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行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广田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火,作者随学校南迁,离开了泰安以后辗转南下,由河南而入湖北。在汉水左岸的郧阳城住过半年,又徒步两月而入川。本书所描写的,就是由郧阳到四川的沿途情形。书中记录了作者的经历和沿途见闻,既有对南迁师生的描写,又有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描写,还有对基层官员的描写。通过作者的描写,可以看到一幅20世纪四十年代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生活图卷。 目录 从黑暗中走开 警备 路 黄龙滩 古庙一夜 阴森森的 “威尼斯” 母与子 冷水河 乌江渡 先驱及其他 养鸡的县官 忧愁妇人 来呀,大家一齐拉! 江边夜话 西行记 圈外 江城半日记 青城枝叶 序言 这里所收辑的大都是纪 行的文字。 抗战开始的时候我在济 南,济南危急的时候我随学 校迁到泰山下边。十二月二 十四日,正是冰天雪地的时 候,我们在敌机狂炸中又离 开了泰安。以后辗转南下, 由河南而入湖北。我们在汉 水左岸的郧阳城住过半年, 又徒步两月而入川。离郧阳 时是十二月一日,又正值严 寒的日子,到达目的地后, 却正是遍地菜花。 在这小集子里所写的, 就是由郧阳到四川的沿途情 形。 这是一段极其难行的道 路。 古人有“蜀道难”之叹, 但我这里所说的却非指“蜀 道”而言。 二十七①年三月三十日 《大公报》载:“中央社成 都二十八日电,中央社记者 二十八日由宝鸡经川陕公路 ,抵达成都,历时凡五日, 沿途作一简略之视察,深觉 该路之建设,已突飞猛进, 虽有秦岭、凤岭、酒奠、梁 紫关岭、七盘山与巴山诸海 拔二千公尺之崇岭,但路面 平阔,畅行愉快,汽车每小 时行驶三十公里,全路任何 小桥,亦均可驶过七吨以上 之车辆,此为贯接西北与西 南之惟一陆地交通线。沿途 商旅运输工具,计有汽车、 骡车及人力车三种,交接往 还,络绎不绝,几有车水马 龙之盛。该路系衔接古秦连 云栈与剑阁栈所筑成,栈道 遗迹,今已无复存在,昔人 所记天梯鸟道之险,蚕丛蜀 道之难,亦当随而消逝矣。 由宝鸡至成都,计七百公里 ,二十六年始改筑石基路面 ,今迢遥长途之中,随时均 可睹及民众凿山修桥,继续 努力于新建设。时仅两载, 而交通已有隔世之感,此实 为我抗战建国之一显著成绩 。沿途驿站均有新设之旅社 ……旅行便利……” 汉中宝鸡之间,我们不 曾走过,汉中至成都一段, 是我们一步一步踏过来的, 正如上文所引,确已并不难 行,我所认为难行的是从湖 北郧阳沿汉水而至汉中一段 。这一段完全是走在穷山荒 水之中,贫穷、贫穷,也许 “贫穷”二宇可以代表一切, 而毒害、匪患,以及政治、 教育、一般文化之不合理现 象,每走一步,都有令人踏 入“圈外”之感。也正因为这 种情形,我这里所记的,汉 中以上,或者可以更缩短些 说,安康以上者较多,以下 所谓“蜀道”一段则极少,因 为一进入交通比较便利的地 方,也就算回到“圈内”来了 。但假如我们由此推开一点 想,想想中国有多少农村, 有多少边远地方,是不是也 正在所谓“圈外”呢?何况圈 子里边也并非决然和圈子外 边没有相同的情形,结果, 日内、日外,实在也有些不 大容易分辨了。但这话也已 超出圈外,此处自不必深论 。 在一个学生的手册里, 我曾读到下列一段对话: “‘你们是当兵的吗?’一 个中年男子问。 ‘我们是学生。’ ‘洋学生呀!’一个中年妇 人惊诧地说。 ‘你们是啥子地方人?’ ‘我们是山东人。’ ‘是中国人吗?’是另一个 男子的问题。 ‘是中国人,咱们都是中 国人啊,哈哈……’我们都笑 了,他们也都莫名其妙地笑 了。” 这就是我们所谓“圈外” 人民的表现之一。他们这样 的可悯——但我们切不可忘 记,他们的物质生活之可悯 比较其精神生活之可悯为尤 甚——然而他们又是这样的 可爱,他们的糊涂也是可爱 的,一点也不错。他们不知 道国家,然而他们也许并未 做过对不起国家的事。但是 ,我们的国家却不应当让大 多数人民永远如此,尤其在 抗战建国的今日。 我在痛苦的情绪中走过 了这一段路,结果所得就只 是这几篇苦涩的记载。当然 ,假设有人读到这书本,恐 怕也难免掩卷而叹曰:“此 诚一令人不快之书也!”这 倒是无可如何的事。现在, 正是我们的光明时代,而且 最灿烂的明日即将到来,但 我这里却只记下了这么一个 并不完全光明的侧面,或者 说只是描下了那美丽面孔上 的一个斑疤,这也是无可如 何的事,因为我所见如是, 所写也只能如是,何况所见 闻者犹未能一一道出。果戈 里曾经引用过一句斯拉夫古 谚说:“请不必责备那镜子 吧,假如你的面孔本来是丑 的!”我自然不敢说这些文 字还多少有一点镜子的作用 ,但我确未立志专写黑暗, 相反,我却在努力从黑暗中 寻取那一线光明,并时常想 怎样才可以把光明来代替黑 暗。我只恨我所见者不广, 所发掘者更不深,而且我又 缺乏一个可以画得更宽,刺 得更深的笔尖,我只是在匆 匆地行过后又匆匆地写了这 么一点点,而这一点点实在 又未能记好。如此而已,是 为序。 