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汪曾祺散文(初中部分)/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汪曾祺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汪曾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的散文广受读者喜爱,他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本书是从他的数百篇散文作品中精挑细选,精编精校,是汪曾祺散文的精装典藏本。特为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之初中阅读读本,汪曾祺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和用词用语的品质,尤其值得中小学生学习。广大中学生既可从中学习文章写作,又能陶冶情操、优美性情。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目录 前言 我的家乡 文游台 观音寺 午门忆旧 一辈古人 吴大和尚和七拳半 新校舍 泡茶馆 跑警报 自得其乐 自报家门 随遇而安 多年父子成兄弟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金岳霖先生 老舍先生 国子监 钓鱼台 水母 城隍·土地·灶王爷 老学闲抄 胡同文化 我是一个中国人 故乡的食物 吃食和文学 宋朝人的吃喝 葵·薤 五味 寻常茶话 食豆饮水斋闲笔 韭菜花 花 果园杂记 葡萄月令 翠湖心影 昆明的雨 湘行二记 泰山片石 北京的秋花 林肯的鼻子 美国短简 香港的鸟 谈风格 谈谈风俗画 “揉面” 《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 关于《受戒》 序言 汪曾祺(1920—1997 ),江苏高邮人,出身于 有诗书传统的小城经商( 药店)之家,就读于西南 联大,师从闻一多、朱自 清、沈从文等一代名家, 尤为沈从文的高足。他从 20世纪40年代开始写作 并发表作品,与小说家路 翎、诗人穆旦都是那时引 人注目的文学新秀。80年 代他于当时“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等现实政治性 文学主题之外,别开生面 ,发表了《受戒》《大淖 记事》等小说,在小说主 题、技法、情趣等方面, 令当时的作家、读者耳目 一新,也重新沟通了“五 四”以来鲁迅、沈从文等 新文学作家开拓的新文学 源流。汪曾祺的文学才华 是多方面的,于小说、散 文、戏剧、诗歌各种文体 皆有名篇,是公认的小说 名家、散文大家。他的全 部作品,包括题词、书画 题跋、民间文学改编作品 等杂著以及书信,计约 400万字,收录在人民文 学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 全集》中。 本书是汪曾祺散文精 选本。从内容看,囊括了 生平回忆、文化杂感、山 水游记、美食笔记、草木 虫鱼等他最擅长写的一批 名篇代表作,同时还收录 了他的艺术随笔、创作谈 ,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汪曾 祺散文创作的总体风貌和 最高水准。 文如其人,散文这一 文体更是作者心性、修养 、文风等的综合反映。汪 曾祺的文学底色是人道主 义,“人间送小温”,于人 民有爱、于万物有情;他 集国粹于一身,又受到“ 五四”以来西方现代思潮 影响,艺术修养极为深厚 、全面,既传统又现代; 同时他又有浓厚的生活情 趣,有人说他是中国当代 最具名士气质的文人,写 字、画画、拉琴、唱戏、 喝酒、品茶、好美食…… 这一切很好地展现在他的 散文中。阅读他的散文, 读者也会有多方面的收获 。 汪曾祺为人率性自然 ,其散文也如行云流水, 文理自然,不做作,去雕 饰,而自有其风雅。他喜 欢用极简的笔墨白描人物 、事件,精到,有分寸, 又意蕴深远。他的文章有 学识,有情趣,既有阳春 白雪之雅,又能做到雅俗 共赏,其意蕴,深浅随人 领会,读者各有心得。 总之,通过阅读汪曾 祺散文(有时间也可读几 篇他的小说代表作),中 学生朋友可以了解中国社 会寻常巷陌最为日常的生 活与伦理,感受传统最深 沉最恒久的底色,明白世 道人心;可以领略汉语的 优美,学习写作,学会表 达;文章辞采之外,学习 做一个温文尔雅、有情趣 、有爱心的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部 导语 喧嚣扰攘生活里的一点滋润,一点宁静。 在清淡文字、平淡生活里,发现诗意与美好。 生活须有光有影,有晴有雨,有情有心,滋味都含在这里了。 万事有心,人间有味。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世间的妙趣与美好。 精彩页 法国人安妮居里安女士听说我要到波士顿,特意退了机票,推迟了行期,希望和我见一面。她翻译过我的几篇小说。我们谈了约一个小时,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写到水,也有水的感觉。这个问题我以前没有意识到过。是这样,这是很自然的。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的家乡把运河堤叫“上河堆”或“上河埫”。“埫”字一般字典上没有,可能是家乡人造出来的字,音淌。“堆”当是“堤”的声转)。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我们那里对姑妈有个很奇怪的叫法,叫“摆摆”,别处我从未听过有此叫法)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因为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据说御码头夏天没有蚊子)。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城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的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的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起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在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向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欻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船底,又顶篙子,一步一步走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人;有时只有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浸到船板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滚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这些大船常有一个舵楼,住着船老板的家眷。船老板娘子大都很年轻,一边扳舵,一边敞开怀奶孩子,态度悠然。舵楼大都伸出一枝竹竿,晾晒着衣裤,风吹着啪啪作响。 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舱,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一个热闹场面。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远远地听见砰砰砰砰的响声,那是在修船造船。砰砰的声音是斧头往船板里敲钉。船体是空的,故声音传得很远。待修的船翻扣过来,底朝上。这只船辛苦了很久,它累了,它正在休息。一只新船造好了,油了桐油,过两天就要下水了。看看崭新的船,叫人心里高兴——生活是充满希望的。船场附近照例有打船钉的铁匠炉,丁丁当当。有碾石粉的碾子,石粉是填船缝用的。有卖牛杂碎的摊子。卖牛杂碎的是山东人。这种摊子上还卖锅盔(一种很厚很大的面饼)。 有时我们到西堤去玩。坐小船,两篙子就到了。西堤外就是高邮湖。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很奇怪,我竟没有在湖上坐过一次船。西湖还有一些村镇。我知道一个地名,菱塘桥,想必是个大镇子。我喜欢菱塘桥这个地名,这引起我的向往,但我不知道菱塘桥是什么样子。湖东有的村子,到夏天就把耕牛送到湖西去歇伏。我所住的东大街上,那几天就不断有成队的水牛在大街上慢慢地走过。牛过后,留下很大的一堆一堆牛屎。听说湖西凉快,而且湖西有茭草,牛吃了会消除劳乏,恢复健壮。我于是想象湖西是一片碧绿碧绿的茭草。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