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孙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多年来一直从事政治思想史以及与中日关系、亚洲等现实政治有关的复杂问题研究,致力于推动东亚地区知识分子的深度对话,曾于九十年代与沟口雄三先生共同发起连续六年的“中日知识分子对话”。 曾任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一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亚洲论述之两难》(2002、2007)、《竹内好的悖论》(2005)、《文学的位置》(2009)、《把握进入历史的瞬间》(2010)、《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2011)、《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2017)、《历史与人:重新思考普遍性问题》(2018)等。 目录 再版序 遭遇他者的意义 / i 自序 命名的困难 / xi 跨文化知识状况的思考 / 001 实话如何实说 / 033 中日传媒中的战争记忆 / 047 在理论思考与现实行动之间 / 087 直面相互缠绕的历史 / 101 亚洲论述与我们的两难之境 / 113 鲁迅脱掉的衣裳 / 125 理想家的黄昏 / 139 日本汉学的临界点 / 151 翻译的政治 / 189 把握进入历史的瞬间 / 227 附录 关于“知识共同体” / 247 文化“间”实践的可能性 / 285 内容推荐 在20世纪90年代写作《遭遇他者:跨文化的困境与希望》中大部分论文的时候,亚洲论述还不那么受到中国社会的关注,中国人更多地关注的是自身的命运,引导中国知识界的,也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知识精英的批判理论;关于亚洲的想象,自然很难找到合适的生长空间。即使在《遭遇他者:跨文化的困境与希望》结集之时,关于亚洲的讨论,也仍然是模糊和困难的,它至多不过是附着在西方的“地域研究”名义之下的一些材料,而且这些以国别分类的材料也很难形成一个有机的范畴,以证明“亚洲”作为一个想象单位的正当性。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风土,当时我为《遭遇他者:跨文化的困境与希望》确定了“亚洲论述之两难”的副标题,以表述在进入21世纪之初的时刻,亚洲论述所面对的困境乃至陷阱。 |