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现代汉语中的分配量化/面向新时代的汉语语法理论创新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罗琼鹏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现代汉语中和“都”相关的结构历来是汉语语言学中的热点间题。本书采纳形式语义学,尤其是代数语义学中的相关思路和理论框架,为汉语中各种“都”字结构提供了统一的分析。本书提出,以“都”为代表的汉语分配量化现象包含双层语义结构,即分配量化是由标准的全称量化加上匹配函数组成。匹配函数是一种斯科林函数,具有维序性和一一对应性。各种“都”的用法,可以归结为匹配函数所映射的对象不同:匹配函数可以是从个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事件,或从事件到事件。本书还从事件语义学角度,讨论了和“每”“所有”相关的语义现象。 作者简介 罗琼鹏,北京火学博士,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博士后。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语言学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形式语义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在国内外知名语言学期刊和核心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先后主持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2项教育部项口。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具体研究问题 1.3 中心假设 1.4 本书结构 第二章 现代汉语分配量化中的几个问题 2.1 分配量化一全称量化 2.2 “都”的作用对象是什么 2.3 “都”的右向关联问题 2.4 “每”和“都”的纠缠(I):主语位置的“每” 2.4.1 “每”和否定 2.5 “每”和“都”的纠缠(Ⅱ):宾语位置的“每” 2.6 “所有”和“每”在语义上等价吗 2.7 Yang(2001)的研究 2.8 结论 第三章 “都”对事件的量化 3.1 写在前面的话:生活中的形式语义学 3.2 事件语义学 3.3 研究模型:代数语义学与集合论的比较(具体见附录 3.4 隐性量化域限制变量 3.5 匹配关系 3.6 “都”的事件量化的语义组合 3.7 结论 第四章 分配量化:新的分析 4.1 引言:再说“都”和“只” 4.2 匹配关系的进一步细化 4.3 复数名词短语的指称 4.4 匹配函数的进一步定义 4.5 对汉语“都量化”的新解 4.6 小结 第五章 “每”和“都”:协作与分工 5.1 “每”和“都”的共现约束关系 5.2 看似是集合实际上是分配的“每一CL+NP…Num—CL+NP”句式 5.3 独立证据:事件量化与个体量化的分化 5.4 独立证据:否定的阻隔效应 5.5 和前人分析的比较 5.5.1 和Un(1998)的比较 5.5.2 和Huang(1996)的比较 5.5.3 和Yang(2001)的比彩 5.6 结论 第六章 对跨语言分配量化的启发 6.1 解释汉英语在表层形式上的对立 6.2 两个跨语言的预测 6.3 德语中含“je"的分配量化 6.4 格鲁吉亚语 6.5 韩语中的分配标记“ssik” 6.6 跨语言的变异:句法不能做什么 6.7 结论 第七章 再谈“每”和“都”的问题 7.1 宾语位置的“每+NP”所带来的问题 7.2 类型驱动的解读和“每+NP”在宾语位置所引发的问题 7.3 可变语义类型 7.4 量词提升及其问题 7.5 语义类型转换与“每”的限定语义功能 7.6 具体语义推导 7.7 来自英语的证据 7.8 结论 第八章 从全称量词到量化域调节限定词:“所有” 8.1 导言 8.2 “所有+NP”“每+NP”以及“所有+都”“每+都” 8.2.1 主语位置的“所有”和“每” 8.2.2 “所有”“每”和集合述谓 8.3 重回分配量化:显性分配量化和隐性分配量化 8.4 集合述谓的进一步区分 8.5 “所有”的语义功能 8.6 “所有+都”:特征匹配 8.7 结论 第九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代数语义学中的常用概念 导语 对于现代汉语语义学来说,分配量化的问题有重大的研究价值。这不仅仅是因为分配量化是现代汉语语义学的热门话题,更因为尽管研究者们围绕相关主题做了大量工作,很多的具体实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存的对现代汉语中以“都”的量化为关注点的分配量化研究,有两个方面还值得更进一步的研究:1.实证方面,新的分析手段引发了对原有现象的新的思考,也引发了新的问题,现存的分析手段并不能充分解释相关语言现象;2.理论方面,分配量化在汉语语义现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使得汉语语义学为丰富现有的语言学理论作出贡献成为可能。本书通过考察新的语义学语料和“都”对事件的量化,对“都”的量化、现代汉语中“每”和“都”的纠缠及其他形式的分配量化提出了新的分析思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