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花瓷青白间的中国瓷器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达雅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你是否曾流连过古玩市场,对一片破碎的青花瓷片痴迷?
又或者去了故宫的陶瓷馆,沦陷于35万件陶瓷珍品中无法自拔?
又或是在一日三餐与烹茶小饮中渐渐中了器具的毒?
不斗茶也不斗饭,但哪怕是入手几件仿宋瓷的小器,就能让你高兴不已。
爱陶瓷的人朝朝不尽。瓷器写就的历史车轮滚滚不休。
打开此书,从青花开始,跨越千年的隔绝,去做一次触摸中国瓷器的逆时光旅行。
作者简介
达雅,资深媒体人,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曾先后担任《博客中国航空旅游指南》总编、《新旅行》杂志主任编辑,出版图书发行50余万册。十余年期间走访中国文化小镇上千座,对地方文化古镇的手工艺、陶瓷等有诸多稿件刊发。
目录

第一章 瓷的开始
PART 01 瓷之国
PART 02 源自皇帝年号的景德镇
PART 03 奠定景德镇陶瓷地位的影青瓷
PART 04 因战乱而“兴盛”的景德镇
PART 05 兴隆的宋瓷出口贸易
第二章 陶瓷史上的传奇
PART 01 成就青花瓷的高岭土和苏麻离青
PART 02 改变色彩审美的青花瓷
PART 03 迎合上层阶级喜好的枢府瓷
PART 04 青花“巨人”的诞生
PART 05 神秘的元青花瓷
PART 06 海上瓷器之路
第三章 独步天下的明青花
PART 01 再次受到皇家青睐的景德镇
PART 02 郑和下西洋带来青花瓷的发展高潮
PART 03 青花之外的精品瓷器
PART 04 宣德青花,青花瓷的巅峰
PART 05 成化无大器,唯玲珑而已
PART 06 瓷器上的宗教元素与官搭民烧
PART 07 再难有的大龙缸
PART 08 一起海盗抢劫事件引发的明青花瓷热
PART 09 民窑时代的到来
第四章 色彩的天下
PART 01 御窑厂的传世之作——十二花神杯
PART 02 陶瓷界的红宝石——郎窑红
PART 03 年希尧的珐琅彩和胭脂水
PART 04 清初海禁成就的伊万里瓷器
PART 05 唐英与窑变釉
PART 06 皇帝们钟爱的珐琅彩
PART 07 针尖绘出来的粉彩
PART 08 慈禧的天地一家春
PART 09 一封书信开启的欧洲制瓷业
PART 10 “四御笔”的浅绛彩瓷
PART 11 中国第一套陶瓷餐具——同治大婚瓷
PART 12 仿古瓷,仿古还是造假
第五章 陶瓷新旧事
PART 01 烧了一千年的陶瓷心
PART 02 故宫里的宝贝
PART 03 日本的国家宝藏
PART 04 欧洲的“白金”
序言
宋朝时,一款精美的汝
窑瓷制好被快速呈到宋徽宗
(1082~1135年)的手上
。这位喜欢瓷器的皇帝批道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
颜色做将来。”(也有人考
证《五杂俎》,认为是周世
宗柴荣所说。)之后,历经
元、明、清三代,从景德镇
元代高岭土的二次配方,到
明宣德时期(1426~1435
年)的巅峰,从清朝彩瓷到
现代铺天盖地的青花产品,
青花瓷被创新、被改变、被
传承,但依然是素雅的白底
上一抹蓝色。
青花,伴随着中国历史
的变迁,更伴随着中国人的
生生不息。上至皇帝的日常
,下至百姓的生活,似乎近
一千年以来都离不开青花瓷
,无论是诗意的茶事、琐碎
生活中的盆碗、书桌上青色
的砚台、收藏家珍视的藏品
……这一切都是青花瓷创造
的世界,一个神奇的跨越年
代、跨越时间、跨越国家的
世界。每一个传世绝品的背
后都是整个时代的努力,宣
德的橘皮纹、成化的鸡缸杯
、康熙的十二花神杯、乾隆
的珐琅彩……这些是多少朝
代多少人昼不歇息、夜不成
寐的杰作。
景德镇,像是这个世界
上与青花瓷并肩前行的艺术
家,与青花相关的一切历史
痕迹都在景德镇,在大街小
巷、在店铺酒馆,也在今天
的展览馆、在尘封于地下的
泥土中,以及今天景德镇72
道工序的传承人的心里。
其他国家的人也许没到
过中国,但一定见过中国瓷
器,甚至是用过中国瓷器。
在英文里,瓷器和中国使用
同一个词语“China”,在很
多人眼里,这个瓷器指的就
是青花瓷。青花瓷是中国瓷
器最耀眼的创造之一,除此
之外,中国的民间制瓷大师
们还创造出很多精美的青瓷
、白瓷、黑瓷和彩瓷,这些
瓷曾经令多少人痴迷。日本
的丰臣秀吉因瓷器发动过战
争,18世纪欧洲的奥古斯特
大帝囚禁过炼金师来烧制陶
瓷,瑞典女王曾为它们成立
过专门的收藏室,而一群海
盗也因为劫持装运中国青花
的商船而发了大财。
青花瓷,穿梭时光去和
它聊聊天,本想向它的过往
云烟问好,但是无意中我们
却揭开了整个世界历史的一
角。
导语
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青花瓷,素雅白底上的一抹蓝,伴随着中国人近千年的生活。
