马远等人创作的类似画作参考了林和靖赏梅的故事。诗人张道洽还曾把林和靖和画梅名家杨补之一起写入《咏梅杂诗》:
风流百世林和靖,洒落三生杨补之。
一自阆风归去后,几回展画又观诗。
在欣赏梅花的姿容、香味之前,中国人更熟悉的是梅子酸涩的滋味,在先秦时代,梅子是古人最重视的调味品之一。
现代植物学家考证,梅树最早野生于云南四川一带,逐渐传播到长江流域、台湾地区,进而远至朝鲜、日本、越南。在没有文字的史前时代人们就喜欢上了梅子的味道。1979年发掘的裴李岗遗址发现了7000年前的梅核,江苏吴江梅堰镇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出土了梅核,说明中国人采集食用梅子至少有7000年的历史。
河南安阳殷墟的铜鼎里找到过3000年前的梅核,正好佐证记述商周史事的《尚书》中“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的记载,那时候人的主食就是加各种佐料煮出来的羹,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发明醋,人们烹调时用酸溜溜的梅子和盐调味。后来出现了把青梅用盐渍晒干后再研成末的酸味调料。这种习惯至今仍在云南下关、大理一带白族、纳西族人的生活中延续,他们烧鸡、炖肉时仍放些青梅来调味。
在先秦时代梅子是最重要的酸味调料,所以很早人们就开始栽种梅树,这才有了《诗经·召南·□有梅》的歌咏:
□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顷筐暨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暮春采青梅的时节,一位女子边采摘成熟的梅子,边感叹时光的易逝,盼望有好小伙主动前来追求自己。召南位于今天陕西南部,先秦时期气候要比现在温暖一些,所以梅树可以在那里生长。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