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呼吸之间(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增订版)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李谨伯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传统道家呼吸方法的精髓,通过呼吸吐纳,锻炼强化肺部功能,进而提高自身免疫力。作者深入浅出,解疑答惑,让你在一呼一吸之间,调理提升精气神,修身修心,重拾健康!
作者简介
李谨伯,银行世家出身,西南联大毕业,年轻时参加革命,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新中国成立后,曾于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天津市财政经济委员会、机械工业部等部门任职。早年因忘我工作,于27岁时身患重病,幸获民间奇人用传统医术“导引布气法”救治得愈,从此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后四处参访明师,屡有奇遇。李老至诚学习,精心实践,得以精通道家丹道养生绝学,对佛教、密宗等亦有特别研究。先后三十多次出国讲学,在我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及英、法、德等国政界、商界、学术界拥有众多追随者。
目录
致读者
大道静中求(代序)张亚勤
前言
第一编 从身体入手
我们身体最不正的是什么
人的精气神从哪里来
关键要“开窍”
现代人为什么不“开心”呢
问答
第二编 体会一个“静”字
修道的方法
修道的目的
如何理解“静”
如何修“静”
观世音菩萨是怎样修成佛的
鸠摩罗什(344~413)谈《大明咒经》
少林寺的《洗髓经》
“正身”必“内省”
要真正理解传统文化,必须修道
谈“盘腿”
问答
第三编 修道的二十六个细节
“正身”的四大纲要
向雪山白猿学习
详细谈谈“七支坐”
练静功的六个诀窍与火候掌握
全身热来自一窍
静坐养生中的奥秘
如何打通中脉
问答
第四编 怎样调整呼吸
要善养吾“浩然之气”
怎样调整呼吸(吐纳术)
调息
调息的意义
胎息法
呼吸的重要性
用“六字诀”治病
学习炼内丹
问答
第五编 修炼金丹大道
什么叫“金丹大道”
怎样认知“金丹大道”
对“金丹大道”的认识
对“气”的理解
对生命的把握
怎样修炼“金丹大道”
“丹道”术语详解
金丹大道的基础
女丹功的练法
情性结合才成丹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问答
第六编 修炼与养生
《内经图》术语解说
精气与神气的别名
关于修炼与养生
练功的最高境界——无为还虚
正身的秘诀和方法
第七编 关于气功科学性的探究
当前气功科学研究的一项任务——建立唯象气功学
中国的传统文化——丹道文化
养生之道“气功”是科学的
附录
物理学步人禅境:缘起性空
怎样修炼金丹大道(简称内丹)
怎样研读《伍柳仙宗》一书
怎样修炼中脉十法
“六字大明咒”真言解
结束语
修订版说明
序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
国科大读研究生期间曾听过
钱学森先生的讲座,第一次
听到重视人体科学研究的提
法。当时我对中国传统文化
、对东方的宗教哲学的了解
,囿于当年书本上的知识,
所知甚少。后来到了美国,
环境的关系,接触更多的是
西方文化艺术、宗教与哲学
。1999年回国后,我陆续
读了一些深入浅出的国学著
作,亦曾有缘在太湖大学堂
拜会参访南怀瑾先生……类
似的因缘际会,让我与中华
文化的精神更趋接近。
2009年我被李谨伯先生的
著作《呼吸之间》吸引,后
经林翔先生引见,获李老亲
自指导,开始练习打坐静修
。静思冥想,物我两忘,我
真切地感觉到心灵和体力都
得到提升。
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
氛围不同,今天的社会环境
对于“人体科学”、“禅修”都
有了更为客观和包容的价值
判断,虽也有秉持理性与实
证态度的专家对“玄之又玄”
的东方式修炼持排斥的态度
,不过,我觉得若是执念于
既有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怀疑和反对一切与“既有”相
游离、有矛盾的事物,这种
态度恐怕也谈不上“科学”—
—我们必须能宽容异见,包
容坚执、有勇气探索盲区和
未知,这是我作为一个科学
工作者的一点心得。牛顿、
爱因斯坦这样令人仰之弥高
的科学家、发明家,也充分
肯定哲学与宗教对其人生与
事业的影响。
西方的智慧,抽象思辨
,求实求证,诉诸有形。东
方的智慧,感性、神秘、中
庸,诉诸无形。西方哲人高
度看重实证,要求既明其“
用”又能穷举其“理”——而且
这种“理”一定要构筑在坚实
不可动摇、能被反复验证的
事实的基础上;而东方的典
籍、理论玄奥而神秘,通常
只讲其“用”而不释其“理”。
一个更着重对客观世界的认
知,一个更倾向心性的陶冶
与修持。总体而言,西方的
智慧,常依据严密的逻辑科
学体系,有系统的阐释;而
东方的智慧相对神秘费解,
需持久的求索参悟,可意会
不可言传。
东西方文明和智慧,以
及与之相对应的哲学宗教伦
理逻辑价值体系,代代相传
得以存续发扬,是人类文化
精神的宝藏;而东西方文化
汇流的例证更是不胜枚举。
我们当以开放宽容的心态、
科学的方式去拥抱它们,这
不正是我们求索智慧的途径
吗?