翻开本书,穿梭时光去和青花瓷聊聊天,本想向它的过往云烟问好,但是无意中我们却揭开了整个世界历史的一角。
精彩页
PART 01 瓷之国
在众多瓷器流派中,青花成为现代社会流传最广的瓷器。同时它也是中国近千年的瓷器历史上最具有价值的技术创新。但中国瓷器的鼎盛并不是由诞生于宋末元初的青花带来的,而是北宋时期,八大窑系遍布大江南北,统领天下瓷器,全国数千窑口每日同时烧造,那是历史上的瓷器巅峰。
作为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历史到底有多悠久呢?这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商周时期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中的原始青瓷,那时候的人们已经可以用瓷制作出罐和钵。原始青瓷在中国的分布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人们先后在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以及南方都发现过原始青瓷。
原始青瓷的胎色是灰白色的,非常结实,但是制瓷的工艺非常原始,也比较粗糙。之后,又经过漫长的改进,人们在公元2世纪的汉朝末年,烧制出成熟的青瓷。自此以后,瓷器才由中国传播到其他国家,中国才成为“瓷之国”。
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了青瓷,因为主要在南方,所以就被称为南方青瓷。南方青瓷在绍兴、余杭、吴兴等地都有窑厂,被称为越窑,主要生产青瓷和黑瓷。北方瓷器的出现相对比较晚,在北魏晚期到隋朝统一前(即6世纪中晚期)的近一百年间才发展起来。虽然起步晚,但是北方青瓷进步得非常快,很快就超越了南方。而且这些窑厂不甘于仅仅制造青瓷,制造出了白瓷。釉色也从单色瓷逐渐转变为彩色瓷,而白色只不过是底色。唐朝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 富裕和强大的唐朝对瓷器的需求就更多了,这时候的瓷器不仅用于供应国内,也远销到国外,由此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应运而生,分别代表了南、北两大瓷窑系统。此时的河南诸县、山西、安徽等很多地方都开始烧白瓷,而南方一直在秉承着越窑青瓷的传统,与此同时,北方又出现了另一个著名的白瓷窑——定窑。青瓷也不甘示弱,南方越来越多的窑口开始烧制青瓷,逐渐形成庞大的越窑青瓷系。
制瓷的繁荣局面一转眼就到了北宋。北宋时期不仅国内市场对瓷器的需求越来越高,皇室对瓷器的使用要求也超过之前的朝代,尤其到了宋徽宗时期,皇帝直接参与瓷器的制作和设计,所以瓷器的品质就越来越高,品种也越来越丰富。此外,对于北宋来说,瓷器也成为一项支柱产业。由于皇帝的支持和国家贸易的大力发展,瓷器成为宋朝最主要的出口项目。因此,宋瓷的技术与艺术,一下子达到了瓷器历史上的巅峰。现在考古学家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占历史上陶瓷窑址总数的75%。
宋朝灭亡之后,元朝廷接手景德镇,吸引了全国的杰出窑工,这些杰出的窑工汇聚了祖辈的烧瓷和描绘技术,把对宋瓷的怀念和热爱都浓缩在青花瓷上。明朝宣德时期,青花瓷的烧制达到了历史峰值,使得后世的人们只记得追捧宣德青花,而遗忘了元朝至正年间诞生的青花。
1929年,英国人霍布逊在《东方陶瓷》上描写了一对中国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时制造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这对瓶子原本是北京智化寺的藏品,后来辗转流到美国。1950年,一位博物馆馆长波普博士对这对瓶子进行了研究,得出一个震惊世界的结论:伊朗阿特别尔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旧皇宫托普卡帕博物馆收藏的“至正型”器都是元青花。而在20世纪上半叶,因为不认可,琉璃厂的古董商都把元青花当作明早期的青花瓷,其中也包括那对智化寺的大瓶子。
又过了五十年,2005年7月12日,荷兰的一个军官后裔从自家的阁楼上搬下来一个元代的青花瓷大罐子“鬼谷下山”,放在佳士得的伦敦拍卖场上,几番搏杀,拍出了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随之而来的是全球考古学者对元青花的一次次探索式的研究。于是,从英国到中国,对于元青花的研究和收藏热被点燃了。
自此,人们的视线才开始聚焦到元青花上,而此时生产元青花的景德镇窑口也再一次被人们追捧。追根溯源,青花瓷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要从宋代的景德镇说起。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