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放射生物学(高职影像/配增值)》分为三部分内容:首部分(总论)概述放射生物学的历史发展及放射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第二部分(第二至五章)阐述放射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第六至十章)描述放射生物学在临床放射治疗各方面的应用。 《放射生物学(高职影像/配增值)》的编写过程基于两个指导原则:知识内容深入浅出,便于高职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全面对接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内容,便于高职生学习和在职技师将其作为岗位参考书来进一步学习提高。在编写内容上,紧贴目前我国放射治疗的临床实际情况,对临床上常用的相关放疗技术和治疗方案背后的放射生物学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放射生物学是肿瘤放射治疗的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对肿瘤放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新时代的放疗技师不但需要会做,还要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才能把好放射治疗的很后一道质控关,这也是编写《放射生物学(高职影像/配增值)》的初衷。 《放射生物学(高职影像/配增值)》也适合从事放射治疗的临床医师、物理师及技师作为参考书使用。 作者简介 姚原,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后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及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学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放疗科及肿瘤科工作21年,2011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2016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部)放疗科主任。三次到美国短期进修学习肿瘤放射治疗,临床上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的准确放疗及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编《放射治疗技术(第三版)》《放射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国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规划教材)。以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核心期刊和SCI论文19篇。 目录 章 总论 节 放射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一、放射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临床放射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放射生物学的基本理论 一、射线吸收的理化基础 二、放射生物学的“4R”概念 三、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与乏氧 第三节 放射生物学在肿瘤放疗中的指导作用 一、提供最基本的概念 二、提供基本的治疗策略 三、提供规范化放射治疗 第四节 放射生物学在未来放射治疗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发展新技术 二、发展新设备 三、发展新药物 第二章 正常细胞和组织的放射生物学 节 放射诱导的损伤与DNA损伤的反应 一、电离辐射引起DNA损伤 二、DNA损伤后反应 三、DNA损伤后归属 第二节 照射后细胞死亡的方式、时间和原因 一、细胞死亡的定义 二、细胞死亡的方式 三、细胞死亡的时间和原因 第三节 正常组织对射线反应 一、正常组织对射线反应的剂量因素 二、正常组织对射线反应的时间因素 三、各种正常组织和器官对射线的敏感性 第四节 各种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放射限量 一、正常组织和器官放射损伤定义 二、重要组织和器官的危及剂量 三、正常组织再程放疗的耐受性 第三章 肿瘤细胞和组织的放射生物学 节 肿瘤细胞动力学 一、肿瘤大小和生长率的测量 二、指数和非指数生长 三、肿瘤生长比例和细胞周期时间 四、潜在倍增时间 五、肿瘤中的细胞丢失 第二节 肿瘤微环境和细胞乏氧反应 一、肿瘤乏氧微环境的形成机制 二、乏氧与恶性表型之间的关系 三、乏氧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四、乏氧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第三节 肿瘤组织对辐射后的反应 一、肿瘤局部控制 二、肿瘤退缩 三、肿瘤退缩延迟 四、肿瘤克隆源性细胞存活 第四节 影响肿瘤组织对放疗敏感性的因素 一、再修复 二、再分布 三、再氧合 四、再增殖 五、宿主和肿瘤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放射治疗的时间剂量分割模式 节 线性二次方程的生物学意义 一、线性二次方程的历史演变 二、LQ模式的细胞存活基础 三、a/p值 第二节 分割照射的生物学基础 一、常规分割照射的生物学基础 二、非常规分割照射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线性二次方程模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改变分次剂量 二、改变时间间隔 三、连续照射 四、改变总疗程 第四节 常用的生物数学公式及应用 一、常用的生物数学公式 二、生物数学公式在临床的应用 …… 第五章 提高放射生物学效应的方法 第六章 放射生物学在放疗中的应用 第七章 放射生物学在各种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第八章 放射生物学在各种放疗技术中的应用 第九章 放射生物学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第十章 放射生物学的探讨和未来的发展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