今天,能够有一本以明
白晓畅的语言阐释健体、养
生、修心等中国文化传统的
书籍问世——而且作者还是
以深入浅出的理论与数十年
坚执的历练来现身说法,这
是何其宝贵。李老先生关于
静坐与修道的理念中,包含
了很多人生和修为的准则和
思想,需要我们这些在快节
奏的生活中旋转着的人们,
静下心来体会,拥抱智慧。
“人能常清静,天地皆悉
归”。真诚推荐李老先生的
著作,希望它能够帮助更多
的朋友寻得内心的宁静和力
量。
导语
本书是一本以明白晓畅的语言阐释健体、养生、修心等中国文化传统的书籍。而且作者还是以深入浅出的理论与数十年坚执的历练来现身说法,这是何其宝贵。李老先生关于静坐与修道的理念中,包含了很多人生和修为的准则和思想,需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旋转着的人们,静下心来体会,拥抱智慧。
后记
以上各种的修炼方法、
步骤,越看越繁琐,叫人眼
花缭乱,无所适从。其实“
有为法”八万四千门,不可
能样样学练,我们不想做神
仙、超人,只想学些简单速
效的功法健身养生,因此就
先要保精保血、“练己”守静
,平时“天门常开,地户永
闭”,坚持“守一”,“一”是
道,也是“玄关一窍”,就够
了。练己就要像老子“致虚
极,守静笃”,不想事,心
平气和,腰始终要拔直,收
下巴,缩颈,头轻顶,鼻拉
脐,静坐静卧,自然呼吸,
一定有效。“玄关一窍”就是
“窍中窍”,只要你有恒心,
坚持习练,练到一定阶段老
师自会告诉你,过早知道会
出偏差的。
精彩页
我们身体最不正的是什么
大体而言,人是由躯壳和精神组成,看得见的身体和看不见的精神组合为人。先说我们看得见的部分。从身体来说,我们最不正的是什么呢?就是脊柱。现在的人似乎都弯腰驼背,上身和头冲前。有哪一位不是鼻子冲前?我们再看看佛像:鼻子与肚脐是在同一条垂直线上。佛像跟我们最大的不同是,没有一尊佛像鼻子冲前,伸着颈,两肩高低不一,脊柱侧歪。气不通,则百病丛生。
有一次,我去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华严寺,有一位雕塑家,正在雕塑观世音的像。他用石膏在那儿塑,塑像真的非常美,他很自豪。他问我说:“你看我雕得怎么样?”我说:“作为一个美女,你塑得很好;但作为观世音,你塑的不是观世音。”他觉得很奇怪。古人塑的观世音是收颌、收下巴的,头和鼻子也微微回收的;而他塑的美女的鼻子是冲前、往前伸的,鼻子在身体外。
看看我们自己,通常都是鼻子冲前翘伸,弯腰伸颈,这个样子的身体外形,影响体内生命能的流通,这就叫“气不通”。要想身体健康,第一步就需要做到全身的气脉通。为什么?因为人的各种生命活动是由大脑来指挥的,通过脊柱,通过脊腔里的六十二根神经根组织来指挥的。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是依靠大脑通过神经根来支配的,所以“身正”才能“气通”,“气通”才能“意静”,“意静”才能“神活”!有人问我说,我总是脑子静不下来是为什么。就因为身不正、气不通,则意不能静。要想意念静下来,最重要的是先练“正身”,练正身的方法就叫“晃海”。