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四川叙永 导语 一路走来,有人间的百态,有不屈的精神,有江边的夜话,有青城的枝叶。 本书中可以看到人民的困苦与艰辛,可以看到基层官员的麻木与挣扎,还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的迷茫与希望。描述的社会时代印记处处可寻,语言朴实、自然、真挚、亲切。 精彩页 从黑暗中走开 晚上十点钟左右,在暗淡的灯光中,屋子里显得紧张而又零乱,黑暗的影子在各处摇晃着。大家在一种慌惑而又痛快的感情中,仓忙地整理着自己的行李。半夜之后,孙先生走来了,他把他的灰毡帽紧紧压着眉毛,用低沉的声音,简单地向大家说道: “走!天明以前要渡过江去!” 说过之后,便匆匆地去了。 没有搬运夫,没有搬运的工具,行李是必须自己扛的。但又听说到沙洲之后可以停一夜,如果可能,还可回来搬运一次,于是又将行李留下一部分,甚至连棉被也不带,只带了毯子、手提匣,此外则是便于行路的一套短衣而已。每人都负了行囊,排成行列,在沉默中前进。这时的心情是颇复杂的,一方面觉得是冲出封锁线似的突围的心情,一方面又觉得是勇敢地走上另一条光明的道路,而明明又知道:困苦艰难是摆在眼前的。“到什么地方去呢?”“四川。”“四川的哪一部?”“不知道!”“大约有多少路呢?”“不一定,二干、三干、也许五千!”“道路好走吗?”“高山、深水、饥饿、寒冷、盗匪、疾病……这是我们的路程标!”这样的问答早在人们口中反复着。我们时常把食指放在地图上,按住郧阳城,沿着一条细线——那“面善心恶”而不能通航的汉江——向前试探,那条细线在许多小毛虫似的山脉中穿来穿去。地图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我们所打听的也只知道这是一条险路罢了。一切都得等待我们一步一步踏过,多少困苦都必须等我们去尝试。当时并不是不曾踌躇过,想把行李再搬回学校,等从容准备后再开拔的意思也曾有过,但为当时情形所动,而且再也不愿在那泥沼中陷得更深些,终究随在大队里出发了。 这时候我们又看见孙先生,他夹在队伍中,显得特别机警而严肃。我们知道他所担心的是什么,我们也是一样,都担心着另一部分人会出来滋闹,会阻挠我们的开拔,为了报复,为了把局面弄得更糟。山城的街市还酣睡着,静悄悄的,除三两警察外无他人。虽然在脚下被踏死了的小蛇已可在微明中辨认得出来,然而眼前,甚至心中,总是被黑暗压迫着。我们在黑暗中默默地走着,忽然看见在街旁的走廊下,在石阶上,坐着一个黑影,一个魁梧的身子。谁?当走近时才看出那是孙先生,他两手托腮,默默地坐着,注视着队伍的前进。几百个孩子都认出他,然而都不招呼,只偶尔听到“孙先生啊!”喑哑的一声低语。我们的行李是沉重的,一路上不知放下休息了多少次,到得江岸,已是满身大汗了。“渡江!渡江!”人人都这样低唤着。然而不行,天未放明,是不能渡过的,我们只好坐在沙上等待。不多时,月亮从云缝里露出脸来,风也吹得更冷了,于是在江畔跑着、踱着。这一阵冷,倒重新提起了我的问题:“到沙洲究竟住不住呢?”我在人空中穿来穿去地问,而所得的答案则为“不”。这如何能行?别人都带了不少的被褥而我则完全缺如,我决定回城去取一趟。谢谢毛公,他送我们到江边又陪我回去取了被来。我重又回到江岸时,正准备渡江,等五六只大船陆续渡过之后,天也大亮了。 行李是越走越沉,而心里却渐渐感到轻松,走在前边的大队里有人在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在晨光熹微中,我们回顾郧阳城,发现有一个人在后面迈着迅速的步子追来,等那人来近时,才看清那是蒋先生。他追上我们,追上了孙先生,是表示送行的意思。两人刚一见面,孙先生便大哭起来,且道:“××兄,我实在不愿如此,为息事宁人起见,也不得不如此了。”蒋先生也哭了,在旁边的人也都落下泪来。哭什么?为什么会自然地哭起来?洒这样的泪有什么价值?惜别吗?决不是!诉苦吗?更不是!我们毋宁说是为了我们的国家民族而哭!为了在敌人铁蹄下被蹂躏的山东父老,为了一群以学校为家庭以师长为父母的孩子而哭!我们从山东流亡南下,辗转数千里至郧阳,当初是怀了什么希望?而结果呢?是贪污、欺骗、人事的摩擦、封建集团的倾轧,苦得一群孩子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不襟不履,甚至连买草鞋的钱也没有,更谈不到什么求学或训练了。这是“学校”,尚且如此,其他方面如何?抗战一年有半,而尚有如此的教育!这是一个泥潭,我们想尽力澄清它,我们既没有澄清它的力量,我们就应当从里边拔出脚来。走开!我们是早就想走开的,但我们不曾想到是这样的走开。走开!我们抱着新的希望而走开,然而我们回顾过去,抚摸伤痕,我们不能不痛心!“我们从山东出来,是为了避敌,而现在走开,则是为了避自己的人!”与蒋先生作别之后,有人反复地这样哀叹着。 到沙洲,我们以包谷粥作为早餐,虽然不甚熟,也还香甜,但不见得人人能饱。共行五十里山路,宿小岭塘,小岭塘在荒山里,只有几家贫寒人家,米面供不应求。“没有盐,没有盐!”大家都这样传语。夜里睡在人家草地上,虽然不很冷,却也未得安睡。 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一日 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