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绪论1
节研究背景1
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意义10
第三节研究现状综述11
第四节研究方法24
第五节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5
第二章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28
节光伏产业链的结构28
第二节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概况31
第三节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34
第四节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35
第五节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特点37
第六节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42
第七节本章小结45
第三章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46
节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历程46
第二节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政策51
第三节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规模52
第四节江西省光伏产业集聚区及重点企业54
第五节江西省光伏产业对经济的影响62
第六节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64
第七节本章小结65
第四章光伏企业的静态经营效率评价67
节基于DEA的光伏企业效率测算67
第二节光伏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分析76
第三节光伏产业链节点企业的效率分析77
第四节本章小结81
第五章基于Malmquist指数和动态灰色财务模型的光伏企业动态效率测算83
节Malmquist指数及分解83
第二节光伏产业链整体动态效率的测算84
第三节光伏产业链节点企业动态效率的测算86
第四节基于动态灰色财务模型的光伏企业效率评价92
第五节本章小结99
第六章影响光伏企业效率及其绿色竞争力的因素分析101
节Tobit回归模型101
第二节影响因素的选取102
第三节提出假设104
第四节基于交叉效率法的Tobit回归模型的测算105
第五节光伏产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109
第六节基于TOPSIS法的光伏产业绿色竞争力评价111
第七节本章小结115
第七章光伏企业的生态绩效评价116
节企业生态绩效分析框架———DPSIR模型116
第二节光伏企业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18
第三节晶科能源的生态绩效评价124
第四节旭阳雷迪的生态绩效评价128
第五节本章小结132
第八章光伏产业闭环供应链的构建134
节闭环供应链的内涵134
第二节构建光伏产业闭环供应链的意义135
第三节光伏产业闭环供应链的结构137
第四节实施光伏产业闭环供应链的技术可行性分析139
第五节实施闭环供应链的经济可行性分析143
第六节光伏产业闭环供应链的运作模式144
第七节光伏产业传统供应链运作模式与闭环供应链运作模式的比较146
第八节本章小结147
第九章基于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的光伏产业技术方案选择149
节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的提出149
第二节光伏产业减排潜力分析150
第三节光伏产业加入碳排放权交易的锁定效应155
第四节建立光伏企业的碳管理模型155
第五节本章小结165
第十章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166
节增强技术创新能力166
第二节创设光伏系统技术标准168
第三节积极拓展国内市场168
第四节完善光伏上网电价政策169
第五节提高资源利用率171
第六节保障产业资金需求172
第七节延伸配套产业链,打造生态产业园172
第八节推动与其他行业的联动发展173
第九节因地施策、精准施策174
第十节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75
第十一节本章小结176
第十一章结论与展望177
参考文献181
附录A各年度光伏产业链各节点企业投入产出数据189
附录B各年度光伏产业链各节点企业效率值193
附录C各年度光伏产业链各节点企业动态效率值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