如果弯腰驼背,脊柱里的神经就会受到压迫。时间一长,还会导致各种疾病。比如有人老是不快乐,总是抑郁,说是得了抑郁症。心理学家说你是心理疾病,其实不是,是脊柱出了问题。有的人很特别,他总是全身一会儿这里痛,一会儿那里痛,医院给点止痛药,还是不管用。我一看说,他的毛病的根子是脊柱不正。他不大相信,我让他看他鞋跟的外侧,结果磨损得很厉害。他也感觉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么费鞋。后来直起脊柱,这个怪毛病就渐渐没有了。
如果我们在背后看每个人走路,一肩高一肩低——脊柱不正,总是歪着,久而久之就要得病。我小时候念书,做功课时都是往右边歪的,所以我的脊柱也是歪的,虽然现在看不出来,但这非常影响健康。
腰一挺直,脊柱就正,所以气就通了。因此,修道的第一步,就是要放松,挺腰,直背,正脊柱。虽然方法非常简单,可是坚持非常难。修道,必须得坚持,一天到晚都要做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水浒传》里有一个人,叫神行太保戴宗,他能够日行几百里。他怎么做到的?窍门就是挺腰直背,鼻子微微回收,然后周身气脉通,走起路来,就好像后头有人在推着他,结果他越走越轻,越走越快,越走越有精神。现在,我们老年人到外面散步,走个几里地还可以,但回来时累啊,腿酸,腿疼,甚至走不回来了。越回不来,就越弯着腰、抬着头、伸着鼻子往回走,就越是走不回来,走一步歇三歇。但是,如果你挺腰拔背,鼻子微微回收,你就会越走越快,越走越轻。爬楼梯也一样,头冲前地走,就越走越累。你要是挺直了身体走就会越走越快,越走越轻松,因为你脊柱直了。其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再来研讨搞清楚怎样才能把脊柱挺直了。经常行家在公园里看人打太极拳,说那个人打得好,很有气势。这是什么道理呢?其实就是先看他的鼻子。如果这个人鼻子在身体外,而不是和肚脐成一条垂直线,造成低头哈腰,那就是师传不高,老师没教好,因为他的鼻子伸在体外,脊柱不正。所以,有些在公园里头打太极拳的,表面上看着很好看,但鼻子前伸或者脊柱是歪的,不是抬头观天,就是低头哈腰。真正打好太极拳的是自发的、本能的,肯定鼻子微收,身体挺直,头轻顶,脊柱正,这样身体的管道才通啊。而修道就是这样开始的。真正的太极拳,应该是先练“内丹”,而后产生外动,自发动,这才是真的太极拳,而不是设定若干套路,变成了太极操、太极舞,当然练练太极操、太极舞也对身体有些好处。
其实,真正打太极拳的高手,一定是先练静坐或先练站桩,因为真正的太极拳是炼“内丹”时自发动起来的外架,不是柔软的舞蹈动作,不能事先规定套路。太极拳是内丹的外架,动静必然相须。自发的太极拳,一定是手动,脚也随之而动;肩膀动,胯尖也随之而动;肘动,膝盖也一定随之而动;这叫“外三合”;还有“内三合”,意与形合,形与气合,气与神合;如果不合,就不是真的太极拳。六合一统,缺一不可!
“正身”的同时要“正心”,身心一体,身不离心,心不离身,心不正是学不会正身的。正心就是我们为人做事不能有歪心眼,要做一个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心地善良的人,否则正身将无效。正心就是“正意”、“正言”、“正行”。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